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上午,我市抗战老兵、滇缅公路筑路人后代、南侨机工后代、爱国华侨梁金山后代以及航天英雄桂海潮家乡师生、司莫拉佤族群众等各族各界人士,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了直播盛况,他们心中感慨万千,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
今天上午,我市抗战老兵、滇缅公路筑路人后代、南侨机工后代、爱国华侨梁金山后代以及航天英雄桂海潮家乡师生、司莫拉佤族群众等各族各界人士,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了直播盛况,他们心中感慨万千,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
在抗战老兵李树家里,一家人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守候着纪念大会开始。李树是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人,今年99岁,他17岁参军入伍,参加过著名的松山战役。李树一手握着收音机,目光坚定地看着电视画面,眼里满是欣慰和自豪。他说:“现在武器现代化不简单,这些武器过去我们见都没见过,现在吃得好穿得好,过去我们穿的草鞋还要自己编,如今我们祖国相当强大了。”
在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方家寨村,爱国华侨梁金山的亲人、南侨机工后代、当地干部群众齐聚梁金山故居,认真收听收看大会直播。抗日战争期间,梁金山先生发出“国亡即家败”之呼,捐资修建惠通桥,捐赠大量物资,为祖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生命线上,南侨机工们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梁金山之女梁有玲表示,“看了这个阅兵式,看到祖国这么繁荣昌盛,我很高兴很激动。我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捐了飞机、汽车、大炮等各种物资。今天的阅兵式,我们看到祖国有这么好的、强大的武器,还有强大的军队,心里十分高兴。祖国这么繁荣,以后我们会继续发扬梁金山先生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
"我的外公陈亚明,是1939年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报名参加第三批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今天在爱国侨领梁金山故居集中收看九三阅兵盛典,我心潮澎湃。" 南侨机工后代杨园仙表示,这次阅兵格外关注抗战精神的传承,阅兵式不仅是装备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炼。作为南侨机工后人,深感自豪也备感责任重大。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牺牲奉献,值得永远铭记与传承。
故居内,蒲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挺直腰板、神情专注,目光紧跟着受阅方阵移动,不时随着现场群众一起热烈鼓掌,稚嫩的脸庞写满自豪。学生杨铠嘉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要永远不忘那段血泪抗争史,记住和平来得多么不容易,国家强盛、军队强大,才能守护和平。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在施甸县甸阳镇莽索村,一大早,滇缅公路筑路人后代蒋皓和家人们围坐在一起收看阅兵直播。从小听父辈们讲述当年爷爷参加修路的艰辛往事,看着盛大的阅兵式,他感到无比自豪又责任重大。 “当年,爷爷他们那一代人,用坚毅的举动凿开了一条抗战生命线,如今,我在工作岗位守护着祖国的道路,我从爷爷手中接过筑路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公路人,我更感到无比自豪,也更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我们将用心守护这份和平,奋力开创美好未来。”滇缅公路筑路人后代蒋皓说。
在航天英雄桂海潮的母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施甸中学,全体师生共同收看了大会盛况。当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依次通过镜头,同学们热情澎湃。师生们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心中满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施甸中学学生董晓峰说:"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如今的强大以及团结的民族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以先辈们为榜样。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榜样,比如桂海潮学长,他是我们的航天英雄,也是我们应该奋力追赶的目标。让我们继续努力,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进发。"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施甸中学教师赵霄云表示,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民族信念,同时更要向我的优秀校友桂海潮学习,在教育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大家身着佤族传统服饰,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腾冲市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表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备感振奋。我们会按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我们家乡也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在幸福的地方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过去的泥巴路现在成了块石路,我们的茅草屋,现在改成了砖瓦房,现在我们也办起了乡村旅游,现在的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高了,我们非常的幸福。”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罗爱艳说。
在滇西抗战主战场——龙陵县腊勐镇松山战役旧址,当地干部群众、各地游客齐聚游客中心,在浸染过先烈热血的土地上收看阅兵盛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重温烽火岁月,礼赞祖国强盛。游客智娇娇说:“本来这次来松山,是来缅怀先烈的,正好赶上收看盛大的阅兵仪式,感觉格外有意义,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立自强、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80多年前松山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滇缅公路国际运输大通道的再次打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生动体现。龙陵县社科联副主席黄定东表示,我们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综合报道
二审:杨冬燕三审:赵 剑终审:王 灿 保山新闻网联系信息来源:保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