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自认为学识非浅,本想通过科举入仕,却连续8次落榜。原来当时门阀势力极盛,甚至超过了印度的婆罗门,这些世家大族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科举制度虽说是基于平民出头的机会,但实际上考试结果还未揭晓,状元的位置早已预定给了某些世家。
为什么中国没像印度那样搞出种姓制度?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自认为学识非浅,本想通过科举入仕,却连续8次落榜。原来当时门阀势力极盛,甚至超过了印度的婆罗门,这些世家大族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科举制度虽说是基于平民出头的机会,但实际上考试结果还未揭晓,状元的位置早已预定给了某些世家。
这些门阀势力究竟有多强大?在唐朝300年的历史中,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这些顶级门阀却始终屹立不倒。就连唐太宗李世民娶妻也得寻求这些世家之女,平民想要做官最多只能混个七品县位。而这些地方豪强掌握着土地、军队和人才,其势力甚至超过了真正的皇帝。
话说回来,这个八次落榜的人才有一天在长安城看到放榜的情景,突然觉醒,决定放弃文途,拿起武器。他带领着几十万饥民从山东一路杀到长安,进城后他根据族谱进行清算,将那些世家大族一一铲除,彻底撕碎了传承数百年的贵族家谱,他就是黄巢。
这波清洗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能够架空皇权的超级门阀。自宋朝起,寒门子弟真的可以通过读书成为宰相,到了明朝甚至乞丐也能成为皇帝。所以中国没有种姓制度真得归功于黄巢。
黄巢有一首流传至今的诗句,你知道是什么吗?
来源:武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