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兰州市城关区永昌北路与张掖路十字西南角,人流如织,“和玖源零度鲜饺”的招牌格外显眼。每天中午11点多,店内就排起了长队,傍晚店里更是座无虚席,热气腾腾的锅里,一个个饱满的饺子翻滚着,飘出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这家店承载着一位“00后”小伙的创业梦,也寄托着无数
在兰州市城关区永昌北路与张掖路十字西南角,人流如织,“和玖源零度鲜饺”的招牌格外显眼。每天中午11点多,店内就排起了长队,傍晚店里更是座无虚席,热气腾腾的锅里,一个个饱满的饺子翻滚着,飘出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这家店承载着一位“00后”小伙的创业梦,也寄托着无数食客对“家的味道”的眷恋。
凉州少年的“老板梦”:
追逐美食承载的记忆
这家店的老板徐福贤,是个脸上带着腼腆笑容的“00后”小伙,老家在武威市凉州区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他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母亲在案板上揉着雪白的面团,父亲坐在一旁摘菜剁馅,他则搬个小板凳,蹲在旁边看。母亲总会揪一小块面团给他,让他跟着学包饺子,一家人围着灶台吃饺子的热闹氛围成了他童年最温暖的记忆。“那时候觉得,能让身边人吃到香喷喷的饺子,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徐福贤笑着说,也是从那时起,他心里埋下了“做美食、当老板”的种子。
初中毕业后,徐福贤背着行李,跟着堂哥去武威市学做餐饮。“堂哥在当地开了一家餐饮店,我去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帮着择菜、洗碗,等客人少了,再跟着学切菜、调馅、煮面。”徐福贤回忆,刚开始学切菜,他的手经常被菜刀划出口子,调馅时也掌握不好盐和调料的比例,做出来的菜不够好吃。堂哥告诉他:“做餐饮,手艺得自己多练,才能摸清客人的口味。”于是,徐福贤常常一个人在厨房练到半夜,反复调馅、尝味道,直到调出满意的味道。
兰州打拼记:
从打工仔到“夜市小能手”
在武威学了一年多后,2017年9月,徐福贤怀揣做美食的梦想,来到了兰州。“当时觉得兰州是大城市,机会多,想在这里闯一闯。”可现实比他想象的残酷,刚到兰州时,他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最后在城中村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单间。找工作也不顺利,因为没经验,很多大饭店都不要他,他只能去小餐馆当服务员,每个月工资只有2000多块钱。但他没放弃,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主动帮后厨的师傅打下手、学做菜。半年后,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他被一家家常菜馆的老板看中,让他跟着后厨师傅学做主食和凉菜,这也让他离“饺子梦”更近了一步。
2019年夏天,他在兰州南关夜市摆了个小吃摊,卖的是自己拿手的炒河粉和炒米皮。“夜市人多,但竞争也大,每天下午5点出摊,要忙到凌晨1点多。”徐福贤说,有一天晚上下大雨,夜市里的人寥寥无几,他守着摊,心里又急又慌,担心食材卖不出去会坏掉。就在他准备收摊的时候,一位阿姨打着伞走了过来,问他还有多少河粉。“我说还有五六碗,阿姨全都要了,还感慨小伙子不容易。”那天,阿姨的话让徐福贤心里暖暖的,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做美食的决心。后来,他又在九州一家学校承包了一个食堂档口专门做麻辣烫,锻炼美食技能。做了半年后,又去了永昌北路一家馄饨馆当店长。
2024年5月,由于这家老板有事去了外省,徐福贤接手了这家馄饨馆,并命名为“和玖源零度鲜饺”店,自己当上了老板。“店面不大,只有60多平方米,但位置好,处于西关十字商圈,人流量大。我当时觉得,这是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可转让加装修费10多万元,他手里的钱不够,只能找亲戚朋友借。“爸妈一开始不同意,觉得我太年轻,怕亏本,但我跟他们说,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肯定能做好。”在他的坚持下,父母最终同意了,亲戚朋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帮他凑齐了转让费。就这样,“和玖源零度鲜饺”店开张了。
圆梦“和玖源”:
5位大妈大叔的“烟火联盟”
开店初期,徐福贤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找几个帮手。他没找年轻的服务员,而是专门找了5名大妈大叔。“我觉得大妈大叔们做事细心、踏实,而且他们做的饭菜,有家里的味道。”徐福贤说,其中一位张阿姨以前在老家开过饺子馆,调馅、包饺子的手艺特别好。刚开始,张阿姨对电子点餐、扫码支付这些新事物不熟悉,徐福贤就耐心地教她用手机操作。
每天早上7点,徐福贤会去市场采购新鲜的食材,猪肉选前腿肉,韭菜挑嫩的。回到店里后,他和大妈大叔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调馅、包饺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我们的饺子和馄饨都是现包现煮,这样才能保证新鲜。”徐福贤说,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带着孙子来店里吃饺子,老爷爷说:“我孙子特别挑食,唯独爱吃你们家的饺子,说和他奶奶包的味道一样。”听到这话,徐福贤心里乐开了花,他觉得,这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网红老板”的初心:
让更多人吃到“家的味道”
除了做好口味,徐福贤还懂得利用网络宣传。他会拍一些店里包饺子的视频,发布到抖音和快手及视频号平台。视频里,大妈大叔们认真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的场景,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有一次,他拍的一个视频火了,播放量超过了几十万,很多网友慕名而来,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现在,徐福贤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老板”,但他依旧坚守初心,每天都在店里忙前忙后,和大妈大叔们一起包饺子,和客人聊家常。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更多人吃到家的味道。”徐福贤说,未来,他还想把店做得更大一些,开更多的分店,让更多的人能尝到他和大妈大叔们包的饺子。如今,每天中午和傍晚,“和玖源零度鲜饺”店依旧人满为患。徐福贤除了穿梭在后堂,还会帮客人添茶水,听他们聊家常。看到有小朋友来,会特意煮一碗不辣的馄饨,再送一颗糖果。每当有人说这家店饺子有家的味道时,徐福贤心里都会暖暖的,他知道,自己当初的梦想实现了。
从凉州农村的少年,到兰州街头的“饺子店老板”,徐福贤用一盘现包鲜饺圆了自己的梦,也让无数人吃到了“家的味道”。他常说:“餐饮不是赚快钱的生意,要像熬汤一样,慢慢熬,才能熬出最鲜的味儿。”而这份“鲜”藏在新鲜的食材里,藏在大妈大叔的手艺里,更藏在他对“家”的味道的理解与坚守里。在兰州这座城市里,一盘现包的饺子,不仅暖了食客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而“00后”小伙徐福贤的创业故事也像这饺子一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楚香帅美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