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商证券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增长5.40%,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同比增长18.51%。
财联社3月28日讯(记者 陈俊兰)招商证券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增长5.40%,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同比增长18.51%。
从营收构成上看,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仍是招商证券2024年营收的“压舱石”,实现营收102.33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48.98%,贡献了近五成收入;投资及交易业务实现营收63.34亿,同增长79.14%,占公司营收比重为37.26%,投资及交易业务在去年不仅实现了最高的业务增速,更是跃升为公司总收入的第二大来源。从其他业务来看,实现营收25.43亿元,同比增长37.26%;投资银行实现营收8.58亿元,同比下滑33.75%、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9.24亿元,同比下滑0.3%。
备受关注的是薪酬变化方面。年报中提到招商证券2024年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减少2.03%。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746.81万元,同比下降44.18%。在人员变动方面,报告期内,招商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计离任14人,占报告期初董监高总人数的48.28%。
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成为业绩核心竞争力
作为核心优势业务之一,在招商证券不断深入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下,2024年公司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实现营收102.33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48.98%,是对营收贡献最大的主营业务。
年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达62.75万户、财富管理资产1.5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6%和13.87%,高净值客户达3.47万户,同比增长9.46%。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7.79亿元,同比增长18.30%,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4.19%,均排名行业第5,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客户陪伴与流量方面,招商证券借助金融科技,深化数字化改革,通过内容运营持续加强用户陪伴,有效提升了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运营绩效。截至2024年末,公司正常交易客户数约1,929.83万户,同比增长8.68%,托管客户资产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
根据易观千帆统计,2024年招商证券APP月均活跃用户数(MAU)排名证券公司第5,APP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位居证券公司首位。基金投顾“e招投”报告期末累计签约客户数8.02万户,产品保有规模51.12亿元,同比增长9.79%。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招商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2024年下半年度)分别为959亿元、699亿元、533亿元,分别排名证券行业第4、第5、第4。
此外,私募基金托管外包作为招商证券的王牌业务,2024年的表现也是依旧亮眼。2024年末,公司托管外包产品数量3.82万只,规模3.46万亿元,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市场份额达21.72%,已实现连续十一年排名第一。
投资及交易收入增速最大,同比增长79.14%
投资及交易业务是招商证券2024年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也是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最高的业务。实现收入63.41亿元,同比增长79.14%,占营收比重达到30.32%。成为公司业务强有力的抓手之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3788.22亿元,同比增长1.13%。
权益类衍生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场内衍生品做市业务资格数量增至104个,位居证券行业第一;公司上交所各期权品种获得2024年度综合评价AA评级。证券做市业务持续拓展做市标的,截至12月末,基金做市、科创板股票做市、北交所股票做市标的分别达481个、39个、4个,做市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
外汇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外汇自营及客需业务全面发展,并作为首批机构成功参与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结算直通处理及上海清算所外汇双边代理结算服务。公司外汇自营业务基本实现银行间外汇市场全产品覆盖,外汇客需业务规模突破千亿元,市场影响力继续保持券商前列。
另类投资方面,2024年,招证投资重点聚焦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报告期内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同时注重已投项目的风险防控与及时退出,退出金额超过9亿元。
股票主承销规模减半,不断提升项目储备
受A股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大幅放缓,融资规模及数量均大幅下降等影响,2024年,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收8.58亿元,同比下滑37.75%。
2024年招商证券完成10单股票主承销项目,承销规模91.26亿元,规模同比下滑54.84%;共完成10单港股IPO项目,承销金额达1.20亿美元,排名中资券商第7。
在项目储备上,大力推进优质IPO项目申报,持续加强北交所的业务布局,截至2024年末,公司A股IPO在审项目数量14家(含已过会待发注册项目),排名行业第5。
积极推动“羚跃计划”入库企业业务转化。报告期末,公司“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数达554家,其中超过60家企业实现投行业务转化。
在债务融资上,2024年公司境内主承销债券金额为4,265.23亿元,同比增长30.91%,其中,信用债、金融债承销金额分别排名行业第6、第7。受益于互联网金融ABS业务拓展,公司ABS业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ABS业务承销金额同比增长57.85%,排名行业第4,同比上升3名,表现可圈可点。
在财务顾问方面,根据Wind统计,2024年,招商完成4单A股市场并购重组项目,交易金额为112.85亿元,排名行业第6,其中公司参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为109.05亿元,排名行业第2。截至2024年末,公司并购重组在审项目数量1家,排名行业第5。
资管规模微降,参股两大公募业绩表现稳定
2024年招商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实现收入9.24亿元,占营收比重仅4.42%,在所有业务里,除投行业务外,这项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占比最少。
资管业务方面,招商资管全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推进投研团队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积极推动产品发行和定制能力提升,加强跨境业务布局,不断丰富产品谱系,并大力拓展机构客户。2024年4月,招商资管正式获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成为首家“一参一控一牌”新规实施后获批该资格的券商资管,并成功2只权益公募基金产品。
业绩方面,受益于集合资管计划收入增长,2024年招商资管业务净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2.82%。截至2024年末,招商资管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2,673.92亿元,同比下降9.31%。
公募基金管理方面,招商证券分别持有博时基金、招商基金49%、45%的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含子公司管理规模)17,1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78%,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31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71%。招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5,689亿元(含子公司管理规模),较2023年末增长1.19%。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5,574亿元,较上年末降低3.15%。
Wind数据显示,报告期末,2024年末博时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7,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1。招商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9,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4。
在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上,招商致远资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赛道持续深耕,完成12家企业投资,投资金额为7.67亿元;2024年,招商致远资本新增基金管理规模59.3亿元,私募基金月均管理规模(2024年第三季度)209.60亿元,排名证券行业第8。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