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赠笔工范君用帖》是一篇赠文,文中提到的范君用是一个制笔工匠,他曾带了一卷赵孟頫的题跋求见鲜于枢,还送了十枝自己制作的毛笔,鲜于枢化开笔胶一用,果然是难得的好笔,称手稳当,铺毫随心精准顺手,于是兴致所至当即写下此幅作品回赠。
书法作品欣赏,重要的是品赏作品韵致,具体而言就是要看作品的精、气、神。
这就和人是一样的,即使这个人眉眼清秀,胸怀锦绣,但整天眼神呆滞、无精打采、恍恍惚惚的,那这人也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今天这幅字就是幅灵动潇洒,精、气、神兼具的上佳精品——《赠笔工范君用帖》。
此帖为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的行书代表作,书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年56岁)五月,也就是在鲜于枢去世的前一年。
《赠笔工范君用帖》是一篇赠文,文中提到的范君用是一个制笔工匠,他曾带了一卷赵孟頫的题跋求见鲜于枢,还送了十枝自己制作的毛笔,鲜于枢化开笔胶一用,果然是难得的好笔,称手稳当,铺毫随心精准顺手,于是兴致所至当即写下此幅作品回赠。
此作雄健豪迈、骨力洞达,而豪迈洒脱中又不失文人气息,通篇书写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却处处见功夫,这也充分体现元代“重气格”的书法审美取向。
《赠笔工范君用帖》用笔上劲健爽利,提按分明,起笔多用露锋切笔入纸,行笔中提按顿挫对比强烈,笔笔都劲健挺拔,尽显骨力。
转折多以方折,偶用圆转,方劲中不失丝灵动,使人观之无生硬之感,整体笔法兼具“二王”的灵动与颜真卿的厚重;
而结体上则欹正相生、开合有度。字形左收右放、上紧下松,相邻字间呼应回归平衡,达到“欹正相生”效果。
整幅作品的布局(章法)气脉连贯,疏密有致,给人以自然流畅的节奏感。
《赠笔工范君用帖》册,33.9×14.3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津蓟州区)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官员,寓居扬州、杭州。
鲜于枢幼年对书法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十二三岁时,已经能写出一手隽永遒劲的好字,但当时书法名家张天锡评价他“字还行,功力尚浅”。后鲜于枢便拜到张天锡门下,向其学习书法,在张天锡精心指导下,再加之自己的勤奋刻苦,终于在书法取得巨大的成就。
鲜于枢楷、行、草书兼长,尤以草书为最。其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则融张旭、怀素之意,纵肆奔放,笔法纵肆,尽显悬腕回锋之妙。
同时代的大书家赵孟頫就特别推崇鲜于枢的草书,也曾亲口承认自己草书不及鲜于枢,他曾说:
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
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
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是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
来源:塞上秋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