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退休,单位发了一块”人民的好公仆”的破铜牌子,下面还掉了一角。我把它挂在阳台上,刚好挡住墙上那块发霉的水渍。我曾经在县水利局待了三十二年,连续十七年春节值班,有人笑话我说那条河里的鱼都认识我,见了我都绕着走。
那年退休,单位发了一块”人民的好公仆”的破铜牌子,下面还掉了一角。我把它挂在阳台上,刚好挡住墙上那块发霉的水渍。我曾经在县水利局待了三十二年,连续十七年春节值班,有人笑话我说那条河里的鱼都认识我,见了我都绕着走。
我老伴说:“你终于熬出头了,以后天天睡到日头晒屁股。”
退休第三天,我就开始坐不住了。
老伴嫌我烦,把我赶出门:“上菜市场买点菜,记得拿布袋,别又花钱买塑料袋。”
那天,我在菜市场的最里面看到了李根子。他在卖鸽子,两只装在竹笼里,灰色的,羽毛油亮。
“多少钱?”我问。
“老马,是你啊,”李根子揉了揉通红的鼻子,“八十一只,我看是你,七十五吧。”
我摆摆手,转身要走,李根子又喊住我:“老马,你退休了吧?养点鸽子解闷,不然在家里看电视,眼睛都看花了。”
我回头看了看那两只鸽子,它们咕咕叫着,头一点一点的,像是在催我做决定。
“行,我买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手拎着菜,一手提着竹笼。路过小卖部时,多花了三块钱买了个塑料袋套在竹笼外面,怕老伴看见又要唠叨。
结果还是被她发现了。
“你脑子是不是退化了?家里连个阳台都不够晾衣服,你养什么鸽子?”老伴指着那两只鸽子,眉毛拧成一团。
她唠叨了整整一个晚上,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最后我说:“就两只,搭个小笼子放在天台角落,不碍事。”
老伴冷哼一声,转身去睡觉了。我知道,这事算是过关了。
第二天,我搬来废旧的木条和铁丝网,在楼顶天台的角落里搭了个简易鸽舍。那是栋老楼,楼顶杂七杂八堆了不少东西,我的鸽舍刚好藏在水箱后面,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就这样,我有了退休后的第一项”事业”。
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出门,上天台看我的两只鸽子。慢慢地,两只变成了四只,四只变成了八只…
半年后,我的鸽群已经有二十只了。
那天早上,我刚打开鸽舍的门,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就是这里!”
转头一看,是楼上的刘寡妇,旁边站着社区的王主任。王主任手里还拿着个红色的小本本,一脸严肃。
“老马,你这养鸽子扰民了知道吗?刘阿姨投诉说,这鸽子每天早上叫,吵得她睡不好觉。”
刘寡妇插嘴道:“我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医生说我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些鸽子每天’咕咕咕’,我都快神经衰弱了!”
我看了看刘寡妇,她脸上的粉比窗台上的灰还厚,眼角的皱纹像是被人用笔画上去的。她平时睡到几点我心里清楚,那可比我起得晚多了。
“刘阿姨,这鸽子叫得很轻的,要不…”
“不行!”刘寡妇打断我,“我要求马上处理,否则我就向镇里反映!”
王主任看看我,又看看刘寡妇,为难地说:“老马,你这个确实不合规定,咱们小区的公约里明确写了,不能在公共区域养殖家禽。你看这样行不,给你三天时间,把鸽子都处理掉。”
我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一只灰鸽子落在我肩上,啄了啄我的耳朵,就像在安慰我。
那天回家,我没吃早饭,老伴问我怎么了,我摆摆手没说话。中午我坐在沙发上发呆,电视里正播着一个中医养生节目,说什么鸽子肉能治肺病。
老伴看了我一眼,忽然明白了什么,叹了口气:“人家举报了?”
我点点头。
“那就别养了,本来就不方便。”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些鸽子是我退休后的精神寄托,每天早上它们看见我来,都会飞到我肩膀上、头顶上,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被需要。
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天台。鸽子们看见我,欢快地扑腾起来。我蹲在那里,一只一只地抚摸它们的羽毛,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处理它们。
“老马?”
突然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居然是咱们镇上的镇长周文明。
“周…周镇长?”我赶紧站起来,有些惊讶,“您怎么来了?”
周镇长穿着一身休闲装,看上去比平时电视里年轻多了。他走过来,蹲下身子看着那些鸽子。
“这都是你养的?”
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有人向您投诉了?”
周镇长笑了笑:“没有,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听说你退休后在养鸽子,我就想过来看看。”
他伸手轻轻抚摸了一只灰白相间的鸽子,那只鸽子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指。
“好鸽子,信鸽吧?”
我惊讶地看着他:“您懂鸽子?”
“小时候我爷爷养过,”周镇长抬头看着天空,“这种灰背的,特别能飞,认路也准。”
我点点头:“这批鸽子都是良种,飞一百多公里没问题。”
周镇长忽然正色道:“老马,我有个不情之请。”
当他说完来意,我的眼睛湿润了。
原来,我们镇下辖的东山村在深山里,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往外界。前段时间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公路被冲断了,村里还有十几个老人和孩子等待救援。
问题是,那里没有通讯信号,直升机又因为大雾无法起飞。镇里想尝试用信鸽传递消息,告诉村民们救援的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
“我听说你养的鸽子飞得远,认路准,所以…”周镇长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
我立刻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准备!”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得很快。我挑选了五只最强壮的鸽子,分别系上写有救援信息的小纸条。周镇长派了一辆警车,把我和鸽子一起送到了最靠近东山村的路口。
那天的山间雾气很重,我站在断路的边缘,一只一只地放飞我的鸽子。它们在我手中挣扎了一下,然后展翅飞向迷雾中的山村。
“它们一定能找到路的,”我对周镇长说,“我每天都训练它们从不同的地方飞回家。”
周镇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老马,谢谢你。”
三个小时后,我们接到了消息,有两只鸽子成功飞到了村里,村民们收到了救援信息。又过了两天,被困的村民们全部获救,而且没有一个人受伤。
当地的晚报报道了这次救援行动,还特意提到了我和我的信鸽。文章的标题是《退休老人的信鸽成功传递救援信息,二十只救命”信使”》。
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来投诉我的鸽子了。相反,社区还专门在天台给我辟出了一块地方,搭建了一个更大更结实的鸽舍。
刘寡妇见了我,也不再皱眉头了,反而会问我鸽子怎么样了。我知道她是在假客气,但我还是会笑着回答:“挺好的,谢谢关心。”
老伴更是彻底转变了态度,每天早上还会帮我准备鸽食。她说:“咱老马啊,退休了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我骄傲!”
现在,我的鸽子已经有三十多只了。每天早上,阳光洒在天台上,鸽子在蓝天下盘旋飞舞,那些白色和灰色的身影就像我退休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有时候,镇里还会找我帮忙,用信鸽传递一些重要的消息,特别是在那些信号不好的偏远山区。
我的那块”人民的好公仆”的铜牌子,被我重新擦亮了,挂在鸽舍的门上。虽然已经退休,但我觉得,我和我的鸽子们,还能继续为这座小镇服务很多很多年。
昨天,周镇长又来看我了。他说镇里准备建一个信鸽救援队,问我愿不愿意当顾问。
我笑着说:“乐意至极。”
鸽子不停地叫着,仿佛在表示赞同。它们不知道,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被需要,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楼下传来菜贩的吆喝声,街坊邻居的说笑声,还有孩子们上学的欢闹声。而在天台上,我和我的鸽子们,共同谱写着一段不平凡的退休生活。
我望着远处的山峦,那里有曾经被困的村民,也有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只要还有一天,我和我的鸽子就会守护这片土地,即使默默无闻,也心甘情愿。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退休老头的鸽子,居然能救命呢?
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笑了。
来源:一颗柠檬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