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非遗体验课,中医药文化课,还有体能培训课……今年暑假娃娃玩得很开心,还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9月1日,家住温江的秦女士送女儿去学校后,与朋友聊起家门口举办的暑期公益课堂赞不绝口。为缓解家庭暑期“带娃难”问题,丰富少年儿童假期生活,在刚刚结束的暑假期间
“有非遗体验课,中医药文化课,还有体能培训课……今年暑假娃娃玩得很开心,还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9月1日,家住温江的秦女士送女儿去学校后,与朋友聊起家门口举办的暑期公益课堂赞不绝口。为缓解家庭暑期“带娃难”问题,丰富少年儿童假期生活,在刚刚结束的暑假期间,温江区天府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创新推出2025年“社区雏鹰”暑期公益项目。该项目依托“社区统筹+全域联动”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出涵盖非遗、科普、艺术、体育、中医药文化等多元主题的15项免费课程,覆盖7个社区,累计吸引超过800人次参与,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记者从天府街道获悉,该项目高效运行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的“三个一”工作机制。街道通过“一张清单”明确方向,在暑假来临前就开展需求调研,联合社区、学校及社会组织共同制定《暑期课程需求清单》,确保课程内容与儿童兴趣精准契合;通过“一组专班”强化执行,组建由社区教育学校教师、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构成的“雏鹰服务队”,全面负责课程协调、师资对接与场地布置等环节;通过“一套标准”保障质量,严格执行《课程审核指南》,实行“一课一审”,从教案、教具、师资到安全预案逐一审核,确保每门课程既有趣又有料。
此次公益课堂的课程设计注重“传统文化活化”与“科学实践落地”双轨并行。在非遗工坊,孩子们亲手体验扎染技艺,感受千年文化传承;普通话推广课堂帮助孩子化身“社区主播”,传播文明之声;“体适能培训”以游戏化教学提升体能素质;“天府小郎中·岐黄雏鹰中医药文化实践营”通过参观博物馆、辨识草药、制作香囊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入领略传统医学魅力;书法与舞蹈课程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滋润童心。此外,“小小艺术家”绘画课与“安全知识讲座”在游家渡社区同步开展,实现美育与安全教育并行。
为确保暑期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社区教育学校严格执行“三必审三必签”制度:活动前从方案可行性、安全预案、师资资质三方面严格审核,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活动中配备“授课教师+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重看护力量,让家长安心托付;活动后通过家长群反馈和学员访谈收集意见,持续优化课程设置。
“社区雏鹰”暑期公益项目广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课程中学习了知识、提升了综合能力,也更愿意主动分享与表达,实现“有意义的成长”。孩子们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以前暑假从来不想补课,没想到今年孩子对这些活动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特别期待去上课”,家长邓先生告诉记者。
天府街道社区教育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推动“社区雏鹰”项目常态化发展,拓展周末兴趣课堂和寒暑假特色营地,并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池”与“雏鹰成长档案”,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服务的持续性。
华西社区报记者 刘俊 街道供图
来源: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