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国际大会,在合肥开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08:34 1

摘要: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此次展会,那就是:网罗乡村发展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联袂呈现乡村振兴未来图景。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领先企业、近30000平方米展示、演示面积,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是:耳目一新。

带着对春天的奔赴,

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

3月27日在合肥开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

此时召开一场关于乡村发展的盛会,

不仅是为了产业产品的展示,

搭建进一步合作交流的平台,

更是对时代热词的深度思考——

乡村发展,如何更新一步?

安徽主题展区

满目皆新

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此次展会,那就是:网罗乡村发展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联袂呈现乡村振兴未来图景。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领先企业、近30000平方米展示、演示面积,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是:耳目一新。

——这种感受来自展会的国际视野,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以国家展团形式加盟。其中,美国展团以农产品与食品为特色,组织美国家禽与蛋品出口协会、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美国珍宝鸡爪等组织和企业到场交流;以色列展团以展现现代农业技术为主题,带来涵盖精准农业、智能灌溉、绿色能源、卫星探漏等技术和产品的展示。

国外展商推介产品

——这种感受来自数智化技术的领衔,众多行业领先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涵盖智能种植、智慧养殖、农业AI、数字化乡村治理等多个方向。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系列农业无人飞机产品,其中大疆T100农业无人飞机搭载了先进播撒与喷施系统。“播撒系统能精准播撒不同物料,播撒量精准可调,可满足大豆、玉米等各类种子的播种需求,播撒均匀度高。”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其飞行系统可依据农田地形和作业需求自动规划最优路线。

大疆农业系列产品

——这种感受还来自新展品带来的新认知、新展商给予的新评价。本土企业史记育种带来的种猪品种史记S2,肌内脂肪含量高,个体平均肌内脂肪含量超过6%。相较于瘦肉型猪品种1%的含脂量,该品种“雪花”明显,吃起来更加鲜嫩多汁、易咀嚼;上海市农科院带来的优糖稻2号,该稻米升糖指数仅是普通白米饭的60%,更适合控糖人士食用。

除此之外,该团队还培育研发了富含花青素的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系,以及聚合抗性淀粉和低谷蛋白性状的功能稻新品系,让特殊人群不仅能够放心食用大米,还能从大米中吸收更多有益营养。

“这两年,安徽在新经济上表现亮眼,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第一次来肥参展,广东金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峰收获颇丰。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位于美国展团的展位就迎来了不少观展商。“我们主营美国珍宝大凤爪和牛肉,目前和国内不少餐饮有合作。”这次来肥,王雪峰也收获了“新伙伴”,“我们已与合肥一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将生产小包装、零食装等规格产品。”

和美乡村展区

乡村振兴

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此次展会汇聚了包括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绿色农产品和食品、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旅、乡村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先进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从中不难看出,在乡村产业建设中的一些可借鉴模式。

与大院大所“牵手”,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在上海展区,上海市农科院的展位前人头攒动。一株株优糖稻2号样品被精心陈列,吸引了不少农业从业者的目光。“这种稻米的升糖指数仅为普通白米饭的60%,既能满足控糖人群的需求,又保留了稻米的口感。”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介绍,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富含花青素和抗性淀粉的功能性水稻,填补了国内特殊人群主食市场的空白。

这类成果的转化离不开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合肥丰乐种业便是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种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丰乐种业与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联动”模式。

“我们通过共享实验基地、联合育种项目,将实验室的专利技术快速推向田间。”丰乐种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全国布局了7家创新研究院和18个专业育种站,年均推出十余个新品种。以水稻为例,通过与江西农科院的合作,丰乐种业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优质品种“丰乐优1号”的选育,产量较传统品种提升15%,抗病性显著增强。

浪潮智慧农业

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在江西展区,一碗热气腾腾的周真真米粉成为观众争相品尝的“明星产品”。“我们的米粉采用古法工艺,从选米到发酵全程手工制作,保留了最地道的江西风味。”周真真品牌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入现代化生产线,企业不仅将日产量提升至10万斤,还开发出速食包装、半成品料理包等衍生品,产品远销海外。

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既延长了产业链,也提高了附加值。以安徽无为螃蟹为例,过去因养殖分散、品质参差,市场竞争力薄弱。

浪潮集团通过打造“无为螃蟹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数据,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从智能投喂到水质监测,再到品牌营销,我们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浪潮智慧科技售前经理介绍。

开放合作

与世界共享农业未来

乡村发展的未来,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理念的重构。从此次博览会中,三条路径逐渐清晰——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创新保障粮食安全。

展会上,大疆农业无人机为粮食生产插上“智慧翅膀”。搭载70公斤播撒系统的T70无人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500亩,效率是人工的50倍。“无人机不仅能精准施肥撒种,还能通过AR技术实时监控农田环境。”大疆工程师衡龙杰介绍,这套系统已在东北水稻产区广泛应用,帮助农户节约成本20%。

在合肥本地企业展区,佳富特机器人科技的“零污染嫁接技术”令人耳目一新。“传统嫁接依赖塑料绑带,我们的设备采用可降解材料,嫁接后无需人工拆解,直接降解入土。”林茂先介绍,这项技术已在新疆茄果类蔬菜基地推广,每年减少塑料垃圾超10吨。

合肥主题演绎展区

绿色农业的实践不止于此。现场展出的“生态循环农场”模型,展示了种养结合的创新模式——稻田养鸭、鱼菜共生、秸秆制肥……“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农场化肥使用量减少60%,经济效益提升30%。”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类模式将在全市推广,打造“低碳乡村”样本。

展会的国际展区成为中外农业交流的窗口。美国展团携6E-1404拖拉机,6M-2104轮式拖拉机,C2400联合收割机,8R-3004轮式拖拉机集体亮相;以色列展团则展示了“沙漠农业”的奇迹——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在干旱地区实现作物高产。据悉,这套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节水率达70%。技术已在中国西北地区试点,未来有望大规模落地。

纽荷兰T1504拖拉机

本土企业也在“走出去”。丰乐种业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建立育种基地,推广耐高温水稻品种;大疆无人机进驻非洲市场,帮助当地农户应对蝗灾……

从智慧农田到生态农场,从文旅融合到人才振兴,合肥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展现了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图景。

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强调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技术创新、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人才支撑和国际合作的协同推进。

现场展出多个品牌拖拉机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场以“新”为名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它不仅关乎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科技与传统相遇,当城市与乡村共鸣,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来源:合肥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