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成果发布第422期 | 三维打印可穿戴首饰等多个项目在冀寻转化

B站影视 2024-11-29 14:25 5

摘要:登录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https://kjcgzh.hebkjt.cn/),点击网站首页“新技术成果发布”,或拨打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项目转化咨询热线:0311-89687911,可了解项目详情。

汇聚优质创新技术成果,促进创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每周精准推送!

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15项新技术。

登录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https://kjcgzh.hebkjt.cn/),点击网站首页“新技术成果发布”,或拨打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项目转化咨询热线:0311-89687911,可了解项目详情。

“新技术成果发布”栏目将定期发布高新技术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有技术升级需求的单位,可持续关注该栏目,实时掌握新技术成果动态。

01一种煤层扰动下煤粉运动状态的模拟装置

■所属领域:智能制造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供一种煤层扰动下煤粉运动状态的模拟装置,所述一种煤层扰动下煤粉运动状态的模拟装置从煤粉产生的源头开始,对煤层扰动下煤粉产生过程及运动状态进行模拟,并方便观察。

02一种基于锚点的动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及系统

■所属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供一种基于锚点的动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及系统,将实体及关系的文本信息作为语义基础,提供了知识融合的信息基础,使得实体对齐和关系融合更加全面充分;利用word2vec向量生成模型,将实体及关系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向量形式,从而用于数学运算。

03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顶管顶进力实时监测及调控方法

■所属领域:信息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涉及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顶管顶进力实时监测及调控方法,具体适用于顶管工程中顶进力监测,属于非开挖地下建筑工程领域。能够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顶进力的预测,并根据所预测的顶进力改变实际顶进力,降低了施工风险,延长施工设施的使用寿命。

04一种基于SLM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首饰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智能制造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SLM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首饰,通过采用带有轻量化晶格和柔性活动结构的织物作为基材来制作首饰,首饰可以自由弯曲、折叠和覆盖弯曲,自由度好,便于根据首饰的设计任意改变织物的外形,从而制作出的首饰外形更加精美,工艺更加复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0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显著性检测的图像检索方法及系统

■所属领域:信息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显著性检测的图像检索方法及系统,避免了图像旋转、平移等因素对检索结果造成的影响,适应能力强,提高了检索精度。

06非正交超构表面实现逼近于效率极限的任意极化转换

■所属领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出非正交超构表面的物理概念,通过建立非正交本征模态与极化转换效率间的解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打破本征模态的正交性是实现任意极化态无耗转换的必要前提。实验结果表明,非正交超构表面能够在宽带8GHz-12GHz、45°大角度斜入射条件下实现近零损耗(大于90%)的任意极化转换与传输,并且为极化通道的灵活选通与抑制提供全新的自由度。

07具备汗液自动收集能力的柔性可重复使用纳米传感器,用于炎症风暴标记物检测

■所属领域:智慧医疗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了具备汗液自动输送能力的纳米结构阵列,再采用全氟磺酸树脂/适配体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管作为敏感元件,构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传感器,具有图案化润湿性的纳米结构阵列可自动收集汗液,并阻止杂质污染检测区。该装置可直接检测未稀释汗液中的 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检测范围低至10-14摩尔级别。研究结果表明,该设备有可能通过汗液检测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管理。

08非常规热光子电荷密度波

■所属领域:电力系统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涨落电动力学、电流-电流线性响应和密度泛函理论揭示了电荷密度波(CDW)材料的辐射换热行为特征,并将其称为热光子CDW跃迁(tp-CDW跃迁)。研究结果表明,CDW序与热辐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团队进一步探索了tp-CDW转变过程中非平凡特征的基本物理机制,考察了由等离激元和CDW激发组成的复杂混合模式在热光子传输中的可能影响,发现这种反常的热辐射源于与CDW电子带隙湮灭相关的带间激励的抑制。这一发现连接了物理学研究中两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即CDWs和热辐射,为CDWs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此外,CDW相的异常热响应也展现了其在热管理方面的应用潜力。

09人造细胞内糖酵解代谢通路的构建用于氨基酸合成和细胞可逆形变

■所属领域:生物医疗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模拟了古菌糖酵解途径,将该途径中所涉及的酶包封于人造细胞内,实现了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转化。该成果为具有复杂代谢功能人造细胞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为自主人造细胞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0连续域中束缚态实现模式对称性辅助的光牵引

■所属领域:光学系统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出运用背景结构动量辅助实现高效光学牵引力的新方法,将传统方案中物体和光场二者之间的动量传递,推广到了物体、光场和背景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周期背景结构中连续域中束缚态这一特殊光学模式,将周期背景晶格的动量通过光场模式对称性调控传递给物体,实现了极高效率的光学牵引力,即使在光场被全反射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光学牵引,该机制实现的光力比已有结果增强了近一个数量级,且对物体参数变化不敏感。

11扰动自适应锥形软机械手配置任务性能增强的精密运动控制器

■所属领域:人工智能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出一种由复合肌腱和气动肌肉混合驱动的锥形软机械手设计及精密运动控制器。团队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与闭环迭代反馈控制器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了软机械手的精密运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出毫米级控制精度和对外部扰动的自适应性,新型TSM软机械手在遥操作控制下成功进行了越障抓取操作,并验证了其在人手干扰下沿平面跟踪轨迹的任务能力,为软机械手设计与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12旋转FoF1-ATP合酶驱动的瓶状戊聚糖胶体马达用于ATP合成和储存

■所属领域:人工智能、智慧医疗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研究团队以FoF1-ATP合酶作为动力单元,成功制备了一种流线型、亚微米尺度的瓶状游动纳米机器人。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论模拟表明,基于FoF1-ATP合酶的优势和功能,外部质子通过瓶径向瓶腔内扩散协同驱动FoF1-ATP合酶发生磷酸化反应,能够利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ADP和无机磷酸盐(Pi)合成生物能源ATP,实现了生物安全的能量转换和自主运动能力,同时展示出较高的ATP的合成和储存能力。这种集ATP合成、储存和靶向递送功能于一体的游动纳米机器人,为与ATP失衡相关的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3超快激光一步制备三维微纳结构实现高性能锌金属电极

■所属领域:资源与环境、新材料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项目团队运用超快激光一步制备方法构建锌金属负极表面功能性三维微纳结构,有效解决了锌负极存在的枝晶生长及腐蚀/副反应问题。三维微纳结构集成了低局部电流密度、快速锌离子传输和超高锌沉积空间,有效优化了电极表面电场分布、锌离子浓度分布和锌的成核行为,实现了均匀的锌沉积并抑制了其腐蚀/副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柔性性能,为在金属电极表面构建三维微纳结构以实现高性能储能器件提供创新方法。

14磁光手性超表面实现偏振无关的非互易传输

■所属领域:信息与通信

■项目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转让方式:面议

■项目简介: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光手性超表面,由周期性排列的磁光和手性结构复合组成,磁光结构由磁性材料构成,手性结构缺少镜面对称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偏振自由的非互易传输特性,即一个光学“单向门”同时允许不同类型偏振态的光线单向通过,具有超过80%的透过率和高传输对比度。也可用于发展非互易通讯技术,提高当前通信系统的性能,如降低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提升信号传输质量,这种通信技术在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电导航等领域将有广泛应用。

■项目简介:该工作实现了非周期性费米弧在实验观测中的突破,并指出相位黎曼面是费米弧呈现出非周期散射的重要原因。通过连续扭转外尔超晶体,非周期结构出现,揭示了费米弧在其界面上散射特性,该工作有助于理解非周期性系统中的物理现象,也扩展了人们对固体物理与晶体学的理解。

来源:河北科技成果展交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