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2日华盛顿的那场记者会,特朗普面对镜头连说三个"不"字的画面,恐怕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最“尴尬”的瞬间之一。
当地时间9月2日华盛顿的那场记者会,特朗普面对镜头连说三个"不"字的画面,恐怕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最“尴尬”的瞬间之一。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九三大阅兵的威武雄壮时,这位一向强硬的美国总统却选择了低调回应。特朗普为什么要这样说?
北京时间9月3日,中国九三阅兵如期举行,各种先进装备轮番亮相,场面那叫一个震撼。就在阅兵前一天,大洋彼岸的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记者们早就憋着劲儿要问特朗普关于中国阅兵的看法。毕竟这么大的事,美国总统不可能装聋作哑。
果然,有记者单刀直入地问道:中国这次阅兵是不是在向美国发出挑战信号?
特朗普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平日里动不动就发推特炮轰对手的总统,这回却像换了个人。
他连续说了三个"不",他表示:“不,不,不!中国需要我们,我们关系很好,我不认为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
说完这三个"不",特朗普明显想转移话题。他开始大谈美国有多么伟大,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经济发展有多么出色。
可在场的记者都听出来了,这些话说得底气不足,更像是在给自己壮胆。
特朗普为啥突然软了?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说起。
美国军方最近的一份内部评估报告让白宫高层坐不住了。报告明确指出,美军目前没有做好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准备。
更要命的是,美国那些所谓的盟友一个个都在打退堂鼓。
韩国总统李在明前不久公开表态,如果台海出事,韩国不会选边站。这话说得够直白了吧?连最铁的小弟都不跟了,美国还能指望谁?
日本那边虽然嘴上喊得凶,可真要他们冲在前面,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菲律宾、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更是精明,一边拿着美国的好处,一边跟中国做生意,谁也不想得罪。
经济压力也让特朗普头疼不已。美国大豆协会最近可没少给白宫施压。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最大的买家,关系一紧张,首先倒霉的就是美国农民。大豆卖不出去,玉米堆在仓库里发霉,农场主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不光是农业,美国的制造业、科技企业也在抱怨。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离不开中国,波音飞机的订单需要中国市场,就连特斯拉都把超级工厂建在上海。
资本家们可不管什么意识形态,赚钱才是硬道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宫传话:别把中美关系搞得太僵。
更让特朗普郁闷的是法律上的挫折。美国上诉法院最近裁定他的关税法案违法。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被推翻。
特朗普虽然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胜算并不大。法官们可不会因为他是总统就网开一面。
白宫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私下里都在劝特朗普缓和对华态度。
他们看得很清楚,美国经济已经出现疲软迹象,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失业率开始上升。这个时候再跟中国硬碰硬,搞不好会引发经济危机。
特朗普团队也坚信:中国需要美国。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美国的技术和市场,只要美国稍微示好,中国就会让步。这种想法在白宫内部还挺有市场。
可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了。中国有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有自己的5G技术,有自己的空间站。
在很多领域,中国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白宫那些人还活在过去,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委曲求全。
特朗普这次示好,说白了就是缓兵之计。他需要时间来调整策略,需要时间来整合国内力量。等他缓过劲来,很可能又会对中国下手。这一点,中国心里很明白。
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这件事上已经达成共识。
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把中国当成最大的竞争对手。区别只是手段不同而已。特朗普喜欢直来直去,民主党则更擅长拉帮结派。
九三阅兵展示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更是中国的决心和意志。
那些整齐划一的方阵,那些呼啸而过的战机,那些威武雄壮的导弹,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特朗普的三个"不"字,与其说是示好,不如说是无奈。他知道现在跟中国硬碰硬没好处,所以选择暂时低调。可这种低调能维持多久?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准。
咱们得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不会因为特朗普说几句好话就改变。
科技封锁还在继续,军事包围还在加强,舆论攻击更是没停过。特朗普这次表态,充其量就是战术调整,战略目标没有变。
中国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不被外界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实力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信息来源:
白宫记者招待会实录 - 2025年9月2日(华盛顿当地时间)
中国中央电视台九三阅兵直播报道 - 2025年9月3日
美国上诉法院关于关税法案违法裁定文件 - 2025年8月28日
韩国总统府关于台海问题立场声明 - 2025年8月25日
美国大豆协会致白宫公开信 - 2025年8月30日
美国防部内部评估报告(部分解密) - 2025年8月20日
路透社关于特朗普记者会报道 - 2025年9月2日
来源:蜀山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