摘要:乡愁,是一种无法言喻而又深入人心的情感。随着现代化进程,让很多人离开了故乡,乡愁,童年时期家中的一草一木,怎能从人们的心灵处抹去,人们对老家的思念却愈来愈浓。微缩复原老房子,就是通过等比例缩放、复原老房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数还原,让人们的乡愁得以寄托。微缩
留住乡愁,复原记忆中的老宅
文/马光仁
乡愁,是一种无法言喻而又深入人心的情感。随着现代化进程,让很多人离开了故乡,乡愁,童年时期家中的一草一木,怎能从人们的心灵处抹去,人们对老家的思念却愈来愈浓。微缩复原老房子,就是通过等比例缩放、复原老房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数还原,让人们的乡愁得以寄托。微缩复原成了当今社会一种新的工艺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前封村微缩师曹德智微缩复原老房子8年来,已帮助全国各地的800多位“老乡”复原出老宅,圆了他们的“思乡梦”。
曹德智今年35岁,10年前,他毕业于南山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他从中学时期酷爱美术,有坚实的绘画基础,在济南曾做过蛋糕师,2018年,他看到微缩复原这种工艺已经兴起,他就开始尝试微缩复原手艺。如何微缩复原?曹德智从最基础的画图设计入手,每天挤出时间,翻资料、看视频,一点一点学起。好在从小喜欢用泥巴造“房子”,后来又学了食雕的曹德智很快上手。“每天至少花五六个小时研究、制作。”为了完美复原老房子,大到老宅的瓦房顶,小到屋门口的镰刀、斧头、脸盆,曹德智全部用金属、木头等相同原料复原,他用泡沫板做墙壁、用瓦楞纸做房顶,易拉罐做房门,丝袜做窗纱,树枝做树干,铁丝做树枝......一点点点缀,一件件打磨,精心雕刻。每一个微缩复原的物件,他都一一手工制作。有时做出来的物件比例不对,就要不断调整,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他给爷爷做的老房子里那套桌凳经过四五次实验才成功。门口的门灯,屋里的电灯,开关一打开,灯就亮起来房门、窗户都能打开,可以看到室内的桌椅板凳,一切布置。
“不仅要看起来像,还要动起来,有了生机和生活气息,才是大家记忆中的老房子。”历经一个多月时间,曹德智完成了老宅复原。当他将微缩复原的老宅,在爷爷78岁生日那天,看到自己的老宅院,简直是惊呆了,连声说:“太逼真了!太逼真了!你看这一石一瓦就像真的一样,真想不到,我孙子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见物睹情,看到微缩的小院房屋,就引来了爷爷的回忆,讲出了许多故事:屋顶上的彩钢瓦是防雨打上的......这石头水槽是当年我用了两天时间凿成的,我的石匠手艺在咱十里八乡可是出了名的......
前几年,曹德智在济南做微缩复原场景工作,因爷爷年纪大了,自己的父亲去世,需要照顾爷爷,2024年7月,他和妻子苏延平回到老家前封村,开辟了工作室,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了“德智微场景”直播间,每天中午十一点开始抖音直播,然后开播小红书,把产品扩大到全国各地,现在他的粉丝达到4万多人。
微缩模型的工艺,重在还原,但也难在还原。曹德智在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中深有感触地说。在微缩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照片或客户提供的画图,先确定模型可能用到的各种零部件,然后再确定模型的大体尺寸。接下来就是绘制图纸,包括门、窗户、屋顶、院子里边一些小物件等等,之后就是开始搭建整个房屋的主体,最后进行雕刻工作,比如说砖头墙、石头墙,都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制作出来的物件。
微缩复原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于原建筑的视觉感受,微缩复原的制作则是对照片的立体还原。相比于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观,更加突出的是建筑的细节之美。在给一个客户制作的微缩复原老宅子中,我们看到院里有种植的蔬菜,周围有栅栏,栅栏里有西红柿架,和收获期的西红柿......院子里还有树株,树枝上挂着玉米,还有压水机,有水缸,喂鸡的鸡食盆,晾晒的衣服,破旧的房屋,上屋顶的梯子,门上还贴着春联,房顶上还有堆积的柴草,铁镢、木杈立在墙上、斑驳的屋墙......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就是老宅院的记忆。
一位安徽省的一位客户在订制老宅微缩复原时对曹德智讲,现在老人跟着年轻人去了城里,舍弃老家,但是有对老家特别思念,定做的自己老家送给老人,或者自己看看,以解思乡之愁。他的姥爷去世了,她的妈妈特别想念她的父亲,这是她姥爷生前居住的房子,请根据照片复原一下,以解母亲的思念之情。
“找我微缩复原老房子的人,和我一样,对老家有着深切的感情。”在曹德智看来,这个新兴行当能在精神上抚慰离开家乡的人,也能让逐渐消亡的乡村、老房子再现光彩。
为了让微缩复原显得不空洞,需要尽可能地丰富细节。手推车、院子里的板凳、一个盛满一汪清泉的水缸、水槽一,棵茁壮成长的果树树,都是增添作品生命力的好工具。为了能够尽可能地,还原照片中建筑的原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物件,曹德智在制作过程也是经过反复的精心打磨,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程度,才算合格。为此推翻原本的设计方案也是家常便饭。但这样曹德智才能心安,不为别的,只为微缩复原件送到顾客手上时那开心的笑容。
在曹德智的直播间,有一件按照860倍微缩的长清马山,山体巍峨,松柏青翠, 山上悬崖百丈,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景色秀丽,尤其是被大世界吉尼斯命名为世界之最的大型植物标语“毛主席万岁”格外醒目。
在狭小的工作室空间里,曹德智巧妙地融入了毫米级的精致配件,精心布置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载体,如院子里的锄、镰、镢、锨,小推车、自行车,甚至院子里喂养鸡、鸭、鹅、狗等。这些微缩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的匠心独运,更为他带来了别样的工作乐趣。曹德智打趣地说“微缩复原,我就像小时候喜欢玩玩具一样,做了一件比较喜欢的事情。”
曹德智精湛的微缩复原技艺赢得了全国各地客户的赞赏,微缩复原的场景作品有相框式的,有整个院子的,还有几间房屋的,价格从300元到3万元,他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马光仁,出生于1952年1月,济南长清区归德街道归北村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副校长、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50余年,与作家、地方文化专家合著《河岱长清》等书籍。在《山东文艺》《乡镇论坛》《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省、市报刊发表数十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论文。并且多次在国家、省级征文中获奖。
来源:作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