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归去来辞书画合卷》赏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09:16 1

摘要:在明代书画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文徵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作为“吴门四家”之一,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而其70岁时创作的《归去来辞书画合卷》,更是将书法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成为传世经典,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在明代书画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文徵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作为“吴门四家”之一,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而其70岁时创作的《归去来辞书画合卷》,更是将书法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成为传世经典,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画卷起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秋意盎然的景致。菊花肆意绽放,花瓣舒展,或簇拥,或独立,用笔老辣而不失细腻,中锋勾勒花瓣,侧锋表现叶片的不同姿态,墨色浓淡变化间,层次丰富,应和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意 ,象征着高洁与隐逸。湖石屹立一旁,以淡墨勾勒外形,再用细腻的皴擦技法雕琢其质感,石间点缀的几株杂草,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 。苍松翠竹环绕四周,苍松枝干挺拔,以枯笔淡墨勾勒,再适度皴擦,在干枯中透着秀润,象征着坚韧不屈;翠竹则以修长的线条展现其挺拔身姿,体现出虚怀若谷的品格。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与《归去来兮辞》中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相呼应。

卷后行草书所录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更是书法艺术的精妙呈现。文徵明学黄庭坚而化为己意,字体纵横无拘。在用笔上,中锋用笔使得线条扎实有力,提按变化丰富,笔画轻重转换间,节奏韵律尽显。转折处重按,沉稳有力;延伸处轻提,灵动飘逸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变化巧妙,通过调整字体大小、笔画粗细,避免了呆板,又注重行气的连贯,使整篇作品一气呵成。书写速度上,快慢结合,快时如疾风骤雨,充满力量;慢时沉稳凝重,为作品增添了节奏感。

文徵明选择以《归去来兮辞》为创作题材,绝非偶然。明代中叶,政治环境复杂,文人阶层在渴望功名与向往田园之间徘徊。文徵明本人的人生经历,让他对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境界感同身受。这幅《归去来辞书画合卷》,不仅是艺术技巧的展示,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是他在艺术中完成的一次心灵归隐。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美的书画,更是文徵明对自由、对本真生活的追求。它穿越了时空,至今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悟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