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三月初三,不仅是上巳节,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是少典的儿子,居住在轩辕之丘。黄帝与神农炎帝及东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农历三月初三,不仅是上巳节,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是少典的儿子,居住在轩辕之丘。黄帝与神农炎帝及东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开疆拓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创造了中华文化。他划九州、定中原,繁衍了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他的智慧和贡献,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虽然没有统一的记载,但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黄帝诞生于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每年农历三月三,人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祖大典,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祖先,传承和弘扬黄帝精神。
上巳节的起源与演变:历史的味蕾印记
上巳节,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水滨祓禊之俗。周时,祓禊沐浴活动已载入官方礼制,成为祈求健康、祓除不祥的重要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逐渐从单一的祭祀活动演变为集娱乐、社交、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来到河边或湖边,用香薰草药沐浴,祈求健康吉祥。同时,还会举行曲水流觞、踏青赏花等娱乐活动,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唐代是上巳节的鼎盛时期,帝王与民同乐,曲江赐宴群臣成为佳话。此时的上巳节,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味蕾的狂欢。人们会品尝各种美食佳肴,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的到来。
上巳节的美食:舌尖上的传统记忆
荠菜煮鸡蛋:春天的味道,健康的祈愿
三月初三正值荠菜生长旺盛的季节。在这一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荠菜,与鸡蛋一同煮食。荠菜煮鸡蛋不仅味道鲜美,更寄托了人们对健康的祈愿。
【食谱做法】材料:新鲜荠菜适量、鸡蛋若干、盐少许
步骤:
将新鲜荠菜洗净备用。鸡蛋洗净后放入冷水中煮熟,捞出后剥壳备用。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荠菜和适量盐,煮约5分钟后捞出荠菜。将剥壳的鸡蛋放入荠菜汤中继续煮约10分钟,让鸡蛋充分吸收荠菜的香味。煮好后即可食用,也可浸泡在汤汁中一段时间再食用,味道更佳。蒿子粑粑:软糯的口感,深厚的寓意
蒿子粑粑是上巳节的另一道传统美食。蒿子,又称艾蒿,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将蒿子捣碎后与糯米粉混合制成粑粑,再经过蒸煮而成。
【食谱做法】材料:蒿子适量、糯米粉适量、白糖少许
将蒿子洗净后捣碎成泥状备用。将糯米粉和白糖混合均匀后加入蒿子泥中揉成面团。将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形粑粑状备用。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粑粑蒸煮至熟软即可食用。五彩糯米饭:斑斓的色彩,丰富的寓意
在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中,五彩糯米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人们用红兰草、黄栀子、枫叶等天然植物将糯米染成五彩斑斓的颜色,再蒸煮而成。五彩糯米饭不仅色彩鲜艳、形态美观,更寓意着五谷丰登、生活美满。每一口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食谱做法】材料:糯米适量、红兰草汁、黄栀子汁、枫叶汁等天然植物汁液适量
将糯米分别浸泡在不同颜色的天然植物汁液中数小时至糯米充分吸收颜色。将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干水分后混合均匀备用。将混合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软即可食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乌米饭:黑色的诱惑,独特的风味
在畲族地区,三月三还有吃乌米饭的习俗。乌米饭是用乌稔树的叶子浸泡糯米后蒸煮而成的。乌米饭色泽乌黑发亮、口感香甜软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它不仅是畲族人民的传统美食,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食谱做法】材料:糯米适量、乌稔树叶适量
步骤:
将乌稔树叶洗净后捣碎成汁状备用。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树叶汁液中数小时至糯米充分吸收颜色。将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软即可食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黄桃糖水:甜蜜的滋味,吉祥的寓意
除了传统的荠菜煮鸡蛋、蒿子粑粑、五彩糯米饭和乌米饭外,三月三还可以品尝到甜蜜的黄桃糖水。桃子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仙果”,寓意着长寿、吉祥和逃出厄运。将黄桃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水中熬制而成,不仅味道甜美可口,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食谱做法】材料:黄桃适量、冰糖适量、清水适量
来源:富贵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