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 | 印媒:莫迪疯狂利用上合峰会,原来有个目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02:02 2

摘要:路透社、彭博社、《印度斯坦时报》9月1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期间重申印俄友谊,传递重要信号。国际媒体普遍注意到,莫迪在出席上合峰会期间热情拥抱俄罗斯总理普京,与此同时莫迪受邀与普京一同乘坐其轿车从峰会会场前往两人举行会晤酒店,并在轿车

2025年9月2日 总第1027

值日编辑:崔洛宾 贾丽豪 饶金山

审核:杜大壮 王若桐

执行主编陈卓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彭博社、《印度斯坦时报》9月1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期间重申印俄友谊,传递重要信号。国际媒体普遍注意到,莫迪在出席上合峰会期间热情拥抱俄罗斯总理普京,与此同时莫迪受邀与普京一同乘坐其轿车从峰会会场前往两人举行会晤酒店,并在轿车上攀谈约一个小时。之后,两人举行了一个小时的正式会晤。莫迪在与普京会见时表示,印俄两国关系“特殊”,在“最艰难时刻”始终并肩而立,印俄紧密合作不仅对两国人民至关重要,对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莫迪表达期待普京12月赴印举行年度峰会。普京则将莫迪称为“亲爱的朋友”,并表示双边关系在近15年前建立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基础上继续发展。据印外交部新闻通稿,印俄两国元首就深化印俄各领域合作进行广泛交流,包括贸易、化肥、太空、安全等领域。此外,双方还探讨包括乌克兰问题最新动态在内的地区与全球议题。据媒体报道,莫迪在此次赴天津前曾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将给俄及其他国家元首传递正确信息”。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声称俄印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一些印官员关切,其呼吁俄采取措施放宽印商品准入。2024-25财年,印俄贸易达687亿美元,印对俄出口额仅48.8亿美元。

NEWS

萨姆·奥尔特曼。图源:网络

路透社9月1日报道,OpenAI计划在印度大规模扩张,包括建设容量至少100 万千瓦的数据中心。OpenAI已在印正式注册分公司,并开始组建本地团队。8月,OpenAI曾表示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在新德里开设首个印度办事处,以扩大在其旗舰产品ChatGPT用户规模第二大市场的布局。据报道,OpenAI目前正在印度寻找本地合作伙伴,以建设容量至少达100万千瓦的数据中心。目前,OpenAI在印度大规模扩展布局项目的选址和时间表仍未确定。据报道,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可能在9月访印期间宣布该设施。印度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将是OpenAI在“星际之门”(Stargate)品牌下在亚洲扩张布局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2025年1月,美总统特朗普宣布“星际之门”计划,其是由软银、OpenAI、甲骨文联合领投的私营部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拟定总投资额高达5000亿美元。

NEWS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9月1日报道,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印经济,卢比汇率暴跌、股市低迷、大企业收入锐减。2025年二季度(4-7月)印GDP增速达7.8%,然而美对印约55%输美产品加征55%关税冲击印多项经济指标。首先,印卢比兑美元汇率因美加征关税跌至历史低点。9月1日,卢比汇率跌至88.33卢比兑1美元,令市场措手不及。分析认为,除非印美贸易关系出现改善,否则卢比难以企稳,且可能频繁试探新低点。印央行(RBI)积极救市,但未能阻止卢比汇率下跌。其次,外资大幅撤离印,导致印股市大跌。2025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累计净卖出150亿美元印股票,其中8月净流出40亿美元。专家指出,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对印加征惩罚性关税恐将印GDP增速拉低约0.6%-0.8%,市场因此对印股市重新计价。当下,鉴于印信贷增长放缓、名义GDP增长减弱、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外国投资者或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最后,印企业收入普遍降低。印最大3000家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速跌至七个季度以来的低点,达到3.4%,低于上个季度的5.1%,预计将严重冲击印就业。目前,市场普遍呼吁印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如减税、扩张信贷等。

NEWS

图源:《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印度快报》、半岛电视台8月31日、9月2日报道,巴基斯坦东部农业重镇旁遮普省遭遇其“史上最严重”洪灾。据报道,全球变暖加剧印巴自今年6月底开始的季风季节降雨规模,导致巴北部和西北部山区暴发山洪、山体滑坡。不仅如此,印度河支流萨特莱杰河(Sutlej River)、杰纳布河(Chenab River)与拉维河(Ravi River)还在38年来首次同时泛滥,三河水位也同时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拉维河水倒灌直接导致旁省省会、巴第二大城市拉合尔(Lahore)多地被淹。值得注意的是,印近期因“印控克区遭强降雨向巴方洼地泄洪”进一步恶化巴洪灾态势。巴指控印“将水武器化”,因印虽在泄洪前通过外交渠道预告,但并未告知“何时泄洪、泄洪多少”等具体信息。截至目前,旁省已有约200万人受灾、超75万人被迫转移,死亡人数累计逾850人。有专家批评称“预警滞后、河道违规建设泛滥加剧灾情”。

NEWS

图源:法新社

《印度快报》《经济时报》9月1日报道,印总理莫迪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以“三大信号”对美俄中巴等国展示印“战略自主”。对美方面,莫迪通过与俄总统普京同车赴会、与普京和中国领导人在场内友好互动的“外交剧场”表明印有超越美国的选项。分析指出,在美对印加征50%关税的背景下,这种姿态强化了印在全球各主要力量间持续“左右逢源”“灵活走位”的筹码。对巴方面,莫迪在发言中将恐怖主义定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推动成员国谴责“4月22日印控克区帕哈尔加姆(Pahalgam)袭击事件”,并反对反恐“双重标准”,意在国际多边舞台持续公开对巴施压。对华方面,莫迪强调,加强各成员国间互联互通须以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前提,他同时提出以伊朗恰巴哈尔港(Chabahar Port)与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作为促进“可信互联互通”的替代路径。分析人士称,此举等同于重申印反对中巴经济走廊(CPEC)穿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对俄方面,莫迪在与普京会谈中承认印俄关系“特殊且享有特权”,并支持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0亿美元。对此,印国内人士表示,莫迪在“可合可斗”的多边布局中巩固了印能源与经贸后盾。有分析人士称,莫迪上述操作既对美传递“非依附”的战略独立信号,也对巴释放“反恐不让步”威慑,并提醒中国“合作不等于接受损害国家主权的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莫迪言行还体现了印对上合、金砖(BRICS)等国际多边平台“非西方,也非反西方”的定位——既防止相关机制被“单一大国”塑造为反西方工具,又以自身存在平衡议程、维护多极秩序与全球南方话语权。报道总结称,为应对特朗普关税施压、中俄靠拢、地区安全带来的复杂张力,印采取一套务实的“组合拳”,其要义是:主权底线不容逾越,多边舞台积极运作,经济能源双轮驱动。

NEWS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PI(M)总书记MA·巴贝。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9月1日报道,印度左翼政党欢迎印中关系“破冰”。8月31日,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莫迪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次日,印度共产党(CPI)发表声明欢迎两国领导人会面取得“积极成果”,称这再次证明印中“注定做伙伴而非对手”,并主张两国将对话拓展至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以强化全球南方团结、推进多极化。同时,印共(马克思主义)(CPI)总书记巴贝(M.A. Baby)还在社交平台X发文,欢迎两国在边境管控、重启冈仁波齐山—玛旁雍错朝圣(Kailash Mansarovar Yatra)、中印直航方面达成一致,强调中印领导人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重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敏感”意义重大。

NEWS

2024年1月30日,斯里兰卡科伦坡的抗议者反对高税收、电费燃油费上涨。图源:美联社

半岛电视台8月29日发表题为《斯里兰卡危机表明,债务正在吞噬全球南方》的评论文章认为,斯里兰卡是全球南方国家为解决债务危机而被迫将国家决策自主权交给国际金融机构的典型案例。斯为达成国际基金组织目标进而实现“复苏”的核心是严苛的结构性调整,而其民众承担了严重后果。本文作者阿努卡·维穆蒂·席尔瓦(Anuka Vimuthi Silva)系斯“土地和农业改革运动”(MONLAR)、“农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成员,阿玛莉·韦达格达拉(Amali Wedagedara)系斯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BCIS)高级研究员。

2022年,斯因不可持续借款、财政失序、外部冲击陷入崩溃,该国民众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争”(Aragalaya),迫使前总统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下台,随后维克拉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重掌政权并推迟大选。2023年,斯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协议,获近30亿美元救助计划,并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达成债务重组协议。2024年9月,斯举行大选,由右翼政党领导人迪萨纳亚克(Anura Kumara Dissanayake)领导新政府,但其仍受IMF援助条件与前政治机构限制。

当前,国际社会新自由主义叙事强调斯通过与IMF达成协议保持国家稳定,并赞扬斯债务重组、遵守IMF条件的行为。然而,斯为达成IMF目标进而实现“复苏”的核心是严苛的结构性调整:一是推动国企私有化,削弱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限制国家借贷能力。斯推进“国内债务优化”的负担由劳动者退休金承担,特别是雇员公积金(Employees Provident Fund,EPF)。二是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而推进各项改革——加息、税收调整、取消补贴、提高能源定价、削减工人养老金。此举导致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减少,加大民众生活压力。三是斯暂停公共部门招聘,拖延交通、灌溉等农村基建,医疗、教育拨款停滞。数据显示,斯2025年公共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5%,而偿还公共债务利息支出达公共卫生支出的五倍。斯紧缩政策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据民间组织估计,斯约630万人缺餐,至少65600人粮食严重短缺。尽管迪萨纳亚克政府要求恢复对农业、渔业补贴,但燃料等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渔民收入仍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斯并非孤例,全球南方国家正面临债务危机,被迫将国家决策自主权交给国际金融机构。联合国贸发会(UNCTAD)警示,全球一半人口生活在利息支出高于医疗或教育支出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利率通常比富裕国家高出数倍,且现有债务减免机制存在临时性、不系统、压倒性地向债权人倾斜等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发展中国家支付9210亿美元利息,非洲受创尤甚。全球利率上行、不公正的金融架构强化“依赖与欠发达”(dependency and underdevelopment)的恶性循环。

对此,民间组织正采取行动。据悉,2025年9月,斯拟举行第三届“涅莱尼全球粮食主权论坛”(Nyeleni Global Forum for food sovereignty),全球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工会、研究人员、智库等人士将参与论坛,聚焦全球债务危机及其如何损害粮食、教育、健康、土地等公民基本权利,目标将斯农民反对征地、工人争取工资等运动与要求取消债务、气候赔偿、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诉求联系起来。

对斯等全球南方国家而言,所谓“复苏”不能仅要求实现财政目标与合规。全球南方国家要求收回公共空间用于社会产品投资、债务治理民主化、将人的尊严置于债权人利益之上,推动建立以正义、发展、国家主权为核心的永久性、透明的国际债务解决机制。

本期编辑:张咪咪

本期审核:陈珏可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