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李现二搭片酬差3倍!剧组合同曝光:女主自带8个编剧改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6:12 1

摘要:娱乐圈“顶流片酬差”再掀争议!近日,杨紫与李现二搭的古装剧《国色芳华》被曝出片酬悬殊,剧组内部合同显示杨紫单集片酬高达380万元,而李现仅为120万元,两者相差3倍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合同条款中明确标注“杨紫团队可自带8名编剧参与剧本修改”,这一特权引发业内

文/娱乐深观察

2025年3月28日 北京

娱乐圈“顶流片酬差”再掀争议!近日,杨紫与李现二搭的古装剧《国色芳华》被曝出片酬悬殊,剧组内部合同显示杨紫单集片酬高达380万元,而李现仅为120万元,两者相差3倍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合同条款中明确标注“杨紫团队可自带8名编剧参与剧本修改”,这一特权引发业内对明星话语权与创作生态的激烈讨论。

---

一、天价片酬与“编剧特权”背后的资本博弈

1. 片酬差距的行业逻辑

据《国色芳华》招商文件披露,该剧总投资达4.2亿元,杨紫单人片酬占比超30%,而李现仅占8.5%。这一差距源于两人商业价值的差异:杨紫主演的《长相思》《沉香如屑》等剧近年累计播放量破500亿,其代言的东阿阿胶、畅轻等品牌单季度销售额增幅均超20%;李现虽凭《去有风的地方》翻红,但商业号召力仍以“CP红利”为主,品牌合作多为短期推广。

2. 编剧改戏权的资本密码

合同中“自带编剧”条款并非孤例。早在《沉香如屑》拍摄期间,杨紫团队便通过挂职“剧本顾问”参与剧情调整,将原著中“颜淡跳桥”名场面从1集扩充至3集,直接拉动该剧首播收视率破2.5。此次《国色芳华》更将改编权制度化,8名编剧涵盖人设重塑、台词打磨、CP线强化等模块,确保剧情走向与杨紫个人特质深度绑定。

3. 制作方的妥协与算计

制片方坦言:“顶流女星的‘创作权’是招商筹码。”杨紫参与的项目广告商数量平均比其他剧多40%,《国色芳华》开播前已吸引40家品牌投放,其中东阿阿胶、畅轻两大超级赞助商贡献1.2亿元。为留住这棵“摇钱树”,剧组甚至将剧本修改权写入合同附录,允许其团队在拍摄中动态调整人设。

---

二、片酬差争议背后的行业潜规则

1. “阴阳合同”的变种:劳务拆分

行业人士透露,杨紫团队通过挂职“艺术指导”“剧本监制”等职务,将部分片酬转移至其他劳务项目。例如《沉香如屑》中,其团队以“制墨工艺顾问”名义收取800万元专项费用,实际由外包公司完成技术指导。这种操作既规避“限薪令”对主演片酬的限制(单剧不得超过5000万),又可通过多项目叠加实现收入最大化。

2. 男星“二番困境”的残酷现实

李现的120万元单集片酬已是行业二线男星天花板,但相比杨紫仍显弱势。这与平台评级体系直接相关:女性向古偶剧中,女主扛招商、男主吃CP红利的模式已成定式。数据显示,杨紫主演剧集的女性观众占比达78%,其粉丝的“氪金力”(周边购买、会员冲量)是男星的2.3倍,这让资本更愿为女主溢价买单。

3. 编剧行业的“工具人”困局

自带编剧团队的现象正瓦解传统编剧话语权。某参与《国色芳华》的编剧匿名吐槽:“我们成了‘裁缝’,主要工作是把杨紫团队的需求缝进剧本。”例如剧中“何惟芳智斗世家”的重头戏,原设定为群像博弈,最终被改为大女主单方面碾压,以便突出杨紫的“高光演技”。

---

三、行业震荡:谁在重塑娱乐权力结构?

1. 平台与明星的“共生关系”

芒果TV与杨紫的合作堪称范本:通过《国色芳华》44亿元对赌协议,平台将广告收益、版权分销与明星流量深度捆绑。该剧仅法国播映权便卖出2.1亿元,未来东南亚、北美市场的预期收益更超5亿元。这种模式下,明星不再只是“打工人”,而是资本博弈的合伙人。

2. 观众审美与资本意志的博弈

尽管“大女主控剧”套路屡遭诟病,但数据证明市场仍买单。《国色芳华》开播2天播放量破2亿,弹幕中“杨紫改戏改对了”的点赞超50万条。观众看似追捧“爽感”,实则被精准算计:每集13个广告中,9个针对女性消费群体(美妆、服饰、食品),剧情调整直接服务于广告植入场景。

3. 监管红线下的灰色生存

面对“限薪令”“税务稽查”等监管压力,明星团队不断开发新变现模式。杨紫近期成立的“紫曜文化”公司,业务涵盖剧本开发、艺人培训等,既可通过投资分账规避片酬限制,又能以“专业服务费”名义收取高额回报。这种“明星资本化”操作正在重构行业规则。

---

结语:娱乐工业的“失控”与重构

杨紫与李现的片酬差,本质是娱乐工业权力转移的缩影。当明星从“内容执行者”变为“资源整合者”,当创作权成为资本博弈的筹码,行业的公平性与艺术性正面临空前挑战。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不是某个明星的‘特权’,而是整个系统在奖励最会玩规则的人。”

来源:喵宝是你的港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