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敦煌又被“搬”进京,9座特窟近乎完美复刻,还有壁画、彩塑…这个展必须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4:35 1

摘要:还记得两年前在民生美术馆的敦煌大展吗,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如果曾遗憾错过,那现在,近距离欣赏敦煌洞窟的机会,又来啦~

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作者:朵朵编辑部

//////////

还记得两年前在民生美术馆的敦煌大展吗,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如果曾遗憾错过,那现在,近距离欣赏敦煌洞窟的机会,又来啦~

最近,又有一个敦煌大展,即将登陆北京!

🔍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展览馆🎐

2025.3.29-10.28

68元起

这次展览的规模依然很大!

光复制窟就有9个

其中,莫高窟的285窟、220窟、45窟、17窟、3窟、158窟,以及榆林窟的25窟,之前也曾展出过。

这次还新增加了莫高窟的217窟和57窟,其中217窟之前从未走出过莫高窟。

它们都是莫高窟、榆林窟的特窟,时间跨度从西魏到元代,应该说是每一个时代最精华、最具代表的石窟

除此之外,展览还将展出巨幅壁画,也就是来自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图》,面积达到了45.9平,这在同类题材中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件。

终于在这个春天🍃,我们又能实现了“莫高窟自由”啦!今天小编先带你一起提前了解这9个复制窟~

✨1

「最美的万神殿」

莫高窟西魏第285窟

285窟开凿于西魏,是敦煌石窟中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

它也是莫高窟早期石窟中内容最丰富、最有看点的一个,窟内的壁画绚丽多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壁画上除了有佛教的神明,还有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伏羲、女娲,《山海经》里的神兽开明、乌获,道教的雷神,印度的飞天、婆罗门教诸神,甚至是西方的太阳神。

上部正中:伏羲女娲手执规矩

多元的文化汇聚一窟,充分体现了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飞天、朱雀和乌获

此外,敦煌石窟中最早、最有趣因缘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也出自这一窟。

它“说”的是在古代南印度侨萨罗国,有五百个强盗抢劫作乱,后来被镇压、施刑。强盗们在深山中痛苦呼救,这时佛发慈悲,为他们解脱痛苦并现身说法,五百强盗顿悟,最后都皈依佛法、各自成佛。

《五百强盗成佛图》

整幅画就是一套连环画

前面作战和施刑的场面气氛格外强烈,后面皈依的场面则宁静悠远,对比非常明显,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五百强盗皈依

2

「最美的帝王图」

莫高窟初唐第220窟

220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窟内东壁北侧有一幅气宇轩扬的《帝王听法图》

这幅帝王像,与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传)绘制的《历代帝王图》在形式上十分相似。但这幅壁画时间之早、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内容之丰富,都远超阎立本(传)的《历代帝王图》。

《帝王听法图》

另外,窟内北壁上还有一幅宏大的《药师经变图》,也就是《药师七佛图》,描画了七位姿势不同、着装不同的药师佛。

《药师七佛图》

药师佛前,一场盛大的乐舞表演正在“进行”。旋转~跳跃,舞伎在地毯上相向起舞,身上衣带飞扬,很可能是唐代流行的胡旋舞

两侧配备乐队共有28人,他们演奏着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乐器、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吹奏乐和从国外传入的弹拨乐,共有15种,其中还有非常罕见的乐器花边阮

莫高窟220窟气质出众,反映出大唐开国时博大的胸怀和蓬勃的气象~

弹奏花边阮的伎乐天

3

「最美的唐塑」

莫高窟盛唐第45窟

45窟是莫高窟盛唐时期的代表。

窟内主室保留了莫高窟最美、最具代表性的盛唐塑像:最中间的弥勒佛,佛两侧的迦叶、阿难二弟子,观音和大势至二菩萨,最外侧的两位天王,一共7尊

这组彩塑形神俱备,不同的身份,穿着、神态、动作均不相同,佛的肃穆、弟子的谦恭、菩萨的慈悲、天王的威严都得到了堪称完美的呈现。

佛右侧的弟子阿难,正在认真“听课”。

他长相俊美,浓眉、长耳、鼻梁高挺,嘴唇饱满,恭谨中又透露出青年的朝气。

阿难

除了塑像格外精美外,45窟里还保留了一系列写实性很强的壁画,比如《航海遇难图》《胡商遇盗图》等。

《胡商遇盗图》描绘的是一队胡商,刚转过山头,就遇见了持刀抢劫的强盗。商人们的表情都十分传神,表现出害怕、忧愁的样子,甚至连商队后面的两头驴,也都露出了紧张的神情。

这大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商贸活动的真实写照

《胡商遇盗图》

4

「最美的卧佛」

莫高窟中唐第158窟

158窟开凿于中唐时期,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洞窟里卧着莫高窟最大,也是最完美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俗称“卧佛像”。

卧佛像长15.8米,头向南,足向北。1200多年来,始终安静、祥和地面对着来往的众生。

在卧佛像后壁绘有《帝王举哀图》,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各地国王前来哀悼的场景。

壁画上,国王们都悲痛欲绝,情绪传达十分到位,他们哀悼的方式也十分惨烈:有的割鼻、刺胸,有的剖腹、割耳。

《帝王举哀图》

画面上的人们形象、肤色、服饰各不一样,唐代画师把吐蕃、突厥、回鹘等民族的形象,记录在壁画中,反映出唐朝各民族关系的密切和国际交往的普遍(不愧是大唐

)。

《帝王举哀图》

5

「最美的藏经洞」

莫高窟唐晚唐第17窟

建于晚唐的17窟,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

1900年,寄居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在清理洞窟时,偶然发现了这个隐藏的小洞窟。窟内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经卷、文书,文物多达5万余件。

洪辨法师塑像

藏经洞的发现,曾让敦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也招来了西方的盗贼。大量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了敦煌石窟难以治愈的伤痛。

现在的17窟,“恢复”成禅窟的模样,窟中留有洪辨法师的塑像。

塑像背后,有两颗菩提树,树上挂着净水瓶和布袋。树旁站着一个梳着双丫髻的近事女,穿着打扮很是时尚~

近事女

6

「最美的千手千眼观音」

莫高窟元代第3窟

第3窟是莫高窟有名的“观音窟”,窟内有各种各样的观音壁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北壁上两幅千手千眼观音全身立像

《千手千眼观音图》

观音有11面,正面有3眼,背后两侧伸出42只大手,手里拿着不同的法器。

大手后面还有600多只小手,组成一个圆轮,每一只手掌中间都有一只眼睛,看上去就像是孔雀开屏,美得令人心颤

《千手千眼观音图》

这两幅观音像,最令人称赞的是它的线描

古代工匠充分调动了线条表现的全部功能,运笔流畅,一气呵成,对于线条的运用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突出的线描艺术,也使得第3窟成为了莫高窟晚期石窟的绝响

7

「最美的腰鼓舞伎」

榆林窟中唐第25窟

榆林窟第25窟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代表性洞窟。洞内南壁上有一副宏大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其中的《九人乐舞图》非常有名。

这支“唐朝9人女子天团”由8名乐伎和1名舞伎组成。

每一名乐伎都有自己擅长的乐器:琵琶、笙、埙(xūn)、筚篥(bì lì))、横笛、竖笛、排箫、拍板。

《九人乐舞图》

C位的腰鼓舞伎,是个柔软灵活的胖子。

她双臂舒展,十指大张,正准备击打腰间的腰鼓,她左腿曲盘,脚上的拇指紧绷、翘起,仿佛正在集中力气击鼓!

腰鼓舞伎

在舞台旁边的莲花池中,一个童子化生在一朵透明的莲花花苞中,此时他还没有完全往生极乐。只见他双手合十,似乎正在静静等待莲花开放。

这幅《莲花化生》,充分展现了古代画师童趣和浪漫~

莲花化生

✨8

「美人观音」

莫高窟初唐第57窟

这个洞窟是初唐创建,晚唐重修的。

主室窟顶藻井画双龙莲花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四周环绕飞天。

窟内南壁的说法图尤为引人注目,图中佛、菩/萨、弟子等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阿弥陀佛端坐于中央,手施无畏印,作说法相。他的两侧侍立着一老一少两位弟子,年老的弟子手持净瓶,年轻的弟子则托钵侍奉。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左侧的“美人观音”,周身绫罗绸缎、宝冠垂下的流苏、璎珞飘带环绕着,身体的曲线造型舒展的立在佛国的世界里,有一种超越佛国的尘世之美。

✨9

「只此青绿」

莫高窟盛唐第217窟

这是它首次以复制窟的形式和大家见面,如果你看过217窟的壁画,一定会对它的青绿山水画念念不忘。

画面以暮春三月的景色为背景,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山水的轮廓,青绿重彩的色彩描绘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

这幅山水画的结构完整,故事情节由远及近,从右上角蜿蜒流淌的河流到右侧的山后,河两旁的树林逐渐变小,展现了深远的空间感

这幅画作不仅反映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高度艺术成就,而且将山水自然的神韵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217窟还完整的记录了唐朝最高规格的建筑群,盛唐气象恢宏,琼楼玉宇美不胜收。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开小程序了解热门展讯👇👇👇

来源:博物馆看展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