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登顶第一!不仅仅是因为苏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7:59 1

摘要:随着上半年财报的陆续发布,我们发现,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超越了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正式登顶中国城商行“一哥”宝座。改写了城商行头部阵营格局。

中国城商行的头部座次有了新变动。

随着上半年财报的陆续发布,我们发现,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超越了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正式登顶中国城商行“一哥”宝座。改写了城商行头部阵营格局。

要知道,北京银行已经蝉联了很多年的“城商行一哥”位置,作为国内城商行的“老牌标杆”,北京银行曾凭借首都地缘与先发上市两大优势,长期稳居城商行榜首,资产规模从2007年的3542.23亿元一路攀升至4.75万亿元。

而在北京银行上市之年才挂牌开业的江苏银行,为什么就能成为“后起之秀”呢?

01从追赶到反超

不得不说,江苏银行的逆袭,是有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的。

2020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为2.34万亿元,北京银行则为2.9万亿元,彼时北京银行领先明显。

但随后几年,江苏银行的资产规模的增长曲线就开始高速上扬:

2021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北京银行增长至3.06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48%

2022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攀升至2.9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提升至13.80%;北京银行总资产规模则是来到了3.39万亿元。

2023年、2024年两年间,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优势愈发巩固,2024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6.12%;北京银行总资产规模为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1%。

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北京银行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62.18亿元、150.53亿元。

从近几年的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江苏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非常快,基本都是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而且速度明显高于北京银行。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江苏银行背后的江苏了。

作为深耕区域经济的城商行,江苏银行近年来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江苏省高质量、规模化经济的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特质明显的省份,以江苏省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在智能制造、芯片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新经济领域发展提速,民营经济活跃。

这些前沿产业,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支撑,这就为江苏区域的银行带来了充足的存款资源和优质的信贷需求。

江苏区域银行有很多,但为什么最拔尖的是江苏银行呢?

这就要说到江苏银行独特的业务理念。

不仅依靠了传统的规模扩张,更是通过深耕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服务,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比如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上,江苏银行秉持“做小微就是做未来”的理念,主动将更多优质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

2024年末,江苏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6%,涉农贷款余额超2410亿元,其小微贷款的总量和增量,都在江苏省金融机构中排名领先。

再比如近些年热门的数字金融,江苏银行的APP,可以说是城商行里金融服务功能最为多的APP之一。

不仅有传统的存取转账,信用卡管理,积分兑换,更为客户提供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出行等多个场景的服务平台。

普罗大众生活上会使用到的金融服务,均可由其一手包办。

好不好用,用户数据说明了一切——截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APP月活跃客户数超700万户,稳居城商行首位。

02深耕区域经济

其实从2025年上半年各家的银行数据看,大部分的营收都处于下滑状态,比如招行营业收入为 1699.69 亿,下滑1.72%,而且是连续三年收入下滑。

这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很大程度和银行息息相关。

但我们也发现,在同业竞争加剧、净息差收窄的严峻市场环境下,江苏银行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各项存款余额2.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2%,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8%。

盈利能力方面,江苏银行同样实现了业绩双升的良好态势。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这一表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属难得。

那么,江苏银行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主要得益于两大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是零售业务的突破。

江苏银行积极响应国补促消费的号召,在零售业务上拓展迅速。

其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零售存款余额9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新增消费贷客户13.94万户,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88倍。

此外,江苏银行还针对居民的需求,推出一些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面向50周岁以上老年客户,推出了专属“融享幸福”借记卡,给VIP卡客户配备专业理财顾问,该服务深受区域内老年群体好评,专属借记卡的发放也达到了近百万张。

另一方面,是深耕区域经济。

作为江苏省唯一省属地方法人银行,江苏银行对于江苏省内的产业发展,也是鼎力相助。

尤其对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力热力、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大了贷款拨备,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的投入。

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0%,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达22.20%,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看似冰冷,背后都是对江苏省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我们不妨拿一个熟悉的案例说事:苏超。

刚开始苏超想找赞助商的时候,是没有几家企业愿意赞助的,因为最开始人气并不高,很多企业和银行都怕亏钱。

但江苏银行愣是掏出巨款,成为苏超最大赞助商,真金白银支持苏超的发展……

正如冰心的那句诗一样:“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03 持续优化的风险管控

因为苏超,江苏银行成功出圈,一度被媒体热议。

但对于银行来说,赞助也好,支持企业发展也好,都是存在风险的投资行为。

如果苏超不火呢?如果借钱的企业跑路呢?

这会不会对银行的运营带来风险?

我们注意到,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江苏银行的资产质量,竟然也呈现出了极为优异的水准。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关注类贷款比例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而且从长期来看,自2016年上市以来,江苏银行资产质量始终呈现稳步提升的向好态势:

不良率已连续9年下降,从2016年末的1.43%降至2024年末的0.89%。

这是一个很难的数据,因为经济不振的情况下,银行的资产不良率大多是上升的。

江苏银行又是怎么做到把不良率打下来的呢?

这得益于他们不断升级的风控体系,中报显江苏银行将原有“1+3+N”风控体系扩大范围,升级成了“2+5+N”风控管理体系,相比以前多加了一道智慧防控体系,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来提升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率先将AI技术应用到银行业务的具体实践。

越是艰难,越要从艰难处掘金。

江苏银行的登顶,给到了业界一个很大的启示:银行业的竞争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尤其是规模不大城商行或中小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就要摒弃“大而全”的发展思路,打造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来源:无相商业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