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田园莲花美诗四首赏读:且将一笑悦丰年,坐看秋水落红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9:11 1

摘要:早秋农历七月,暑尽凉来,是让人欣快的季节。城市的荷塘避暑和赏莲,已经接近尾声。

早秋农历七月,暑尽凉来,是让人欣快的季节。城市的荷塘避暑和赏莲,已经接近尾声。

但是在乡村,很多荷塘的荷花,以最自然的风貌存在,它们自生自落,伴随着这边土地上的人们生存生活。有着别样的真实的田园风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朝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不是农民,他是盛唐著名的音乐家,诗人。早年成名很早,因为善音乐和诗词名动京城。他20岁就考中进士后,唐玄宗直接让他管理太乐,也就是宫廷音乐,并让他成为皇子们的家庭教师。但是30岁那年,唐玄宗找了一点他工作的小错,因他擅自在宫廷排演了一出黄狮子舞,被唐玄宗认为谮越,而后贬出皇宫京城,远发济州。那么据说,黄狮子舞,只能由帝王来演。

好在王维转向很快,他并不喜欢宫廷,倒是十分怀念家乡的山水田园气息。

于是买了前朝旧臣宋之问,在辋川的庄园别墅。开始了长达一生,隐多官少的隐居生活。

我为什么要将这首诗,放在第一首呢?

这是因为这里非常细致的描写了山居景色以及山区人们最生动的日常生活的侧影。唯美,但是极其有着生活气息。

早秋,寂静的山林,经历了一场最早的秋雨,黄昏时节,溽暑消散,吹来阵阵凉风。

明月升起在松林之间,而听得见雨后溪流满涨,而流淌在山谷石床上的哗哗声。

在过去,这句诗,给了我极其静谧的夜半之感。有着和尚孤禅的美,但是在这首诗里,它却是表达的一场雨后的,明月刚刚升起的暮色黄昏。

然后,听见竹林间,有三三两两女性们抱着洗衣盆,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

又看见了长满荷花的岸边,有了动静,荷荡里的荷叶荷花在摇晃,那是劳累一天的渔民们,船头先靠近了荷花岸,他们正准备上岸回家。

这就是他现在所住的山区,像桃花源一样美好,而没有找到桃花源的人,这里就是最好的归宿啊。

虽然王维不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但是从他热爱这片隐居的山水,他也没有少和当地的农民打交道。他常常独自行走在山中,实际上已经很山民化。只不过对外还保留着少量的社会交际。甚至劝人,不要介入官场,那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朝堂是是老朋友相见,腰里都会别着刀剑的地方。

早先年,喜欢明月松间,但是现在喜欢他的竹喧莲动,处处是淳朴的生活和人气。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北周 · 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 》

好,在王维的诗里,乡间生活是竹林间一群洗衣归来的勤劳而快乐的女性。

那么这首诗,则描写了古代女性如何洗衣裳。

在河边的明月之下,有凉风渐渐吹过。

在水岸,有一块五彩的大石头,是平整的,女性就在这样的地方,将布匹用木杵在捶打。

声音非常的急促,渐次,随着布匹软化的程度,改变着捶打的节奏。

而她周围有没有其他的伴随呢,有,就是这水边,还有荷花,这个时候,已经是矗立的莲蓬了,莲蓬长度到她的腰间。她的身影就在这莲蓬丛中起落。夹杂着汗水和零落在鬓边的头发吧

她为什么这么勤劳,是因为丈夫在遥远的北方的军队,她必须尽快做好秋冬的衣裳,给他寄过去。

这是典型的早秋乡村水边的洗衣的场面。因为城市里,很难有在河边洗的场景,多半是用井水。

这是难得的描写女性洗衣细节的古诗。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

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 唐 · 顾况《初秋莲塘归》

顾况,唐朝诗人,一生官位不高,后来隐居。

很多人都会说,反正古代当官的很多都隐居。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实际在生活中,这是极其少的。

所谓隐居,分主动和被动,很少人是主动的,因为你辞职可能是藐视朝廷,不受派遣,在纲纪松弛的乱世很容易实现,但是在太平时期,就很难,很多人做官不是不想回家,是不准你回家,很多下级官员,可能会老死病死在官任上。

那么被动的呢,就是被辞职,因为各种缘故,把你开了。你只能回乡,若是不是大族,乡间没有土地,那你只能流寓在其他的城镇,或还要进行对外交往以谋生。这个也不能算隐居。

隐居是指的,找到一个山林田园的地方,被接纳,然后从事农耕生活,和外界少有交集。

顾况就属于这种情况,被辞职了,丢了位置,家乡也回不去,反而是在浙江茅山,找到了最后的一点安定。

他写的是初秋,驾着一条极小的船,去荷花荡,采摘莲蓬。

天气倒是晴好,水天一色,不过荷花荡里,已经没有那种盛开如云的荷花了。当然,象这种野塘,是人人都可以采莲蓬的。他来,也是拣漏,看看还有没有别人没有眷顾到的莲蓬,摘一个是一个。

这里多少还有人,没有人认识他。从现实来讲,他不能和当地人抢,所以只能远远的。

所以摘完莲蓬,收获不多,也就是只有这水边的青山,才认得他。

回程的路上,看见了一片又一片的浮萍,据考证,这种白萍,就是白色的睡莲花。

古人用白萍洲,代表自己思慕遥远的家乡。

他写得倒是唯美,那白色的漂浮的睡莲,笑着秋风。如何不是他流落的写照?

这里出现了荷花和睡莲,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

表面有着田园生活的随意美,底下全是艰辛。

“且将一笑悦丰年,渐老那能日日眠。

引客特来山地上,坐看秋水落红莲。”唐 · 施肩吾《代农叟吟 》

这是诗人邂逅的家乡老农。

此时早秋的田野,是稻谷即将成熟的季节。

两个人见面,都很开心,老农说着,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诗人问他,这么辛苦,为什么不让儿孙来料理,自己可以回家休息啊。

老农说,我这是老了,人老了,就睡眠短。何况,这田野不能有事,要看什么时候收,又要防着别人来偷盗。

站在太阳下,也不是能够说话的地。

老农将他带到一个的小山坡上,这里不仅有树木可以庇荫,还可以眺望农田,在这里,还有野塘荷花。两人坐在一起话桑麻。

野塘里的荷花,被秋风,吹落了花瓣。

那莲蓬长成的时候,也就是稻田开割之时吧。

农民的喜悦是这样在劳苦和卑微中得来。让人感动,让人佩服。

也许后来的《莲花落》,就是因为是丰收的季节,才变成了民间歌舞,流传至今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来源:装饰岁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