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获批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6:37 3

摘要:3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订)》《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条例》《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平湖保护条例》的决定。

杨柳

3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6部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摄影/杨柳

3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订)》《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条例》《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平湖保护条例》的决定。

湘西修法强化对非遗的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湘西在全国较早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6年颁布施行,出台时间早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立法体例、有关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内容等方面与上位法不一致或与实际已不相适应,且全州各地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保护制度和措施,对条例进行全面修订很有必要。

新修订的条例不设章节,共二十三条。新修订的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两创”理论写入工作原则。进一步细化了非遗调查的工作程序,健全了职责分工、非遗记录、项目目录、公布等制度,明确建立和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数据库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展示和传播。条例结合湘西自治州实际情况,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和旅游线路,进一步强化了非遗保护宣传、非遗跨区域合作交流等制度。

麻阳立法推动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之间,拥有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丰富的长寿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2000年以来,共产生了500多位百岁老人,有“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麻阳自治县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产业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资金和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通过立法推动全县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很有必要。

《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二十条,包括立法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长寿资源保护和利用、旅游产业产品开发和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条例将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打好长寿品牌,促进产业发展,条例就长寿资源保护,开发森林休闲旅游、温泉康养旅游、医疗康养旅游、乡村特色旅游和长寿饮食文化都做了规定。条例推行政府统筹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明确规定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挖掘、利用麻阳长寿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研究和传承长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新型旅游业态等活动。此外,条例还对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市场主体文明、诚信经营做出规定。

芷江立法保护和平湖生态和发展

和平湖属于沅水支流㵲水芷江段,是芷江的母亲河。和平湖两岸拥有万和楼、龙津桥、黄甲街、宝庆会馆、天后宫等一大批侗族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为保护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生态和发展,芷江自治县曾重点围绕水生态项目、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管理开展了多次综合治理,但和平湖保护和治理工作因缺乏针对性和联动性的法律规范而无法实现全方位保护,固体废弃物堆放、城市污水排放、非法捕捞养殖、非法采砂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为此,芷江侗族自治县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平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不设章节,共十六条。条例明确规定了健全落实河长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内容。条例突出分区保护,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在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分别设定了不同的禁止行为和倡导行为。条例创新引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规定和平湖保护区积极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来源:人民之友2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