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化道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其中胃癌防控形势尤为严峻。我国作为胃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大国,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近年来,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治疗策略逐渐崭露头角,在晚期一线
在晚期胃癌领域,RATIONALE-305研究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显著疗效。这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探索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意向治疗(ITT)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15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12.9个月,降低了约20%的死亡风险。
在中国全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进一步延长至15.7个月;在PD-L1阳性且未合并腹膜转移的患者中,中位OS更是延长至23.2个月,体现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多项研究正致力于探索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国产药物在该领域的表现令人瞩目。WuhanUHGI001研究是一项探索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方案作为新辅助方案应用于进展期GC/GEJC的II期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其疾病控制率(DCR)为90.6%,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3.1%,pCR率为25%。研究表明,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作为新辅助方案用于进展期GC/GEJC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并且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NEOSUMMIT-03研究是一项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R0切除率为96.9%,MPR率达到50.0%,pCR率为28.1%。18个月的OS率和EFS率分别达到84.4%和74.4%。
NEOSUMMIT-03研究(2025年发表)显示,32例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主要病理缓解率(MPR)达50.0%,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达28.1%,ypT0N0率为25.0%。18个月的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达到84.4%和74.4%。
WuhanUHGI001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方案作为新辅助方案用于进展期GC/GEJC,疾病控制率(DCR)为90.6%,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3.1%,pCR率为25%。
TAOS-3B研究评估了替雷利珠单抗+SOX方案+阿帕替尼用于Borrmann Ⅳ型、大体积Borrmann Ⅲ型及Bulky N+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ORR为92%,DCR为100%,R0切除率为100%。pCR率和MPR率分别为24%和36%。
研究名称 研究分期 样本量 MPR率(%) pCR率(%) R0切除率(%) 生存数据
NEOSUMMIT-03 II期 32 50.0 28.1 96.9 18个月OS率84.4%,EFS率74.4%
WuhanUHGI001 II期 未明确 53.1 25.0 未明确 未明确
TAOS-3B II期 未明确 36.0 24.0 100 未明确
真实世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回顾性 未明确 未明确 26.0 100 未明确
在NEOSUMMIT-03研究中,术后30天内无死亡病例,整体安全性与既往报道的免疫治疗联合一线化疗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该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且风险可控。
所有患者均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31.2%为3-4级,最常见的3-4级TRAEs为血小板减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发生率为25.0%,多为1-2级。
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不会增加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难度。化疗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4.4%,而化疗联合免疫组为26%,无明显差别。
06 个体化治疗与生物标志物探索胃癌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瘤种,精准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HER2表达水平、PD-L1表达水平、Claudin18.2表达状态、错配修复状态等,以便更准确地筛选出能够从中获益的患者人群。NEOSUMMIT-03研究通过深入的亚组分析发现,肠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在MPR和ypT0N0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弥漫型或混合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CPS≥5的患者和CPS<5的患者之间的MPR和ypT0N0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一发现提示Lauren组织学分型相较于PD-L1状态可能具有更优的治疗反应预测价值。
RNA测序显示,达到MPR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Treg)、γδ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加。这些发现为未来探索精准生物标志物组合、优化治疗方案指明了研究方向。
尽管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已显示出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优化围术期治疗的周期数、停药后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把握最佳的手术时机。
免疫治疗的引入对传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手术切除范围提出了新挑战,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精准淋巴结清扫及功能保留的胃切除术。多项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包括一项设计严谨的多中心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EOSUMMIT-03B研究),有望进一步验证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研究探索替雷利珠单抗联合FLOT方案(NCT07059299)等不同组合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公布,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正朝着多样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持续探索和优化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有望提高局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可将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从单纯化疗的3.4%提升至26%,且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
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公布,如NEOSUMMIT-03B等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推进,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