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师傅们正在为这些赤松茸进行覆土,那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赤松茸就会破土而出,成为右玉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
赤松茸是我国近几年来大力推广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味道清香、爽滑可口、营养丰富。今年,右玉县因地制宜,积极引进试种赤松茸,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富民。
在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师傅们正在为这些赤松茸进行覆土,那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赤松茸就会破土而出,成为右玉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
走进基地,整齐排列的菌床一眼望不到头,工人们两人一组,有的弯腰将备好的腐殖土均匀摊开,有的手持工具仔细将土壤覆盖在菌床上,动作娴熟麻利。
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刘永康介绍,种植赤松茸首先需要原料发酵,原料是用玉米芯、木屑、秸秆等制作,把它湿透以后开始建堆,当它温度上至60°C-70°C的时候开始翻堆,翻堆以后温度再上一次60°C-65°C,维持24小时,就可以摊开进行铺床播种,播完种后进行覆土,覆土的厚度大概就是两至三厘米。覆完土以后观察覆土层的干湿度,让土壤保持在湿润状态,这样进行30天到40天就可以出菇了。
据了解,该基地今年试种的赤松茸采用“秸秆+菌床”的生态种植模式,前期已完成菌种接种和发菌管理。覆土关键期,基地组织工人集中作业,确保在最佳时段完成全部覆土工作。
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春美介绍,从7月上旬开始在基地试种赤松茸,整个智能温室大棚里面积是两亩,每亩可以产赤松茸是六千到一万斤,可以采摘三到五茬,售价达到每斤十到十五元。
在推动赤松茸种植的同时,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已规划好更长远的生态农业布局。王春美说,下一步,希望利用园区里自有的牛粪进行发酵,然后对双孢菇进行培育,这样培育完双孢菇的基料,可以归到大田里进行马铃薯的培育种植,产出来的马铃薯口感非常地沙绵,同时个头也非常大,还有一部分的基料用于玻璃温室大棚里的黄瓜蔬菜培养,口感也是非常好,整体实现一个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编辑:段海金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
来源:画报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