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运动医学与心脏康复领域,“体适能”往往被视为心肺耐力的代名词。然而,越来越多证据指出,非有氧体适能(如肌力、柔韧性、平衡与身体成分)同样深刻影响着我们健康与寿命。近期一项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编者按:在运动医学与心脏康复领域,“体适能”往往被视为心肺耐力的代名词。然而,越来越多证据指出,非有氧体适能(如肌力、柔韧性、平衡与身体成分)同样深刻影响着我们健康与寿命。近期一项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1],一项简单的“坐下-起立测试(SRT)”竟能显著预测中老年人自然与心血管死亡风险。SRT是一种简单的评估工具,受肌肉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和身体组成等因素影响。将SRT应用于健康与非健康人群的常规体检中,有望补充有价值的临床与预后信息。
非有氧体适能的价值被忽视太久
在传统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中,我们高度重视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心肺耐力水平(如VO2 max)。而在运动科学领域早就意识到,身体素质远不止于有氧能力。Araújo教授早在十年前就提出将体适能划分为“有氧”与“非有氧”两大类,后者包含肌肉力量/爆发力、身体柔韧性、静态平衡和身体组成,这些因素均与衰弱、跌倒、代谢综合征乃至死亡密切相关。然而,临床上针对非有氧体适能的评估方法零散、缺乏标准化,难以推广。而SRT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SRT无需器械,在地板上即可完成。测试内容是:受试者在不依赖他人或环境的辅助下,尽可能少地使用支撑完成“从站立到地面坐下,再从地面站起”两个动作。每使用一次手、膝盖、前臂或侧腿支撑,扣1分;若动作不稳定(出现摇晃),扣0.5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代表非有氧体能越强。研究显示,SRT不仅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更能一站式整合肌力、平衡、柔韧性和身体组成评估。此前研究已证明SRT可预测全因死亡率,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其是否可预测自然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SRT得分越低,死亡风险越高
研究共纳入1998年至2023年间完成首次SRT评估的4282例中老年人(年龄46~75岁,男性占67.5%),所有人均未存在行动障碍。研究排除了因COVID-19或外伤等外因导致的死亡,最终分析了自然死亡与心血管死亡的事件。所有受试者按照SRT得分被分为五组,从低分组(G1,0~4分)至满分组(G5,10分),并进行了中位12.3年(IQR:7.6~18年)的随访。在此期间共记录665例自然死亡(15.5%),其中34.7%归因于心血管疾病,28.3%为癌症,11.3%为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死亡率与SRT得分呈现清晰且持续的负相关趋势:得分最低组(0~4分)自然死亡率高达42.1%,心血管死亡率为14.1%;而得分最高组(满分10分)对应的死亡率则分别为3.7%与0.9%。通过Cox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BMI及既往疾病后发现,最低得分组与满分组相比,自然死亡风险上升3.8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6.05倍(均P
进一步分析中,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起身”这一动作得分。在712例表现极端的受试者中(192人起身得0分,520人起身得满分),得分为0者中竟有近半数(49.5%)在随访期内死亡,而得分为5者的死亡率仅为4.4%,是前者的1/11。这种巨大的风险差异,在调整多变量后仍具统计学意义。这一发现突出了基本动作能力对中老年人生存质量和寿命的重要性,SRT不仅评估了体能,更反映了个体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储备。
数据分布显示,男性与女性的SRT得分非常接近:男性平均得分为7.4,女性为7.1,差异不大。这与既往研究发现相吻合,男性在肌力和爆发力上占优,女性在柔韧性上更强,二者在SRT这种综合性测试中实现某种“体能平衡”。此外,在1249名有冠心病(CAD)病史的受试者中,SRT得分同样高度预测死亡风险,进一步证明该测试在慢病人群中的通用性。
ROC曲线分析为SRT预测死亡提供了量化支持。SRT对自然死亡预测的AUC为0.724,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优于多项常规风险因子。以6.5分为界,SRT的灵敏度为53.8%,特异度为79.6%;当得分降至0时,其死亡风险的似然比相较于满分者高达6.83倍。这些数据为SRT作为风险分层工具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不止是“体力弱”,SRT揭示的是多重健康风险叠加
SRT得分低,并不只是简单的“体能差”,它往往提示一种危险的健康状态聚合体:肌肉减少症、爆发力不足、柔韧性差、平衡能力差和身体脂肪堆积等。这种状态不仅增加跌倒、骨折和住院风险,更限制了患者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加速功能衰退、心血管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死亡。研究者指出,SRT低分群体常见10秒单脚站立失败的情况,进一步印证其平衡功能障碍。同时,作者也提出一种可能机制:肌肉功能不足或可导致肌源因子释放减少,从而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炎症状态上升等问题,最终诱发心血管事件。
该研究结果对所有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心血管预防、康复和运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筛查角度而言,SRT补充目前对非有氧体能忽视的短板;从运动康复角度看,SRT分数的提升可作为干预效果的观察指标;从健康管理角度,它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昂贵设备即可长期随访的实用方案。研究者也提出了未来三项值得探索的问题:一是,是否存在最优运动方式能有效提升SRT得分?二是,得分提升是否可直接带来寿命延长?三是,SRT得分能否在传统心肺适能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度?
结语
该研究表明,SRT作为一种简单、安全的非有氧体适能评估工具,能够有效预测中老年人群的自然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在没有身体或临床功能障碍、具备进行体能评估条件的健康及患病个体中,将SRT纳入运动计划启动前的常规评估流程,有望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并有助于制定更个体化的非有氧运动建议。
参考文献:
1.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5) 00, 1–10 https://doi.org/10.1093/eurjpc/zwaf325
来源:国际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