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科学家与西方遗传学家合作,成功从一具 110 万年前的猛犸象遗骸中提取出最古老的 DNA,这是此类发现中的一项纪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俄罗斯科学院(РАН)动物研究所的阿列克谢・吉洪诺夫(Alexey Tikhonov)作为发现的合著者,向
“威力影响将比新冠更严重”:俄罗斯科学院讲述猛犸骨骼中细菌的危险性。
俄罗斯科学家与西方遗传学家合作,成功从一具 110 万年前的猛犸象遗骸中提取出最古老的 DNA,这是此类发现中的一项纪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俄罗斯科学院(РАН)动物研究所的阿列克谢・吉洪诺夫(Alexey Tikhonov)作为发现的合著者,向俄罗斯一家媒体讲述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以及猛犸象遗骸中古代致病性微生物的潜在危险。
俄罗斯地质学家谢尔盖・瓦尔塔尼扬(Sergei Vartanyan)于 1993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最后一批猛犸象于约 4000 年前在弗兰格尔岛灭绝。2024 年,他作为合著者的一篇论文发表,该论文表明弗兰格尔岛上猛犸象的灭绝与近亲繁殖无关,其灭绝很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猛犸象曾生活在数万年前的冰川时期,其遗骸(包括骨骼)常被发现于北极永久冻土层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永久冻土层加速融化,这些封存已久的古生物遗骸逐渐暴露,其中可能携带存活的古代细菌或病毒。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者指出,这类远古微生物此前未与人类及现代生态系统发生接触,人类免疫系统对其缺乏抵抗力,一旦扩散传播,可能引发未知的健康风险,甚至造成比新冠疫情更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在一项由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展的新研究中,他们对 483 份猛犸象遗骸样本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来自弗兰格尔岛的样本。这些样本是在探险中收集的,保存在世界上不同的博物馆和科研机构中,且 90% 的样本来自俄罗斯。众多俄罗斯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包括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尼古拉・A・希洛北方生物问题研究所、珍奇品陈列馆等。
西方遗传学家的一项最重要成果是从一头 110 万年前的草原猛犸象牙齿中提取并破译出了最古老的红斑丹毒丝菌 DNA。这头猛犸象的遗骸是在雅库特的阿贾奇河地区发现的。
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阿列克谢・吉洪诺夫(Alexey Tikhonov)向俄罗斯一家电视台介绍道:“这是另一个物种,是我们喜爱的长毛猛犸象或西伯利亚猛犸象的祖先,被称为真猛犸象或草原猛犸象。它是历史上体型最大的大象,肩高可达五米。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惊叹的动物,曾从欧亚大陆迁徙到北美洲,并在那里繁衍出哥伦比亚猛犸象,随后哥伦比亚猛犸象遍布北美和中美洲。” 他还表示:“这无疑是一项重要发现,想想看,一百万年是什么概念?即便是在永久冻土层中,DNA 和所有细胞结构也会完全降解。因此,要从那个时期获取哪怕是微小的微观数据都极其困难。”
在研究的遗骸中,共发现了六组曾与活的猛犸象共存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和红斑丹毒丝菌。
大部分微生物样本来自猛犸象死后在其遗骸(骨骼和牙齿)上滋生的细菌,以及现代细菌的污染。
其中一些细菌,包括巴氏杆菌,具有致病性 —— 不久前,巴氏杆菌还引发了非洲象的巴氏杆菌病疫情。由于非洲象和亚洲象是现存与猛犸象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微生物可能也曾感染过猛犸象种群。
所有这些微生物群都是通过对长毛猛犸象和草原猛犸象进行宏基因组筛查而发现的。
“这是某些物种可能灭绝的另一个原因 —— 当大流行病开始时,栖息地会分裂成小块区域,而在这些区域里的动物,显然会更快灭绝,” 吉洪诺夫解释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隐晦地提出 —— 现在导致非洲象死亡的这些致病菌,是否对猛犸象产生过影响,它们是否也是各种猛犸象物种局部灭绝的原因之一?”
这位科学家认为,这些细菌可能是局部灭绝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最终导致了 1 万至 1.2 万年前更新世与全新世交替时期发生的全球性灭绝。
在猛犸象遗骸中发现古代致病菌,证实了科学家们的担忧,即气候变暖导致永久冻土融化,可能会使保存在古代动物遗骸中的古老病原体扩散,这对人类也构成威胁。
“无论它们如何复活,都不会比新冠病毒对我们的打击更严重 —— 已经有过这样的恐慌性文章,” 吉洪诺夫指出。“在冻土中沉睡数万年之后,一旦进入适宜的环境,它们就会复苏,并且可能具有致病性。”
对猛犸象和人类的遗骸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表明,炭疽杆菌和天花病原体在冻土中能保持数千年的致病性。
来源:黄胜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