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把客厅灯调到最暗,再顺手把空调降到 26℃,刚进门这套动作,爸妈三十年前靠摸黑找开关,五年前靠手机 app 滑屏,如今伸手拧一下旋钮就能搞定——小米这块新出的中控屏 Max 把这种“顺手”做到了物理级。1999 的众筹价不算便宜,可要是把这十年的摸索成本算上
先把客厅灯调到最暗,再顺手把空调降到 26℃,刚进门这套动作,爸妈三十年前靠摸黑找开关,五年前靠手机 app 滑屏,如今伸手拧一下旋钮就能搞定——小米这块新出的中控屏 Max 把这种“顺手”做到了物理级。1999 的众筹价不算便宜,可要是把这十年的摸索成本算上,值不值其实一眼就能算清。
这块 10.1 英寸的屏,搁在玄关、搁在茶几、甚至厨房台面上都不显突兀,磨砂玻璃一不反光二不积指纹,像一本倒扣的日历。
右侧那颗旋钮才是灵魂,一圈 30 度的阻尼感刚好,盲拧不滑手,比触屏更适合正在炒菜的油手。
离屏 1 米自动亮起的“迎宾”功能挺玄学,实际用下来更像门口装了颗微型雷达,夜里起夜不再摸黑。
比起上一代,Mesh 2.0 把组网时间砍了一半,老用户都知道这多香:以前加一盏灯得重启三次网关,现在 5 秒配网成功,逼死急性子。
更关键的是“本地中枢”,关灯、拉窗帘、扫地这些常用联动直接扔在本地跑,断网也不罢工,比云端快 3 倍听起来像广告词,真停电那天就明白什么叫“刚需”。
语音这块反倒没吹得那么玄乎。
一句“我回来了”最多能塞 5 条指令,实际用下来 3 条最舒服,再多就像绕口令。
AI 大模型倒是惊喜,膝盖疼它真能蹦出几条理疗建议,连“怎么哄娃午睡”都能给出招数,偶尔比短视频博主还靠谱。
不过别指望它讲段子,一本正经的理工味,适合当生活百科用。
隐私开关那点小拨片被做成了实体,咔哒一声盖住摄像头,手感比手机上的软件开关踏实太多。1999 的众筹价等于把整套网关、音箱、中控屏打包打了个 8 折,对正在装修的新房算刚需,对老用户则像给旧系统打补丁。2499 的正式价就见仁见智了,毕竟一套开关面板也得一千多,换一块“会说话的屏”不算离谱。
说到底,这块屏把智能家居的“入口”从手机抢回了墙面,抢回了指尖。
不是颠覆,只是让科技退半步,回到人最习惯的动作里——拧、按、说。
就像爸妈当年关灯那一下“啪嗒”,只不过如今旋钮后面站着一整座算力。
来源:多才多艺豆花V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