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两年的期待没有让观众的热情减退,反而让这次“回归”显得更有爆发力。到目前为止,整个网络上累计登上热搜已经有4114个,光微博就占了115个主榜热搜和129个文娱榜热搜。实时收视率最高达到了0.7652%,直接夺得同段时间卫视的冠军。
真是符合国民综艺应有的模样啊!
《王牌对王牌9》(简称《王牌9》)第一期刚结束,大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情就抢先爆棚了。
过去两年的期待没有让观众的热情减退,反而让这次“回归”显得更有爆发力。到目前为止,整个网络上累计登上热搜已经有4114个,光微博就占了115个主榜热搜和129个文娱榜热搜。实时收视率最高达到了0.7652%,直接夺得同段时间卫视的冠军。
这次新一季的观众评论,比以前少了些纠结,多了点惊喜。大家都在为“元老”关晓彤和宋亚轩的成长点个赞,说他们从青涩变得能接梗,早就变成了王牌的底气所在。也有人被唐国强、于洋、金靖的“精神状态”深深吸引。有迹象表明,这一季《王牌对王牌》没走老套路的情怀路线,而是用全新的活力,直接交出一份王者归来的佳绩单。
从7月底录制的路透出来之后,网友们就疯传沈腾和关晓彤在片场的互动;接着,“家宴”发布会的阅读量逼近5000万,冲进了热搜前五;再到首播之后,#杨幂我会合法纳税#、#唐国强换台吧#这些话题不断刷屏——《王牌9》用真实的流量和热度,把“国民综艺”的号召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绝不是光说说而已。
棚内综艺还在为创新难题和短视频带来的分流头疼时,《王牌9》已经凭借敢于自我革新的勇气,以及在变局中创造新潮流的胆识,成功实现了蜕变——它的回归,不只是重新出场,而是带着对内容的极致追求,重新设定了国民综艺的最高标准。
在沉寂与静候中,王牌终于归来。
大家都清楚,综艺圈早已不再靠明星阵容来决定成败,但真想彻底摆脱“艺人依赖”这个局面,能做到的也不多。
《王牌对王牌》在第8季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没有靠那些既有IP的热度硬撑,而是在第9季试图走新的路线,也就是以内容为核心的策略。正如导演吴彤在采访里坦言:“这一季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主动邀请艺人,变成专注打磨内容,吸引艺人来参与。”
这个变化,起步于“王牌家族”的重新整理。节目组没有大肆“换血”,而是选择“新老结合”,玩出了新花样:把新面孔和曾经在节目中证明过实力、观众也熟悉又喜欢的常驻嘉宾一块儿安排,激发出别样的火花。
关晓彤和宋亚轩算是陪着这个节目的“老人”了吧。关晓彤从刚开始的稚嫩,到现在能接梗跳舞,宋亚轩也从羞涩的少年变得更懂综艺,他们的存在让老粉丝们感到特别安心。至于沈腾,依旧像个“定心丸”似的飞回来,第一期一出来,手里拿着红酒杯,也能把“霸总”那经典场景带到抖音热榜上去。
最让人意外的惊喜,其实藏在新加入的成员里。老戏骨唐国强的亮相,让《王牌9》仿佛迎来了一位真正的“家长”,而这个“大家长”在上半年可是被网友称作“综艺圣体”的人。在第一期节目中,他就带来了“躺平演片段”和“跳扫腿舞”这些爆笑景象,年龄和搞笑感的反差,变成了“一本正经地逗乐”。
金靖那种带点“疯批感”的综艺发挥,第一期里为大家呈现了甜系女生撒娇的经典瞬间。至于杨迪,嘴快得不得了,能一秒接梗、无缝吐槽,确保每一个笑点都能精准到位,绝不让它们掉到地上去。
这样的“老中青全覆盖”家族配置,比起以前更像个实名的大家庭:唐国强像那慈祥又喜欢开玩笑的爷爷,闫妮则是接地气的妈妈,金靖是那个爱闹腾的姐姐,关晓彤、宋亚轩则是活泼的晚辈,沙溢、杨迪则是逗趣的叔辈。
吴彤曾提到,这季的“家族氛围”灵感来源于电视剧《小巷人家》。家一样的感觉,不在于谁扮演谁,而在于各位成员之间那种特别的化学反应——很明显,《王牌9》就做到了这一点。
这样的组合可不是随便拼凑的,而是精准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喜好——长辈们喜欢唐国强的演技和幽默感,年轻人则被宋亚轩的活力以及金靖的脑洞所吸引。在《王牌9》里,全家坐在一起看综艺的画面,变成了常态,变得自然又温馨。
吴彤曾跟娱乐资本论提过:“我希望《王牌》一直是个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综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或者年轻观众,大家都能在看节目的时候找到快乐,看见自己喜欢的嘉宾,还能和家人之间进行跨代的交流。”很明显,只有吸引够广泛的观众群体,满足不同年龄和群体的需求,《王牌9》才能真正落到“国民综艺”的期待里。
在内容方面,《王牌9》依然坚持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继承了观众喜欢的经典游戏,又融入了很多全新的玩法,让节目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双双提升。
老粉们会觉得熟悉的“高频笑料”依然没掉,游戏环节也继续坚持简单好上手的原则。第一期的“禁语发布会”,不用什么繁琐规则,就靠“说禁语会被浇水”的惩罚,把沈腾变成了个“旺仔”,让杨迪被浇得假发都快掉了,金靖的靴子里还能倒出水来。笑点直截了当,密集不断,每一刻都充满表情包的搞笑效果。
创意方面也没有忘记加料,不再拘泥于剧组情感的传统套路,而是把游戏和日常糅合在一起:“抢角大战”环节,邀请《生万物》《奇遇》剧组的演员即兴扮演“霸总”和“重生女主”,既考验演员的演技,又制造出不少出其不意的笑料。杨幂那句“我会合法纳税的”瞬间冲上抖音热榜TOP6,吸引了超过百万的观看量。
除了游戏内容,这档节目的固定表演环节也搞得挺嗨,“扫腿舞”“万物生dj版”这些团体表演都变成了爆款,被王牌家族演绎得淋漓尽致,截图点赞都超过了10万,真是5G速度的热度。
这种“坚持核心优势,同时结合当下创新”的升级,成了《王牌9》与新兴综艺市场、新一代观众以及不断变化的内容形态沟通的桥梁——通过家族般的情感纽带,创造出真正能打动人心、引发笑声的内容。
弹幕中既有老粉感叹“熟悉的快乐又回来了”,也有新粉因为新加入的王牌家族留恋“从此每周都在等更新”。《王牌9》用实力告诉大家,一档综艺的生命力,可不是靠情怀撑起来的,而是凭借过硬的内容,让每一次归来都变成一次“王者升级”。
渡过九季,依然能站在王牌综艺的宝座上,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内容和不断推陈出新的人气。它凭借着好玩儿的玩法、精彩的嘉宾阵容和不断突破的创新,稳稳地抓住了观众的心。既有熟悉的味道,也时不时带来点惊喜,这才让它始终闪耀在综艺舞台上,不愧是行业里的“传家宝”。
回到2016年,《王牌对王牌》刚开始播出的那会儿,正是电视台综艺的“黄金岁月”。那时候,电视还是全家人娱乐的主要方式,卫视综艺成为大家的日常选择,守在电视前看节目就成了习惯。
那会儿的《王牌》,凭借“经典IP剧组重聚和笑料满满的互动游戏”这一创新模式,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缺,很快在“玲腾花彤”带领的家族阵容下,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收视率极高的“全民综艺”之一。第六季更是达到了CSM52城3.351%的收视巅峰。
一档综艺能坚持十年,当然没那么简单靠运气。《王牌对王牌》明显不是靠“坐吃山空”的普通节目,而是在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靠“推陈出新”再度领跑,真正的全民IP。
这些年,综艺市场遇到的难题摆在眼前:招商方面,品牌方担心“硬性植入”会让观众反感,对传统一代综艺特别小心;媒体渠道上,短视频带走了不少观众,长综艺“节奏偏慢”的问题更加明显。可《王牌9》偏偏就能凭借自身实力打破这些困境,又一次向顶峰迈进。
为了打破台综给人的刻板印象,让商务内容不再只是“冠名贴片”或者“生硬口播”的老套路,《王牌9》把招商的方式从单纯的广告位转变成了内容的共同创造。比如说君乐宝奶粉的互动,就变成了杨幂带大家玩的小游戏,既带来笑料又不显得突兀;节目录完后,还会跟品牌联动搞福利话题,把广告变成了观众喜欢看的内容。
这种巧妙的品牌操作方式,让《王牌9》这档综N代不仅没有陷入商务短缺的尴尬,反倒吸引了奶粉、汽车、保健品等行业的品牌加入,变成了节目的亮点和加分项。
更重要的是,《王牌9》非常懂得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跟得上5G的速度。它不抗拒短视频,反倒还积极推动长短视频的结合,在节目正片里特别安排一些适合短视频剪辑传播的部分。
不管是竖屏的团播舞蹈拍摄,还是那种短剧感觉十足的“霸总”经典场面,都是“王牌IP”借助短视频热度实现突破的创新点,成功吸引年轻人从短视频追到卫视的正片。
这种随着时代变化调整的思维,其实早就深深植入《王牌对王牌》的基因中。从过去台综黄金时代的怀旧情怀开始,再到后来请来华晨宇、关晓彤、宋亚轩吸引年轻观众,再到现在靠短视频片段跨界爆红,节目一直没在舒适区待着。这都跟节目的初衷有关,对《王牌对王牌》来说,“有趣”才是最核心的东西,要想保持“新鲜感”就得不断尝试创新,跳出旧框架。
市场在变,内容也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改变,一个综艺IP要比观众先察觉到这些变化,提前跟上市场潮流,才能不被淘汰。现在的《王牌 9》,依然能保持“王牌”的名号,主要是因为它坚持了“国民综艺”的本质——那份简单的快乐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同时也抓住了“新时代”的脉搏——创新的玩法和年轻化的表达。
它用实力证明:要一直站在国民综艺的前列,这可不是靠运气,而是每次回归都带着勇于变革的决心和胆识,把老牌IP玩出新的高度。
这样的一档《王牌对王牌》,自然能一直稳坐综艺圈的头把交椅。
来源:星云综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