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阅兵仪式官宣之初,天安门广场的围挡装修、受阅将士的彻夜演练,就已经吊足了全国人民的期待。
文|羊羊不吃草
编辑|娱叔
今天的阅兵,相信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心潮澎湃地看完的。
但守着屏幕看,自然没有现场观看更震撼。
一众明星也是纷纷晒出了自己的观礼邀请函。
战功赫赫的英雄豪杰、作出卓越贡献的各界精英、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
却唯独不见那些在娱乐圈里占据热搜榜、手握顶奢代言的“流量”明星。
早在阅兵仪式官宣之初,天安门广场的围挡装修、受阅将士的彻夜演练,就已经吊足了全国人民的期待。
抛开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不谈,仅是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整齐划一的方阵队列,就为此次仪式赚足了看点。
各位受邀的明星们也纷纷跟大家分享这个喜悦。
要说最亮眼的还要数身着国家队队服的运动员们。
马龙、陈梦、汪顺都晒出了自己在现场拍到的照片和“受邀请柬”。
连“刘指导”也迫不及待的分享了他的喜悦。
虽然部分运动员并未晒照,但在退场视频中,依旧看到了盛李豪、潘展乐、郑钦文等运动员的身影。
他们用赛场上的金牌与汗水,赢得了站在这里的资格。
除了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还有一众演员们,也将这份“幸运”跟大家分享。
首先,张凯丽作为一名“老兵”,在发布的视频中激动得难掩泪水。
还有便是多次饰演中国军人的演员杜江,在阅兵现场晒出“还愿照片”。
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出席的雷军,凌晨3点多就动身前往天安门广场。
作为文化类顶流主播,董宇辉虽然没有直接发布个人照片,但从他分享的海军、武警方阵的照片也证明在现场。
在网友们分享的照片中,还看到了姚明、甄子丹等人的身影。
能被受邀观礼,足以证明官方对他们正能量形象的认可。
但不少网友发现,在一众受邀的明星中,却唯独不见“当红”明星。
在流量当道的时代,他们本该是最“擅长曝光”的群体。
在资本的精心“包装”下,他们凭借超高颜值和所谓的潮流形象,成为众多人追捧的对象,
迅速积累起数以千万计的粉丝。
营销号轮番炒作中,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能冲上热搜。
就连国际顶奢代言也是拿到手软,单部剧片酬动辄数千万。
曾几何时,“流量”的威力有多惊人?
2014年,鹿晗的一条微博评论量达到1314万,引爆网络并成功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之后多次创造数据盛景。
他不仅在各大唱片、杂志、代言等榜单的票选中遥遥领先,其主演的《重返20岁》票房轻松达3.6亿。
同年,电视剧《古剑奇谭》爆红,男主角李易峰创造了在V榜霸榜78天的纪录,“流量时代的开启”都是以他为标志。
后来的商业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不少选秀出道的明星,从素人到“顶流”只用了几个月,粉丝应援的排场堪比大型活动,仿佛“荣耀”来得轻而易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明星的种种乱象逐渐浮出水面。
从吴亦凡的性侵犯罪,到张哲瀚的“精日”行为,再到郑爽的代孕、偷税漏税等丑闻。
这些曾经的“顶流”们一个个跌落神坛,不仅严重违反了道德和法律规范,也让人们看到了 “流量”背后的虚假和不堪。
被“封杀”后,他们的作品下架,相关内容限流,就连一些经典影视剧都要专门“打码”,才能再度拿出来。
几乎从出道开始,他们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被“一纸罪状”覆盖。
他们的“塌房”,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德不配位”的必然结果。
说起作品被牵连,陈学冬,便是那个受委屈的人。
或许没人能够预料到,下一个“塌房”的又是哪个曾经被人人追捧的对象。
而在阅兵这种盛大隆重的历史时刻,更完全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对于劣迹艺人,“央妈”向来态度强硬。
2021年8月开始,央视总台央视连发五篇“央视网评”,对流量明星的流弊进行分析。
网评的题目也是极为严厉:《“流量明星”岂能没有正能量》《荒唐!不靠演技靠瞎捧“流量明星”注定成流星》。
网评指出流量明星德不配位,给演艺行业带来负面效应,尤其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严重误导。
一些流量明星的奢靡生活方式,让青少年误以为追求物质享受就是成功的标志,从而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
2023年2月,央视网公众号发文《“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
虽未点名,但文中批评的“演员文化储备不高、对作品和角色缺乏基本理解”等问题,早已暗指。
同年,王一博主演的电影《无名》,在春节档上映。
在该电影路演现场,面对记者提问“你对自己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王一博面无表情地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太大意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正是这一个短短几秒的视频,却引发了“绝望的文盲”这一话题。
这样看来,“流量”明星的“不确定性”,或许便是他们未能受邀观礼的原因。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阅兵观礼嘉宾主要包括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模范、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国际友人等。
这些人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人,他们身上的“正能量”与阅兵的主题和氛围高度契合。
央视的一次次批评,不是“针对谁”,而是在为整个行业敲警钟。
流量终会褪去,只有实力与品德,才能走得长远。
而像阅兵这样的场合,筛选标准从来不是“流量大小”,而是“价值高低”。
当阅兵的旋律渐渐远去,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仅是威武的方阵与先进的装备,更是那些站在观礼台上的“普通人”。
他们或许没有千万粉丝,却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付出。
他们或许不是“顶流”,却用实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
部分参考资料:
新华社|中国举行盛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潇湘晨报|马龙受邀观礼阅兵仪式:致敬、震撼、幸福,你永远可以相信祖国!
来源:娱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