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带领普查队员穿行在沟壑纵横的复杂环境中,同时还要克服饥饿、高温酷暑、风吹雨淋等困难。历经两年最终采集制作保存药用植物腊叶标本1万多份、各种影像资料5万多张、药材1000多份、种子300多份,出色完成了任务。
赵春颖,女,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承德医学院中药学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药学科研、教学25载,赵春颖坚持把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对接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走进田间地头为生产第一线提供技术支撑。
赵春颖(右)和青年教师探讨人工气候箱中黄芩和苍术无菌苗的培养技术
阳春三月,在学校实验室内,赵春颖正和青年教师探讨人工气候箱中黄芩和苍术无菌苗的培养技术,“这是为开展新品种选育做准备。”赵春颖介绍。
赵春颖在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对中药材产业各生产环节关键技术提供服务指导以及技术培训的重任。
2013年,赵春颖曾带领团队承担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任务中承德范围内的工作,徒步走进承德的山区,悉心找寻各种野生药用植物。
她带领普查队员穿行在沟壑纵横的复杂环境中,同时还要克服饥饿、高温酷暑、风吹雨淋等困难。历经两年最终采集制作保存药用植物腊叶标本1万多份、各种影像资料5万多张、药材1000多份、种子300多份,出色完成了任务。
在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和资料的同时,赵春颖也接触了更多各地药农,更深入了解中药材发展实际情况。她意识到,将科技创新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交到药农手里,促进中药材种植科学规范、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打通中药材全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富民增收。
在中药材播种、田间管理及采收的关键期,她带领产业技术专家团队下基层指导药农种药;利用寒暑假、周末以及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实地技术指导和现场讲解;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为群众解答技术难题。
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她参与建设了河北省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省中药材创新驿站、中药材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等;解决中药材产业技术难题21项,使企业和药农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3亿元。她带领团队,建立了“热河中药花海小镇”和“燕山药花谷”两个典型示范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20个县域发展中药材种植23万亩。
“脚踩在田埂上才觉得踏实。将新的、有效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挣到钱、改变生活,我们的工作就有了价值。”为了热爱的中药学事业和富民增收的使命,赵春颖奋斗不息。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