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街道:“五有” 标准建强综治中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11:04 3

摘要:综治中心既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的前沿阵地。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街道以“先运行、后完善、出实效”工作思路,按照“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标准、把握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关系、树牢法治思维、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推动街道及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

综治中心既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的前沿阵地。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街道以“先运行、后完善、出实效”工作思路,按照“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标准、把握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关系、树牢法治思维、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推动街道及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如期高质效完成虹山中路社区试点工作任务。

以“有牌子”为引领,强化阵地标识与功能定位

丰宁街道对照上级部门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相关要求,高标准推进阵地标识建设。

确立“挂好一块牌子、建强一个阵地”思想,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巩固了综合治理的场地建设,更加有力地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风险稳控工作落实。通过街道创新培育的“虹山大妈”巡逻队、“乐享•老龄”帮帮团、“小巷警察”等群防群治队伍,广泛宣传引导,不断增强辖区群众“办事去中心、遇事找中心、解决问题用中心、化解矛盾靠中心”的意识。通过微信转发、宣传手册、社区公告等多渠道推广综治中心职能,印制“法润丰宁 和谐同行”宣传手册,并在宣传册里公示街道和8个社区综治中心的联系电话和地址,确保群众知晓“有矛盾到综治中心”的服务承诺。目前,虹山中路社区已完成上墙并实际运行,街道及其他7个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识正在制作。

以“有场所”为基础,优化空间布局与便民服务

丰宁街道按照“实体化运行、实战化导向”原则,优化综治中心阵地功能布局,科学设置“一厅五室”功能分区。

按照着力抓进度重成效,明确职责和时间节点,将当前能够实现的功能进行整合,不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进展,合理选定街道综治中心位置,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结合实际,将综治中心接待大厅选址于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独立接待窗口,在办事处内部原有综治中心基础上,设立“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纠纷调处、指挥调度、研判分析”等功能模块,按照标准升级改造。创新“接诊-分诊-会诊-开方-回访”闭环处置机制,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吹哨”响应制度,依法依规精准“开方”,实行“简单事项即时办、复杂问题会商办、重大矛盾提级办”的分类处置模式,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和便民服务“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以“有力量”为支撑,整合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统筹协调、联动融合作用,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

引入丰宁司法所退休干部成立“继宗工作室”,在办事处支持下,与昆明市五华区律和律师调解服务中心、五华新阶联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团等联合成立“丰宁法律服务团”,针对疑难案件提供法律支撑。采取“街道平安法治办、丰宁司法所、辖区两个派出所以及街道妇联”常驻、“街道法律顾问、继宗工作室、丰宁法律服务团”轮驻,“街道其他内设科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随驻的方式,形成了“常驻+轮驻+随驻”多元力量体系。将党建网、城市管理网、社会治理网多网融合,划分154个微网格、105个居民区网格、40个公共户单位网格、9个涉农网格,发动群防群治志愿者2853人、楼栋长541人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始终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

以“有机制”为核心,规范流程提升化解效能

丰宁街道推行构建“前端预警—中端处置—末端化解—源头预防”全周期基层治理体系。

按照五华区委政法委下发的《五华区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结合街道实际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党工委会议研究审议印发《丰宁街道综治中心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周研判、月会商、季分析”工作机制,按“小切口、串联事”思路,高效整合辖区多方资源,分类建立《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动态管理数据库》《特殊人群基础数据库》,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风险隐患闭环处置。按照“制定摸排计划、明确摸排范围、登记风险等级、化解矛盾纠纷、动态跟踪进展”等步骤,建立“日筛查”“周排查”“月核查”机制,对辖区矛盾风险开展“地毯式”摸排,对发现的矛盾纠纷按照“登记受理-分流交办-多元化解-风险评估-动态管理”闭环运转,确保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

以“有效果”为导向,实现综治中心运行质效

丰宁街道按照“六预警、三分类、七联动、四到位”工作举措,确保矛盾“不出楼栋、不出小区、不出社区”。

依托街道综合治理中心,充分联动辖区“党组织党员、治安志愿者、居民群众、群团组织、调解队伍、法律团队、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力量,有效推动各领域全面发展。建立以街道主导、社区主责,社区调解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红袖标”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社会调解队伍,通过“请进门”听意见、“走出门”找问题,先后到社区综治中心指导调解工作84次,矛盾纠纷排查653次。

丰宁街道通过“五有”标准系统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跨越。下一步,丰宁街道将聚焦综治中心实战实用目标,以“2+3(1)+N”机制为指引,健全完善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风险隐患,加快实现“一个中心管平安”,让平安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来源:昆明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周云鸽

来源:云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