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极推动明电电力设备生产基地二期、创美东南亚食品综合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推动中核汇能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年产光伏级200吨超细银粉等项目竣工投产,年内新增霓星电摩、东方雨虹等规上企业,明电电气、森工五洲、华兴食品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盈康药业获自治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成绩单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2.63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总量连续4年全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突破5万元,增长4.7%
增速高于全市、全区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417元,增长7.7%
增速居全市第一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8%
获评
2023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步明显的县(区)
2024年度南宁市综合绩效考评
城区组一等等次
连续11年获评广西平安县(区)
2024年兴宁答卷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振兴,工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积极推动明电电力设备生产基地二期、创美东南亚食品综合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推动中核汇能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年产光伏级200吨超细银粉等项目竣工投产,年内新增霓星电摩、东方雨虹等规上企业,明电电气、森工五洲、华兴食品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盈康药业获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认定。
有序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建成并网容量45.08MWp(兆瓦),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坛勒50兆瓦风电项目年内并网。
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领域资金,协助企业申请“桂惠贷”26笔。
二、坚定不移推进商文旅振兴,消费市场创出新场景
扎实推动国家、自治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策划开展“活力兴宁·绿色家居季”促消费活动、“岁末‘焕’新车 驾驭好生活”2024汽车新消费生活节等主题活动,组织城区企业参加以旧换新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积极培育市民打卡、消费新增长点,路桥融创茂、升喜朝阳里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成为消费新地标;助力南宁百货打造“南百1956X”商业品牌,培育艺术与商业有机融合的多业态消费场景。
不断壮大商贸市场主体,全年新增多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批发业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为稳住城区第三产业大盘提供强劲支撑。
成功承办2024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第九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大区赛等大型赛事,全面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年内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0.4%。
兴宁区连续4年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原乡聚落·高峰”获评2024年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三、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展现新优势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年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5.15万亩、每亩单产336.89公斤,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双提升。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完成蔬菜产量20.2万吨、水果2.14万吨、肉类1.85万吨、水产品0.86万吨。
持续推进五塘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建设,建成1100亩横江片区优质稻标准种植基地和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五塘苦瓜”种植示范基地成功试运营并实现盈利,“五塘苦瓜”品牌成为城区首个获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五届全国优质稻品种——籼稻组金奖,富凤农牧集团参与实施的“广西地方鸡育种技术创新与推广”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兴宁区绿色蔬菜与食药同源中草药材产业等优势特色项目顺利通过竞争性立项,并获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十里花廊书院揭牌亮相,成功举办“爱与成长”首期读书会,实现从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向美丽经济、文化经济转型发展。
昆仑镇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40个村(社区)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年内完成交易备案20宗,荒地等闲置资产资源挂网寻租144宗。
四、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结出新成果
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效保障自治区、南宁市层面重大项目建设115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策划“平急两用”项目29个,获得2024年专项债、2024年保障性住房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
坚决落实“一把手”招商引资工程,成功引进“专精特新”企业,圆满完成“项目为王”招商新签约年度目标任务。
积极探索资本招商新路径,与广西天使会、亚商资本、恒邦资本等机构深度合作,成立投资、创业基金4支,总规模超过10亿元,成功引育众燊汇核心储能部件生产基地、莱仕力华南生产基地等优质项目。
五、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建设,城乡发展焕发新面貌
推进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三塘镇获评西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全市争取到最多城中村片区纳入第一批城中村改造先导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政路网不断提升,年内开工11条市政道路,农村交通路网持续完善,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持续攻坚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六、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开放,对外合作释放新活力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开展“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统筹管理制度,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事项依申请进驻率100%,率先推行“个转企”一窗通办服务,稳步推进“云帮办”、审查要点标准化等改革举措。
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内部组织架构,成立兴壹供应链、兴合教育、兴南投资等4家子公司,拓展大宗商品贸易、市政水利建设等经营业务。
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保障彰显新温度
逐步完善教育配套设施,解放路小学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未来中学如期开学,燕子岭小学扩建工程、兴宁二中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中兴小学运动场、创新小学综合楼等项目竣工验收。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明显,小学数学成绩首次达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良好等级,顺利通过自治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自治区督导评估,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
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并保持低位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
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升,三塘镇卫生院成为广西首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授牌的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带动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积极推广“长者饭堂”试点成果,新增9个站点。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超额完成低保兜底保障绩效指标。
八、坚定不移践行底线思维,社会治理积累新经验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治,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稳妥有序降低债务风险,平衡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压力,城区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家庭、婚恋、邻里、债务纠纷等重点领域,动态掌握突出矛盾纠纷情况,运用多元调解工作机制,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和“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助力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宁篇章。
2025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5.5%、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去年持平
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南宁市下达的目标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5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高效统筹扩大内需和商文旅发展
多层次激发消费活力
针对汽车、家电、百货、数码等消费品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与国家、自治区以旧换新活动形成叠加效应,助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以上。用好“南小兴友小宁”城市IP赋能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场景,推动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朝阳商圈、吾悦商圈消费业态升级。持续壮大电商市场主体,助力京东达资、苏宁易购等重点电商企业拓展市场,不断提高网络销售额。
多举措推进文旅融合
积极参与“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推动邕武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昆仑关旅游风景区争创AAAAA级景区,促进优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协助办好202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资格赛等全国知名赛事。创新开发沉浸式、互动式商文旅融合新场景,打造提升老字号品牌集聚区和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地。
二、大力实施项目谋划专项行动,高效统筹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高起点谋划项目
聚焦城市更新、民生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高水平、高质量谋划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重点项目,包装策划重大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高效率建设项目
加快南宁市中兴小学教育集团(沙江校区)项目、南宁市渌流沟排水防涝改造提升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开工,持续推进兴宁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产投昆仑产业园等20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西云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等6个项目投入使用,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以上,自治区、南宁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
高质量引进项目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力争签约引进项目15个以上、投资额40亿元以上。加强基金招商力度,积极与北投集团、宏桂集团、南宁产投集团等国有资本合作,推动中科智驰无人驾驶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健全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项目落地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如期完成投资目标。
三、大力实施产业调整专项行动,高效统筹推进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巩固提升优势工业
加快布局两轮电动车全产业链,引入上下游产业,积极推动滴滴东盟两轮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协调霓星电动摩托车获得国内生产资质,抢占国内电动摩托车市场。用好国家、自治区出台的一揽子惠企扶持政策,推动传统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服务保障南宁卷烟厂易地搬迁项目、明电电力设备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创美东南亚食品综合产业园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动众燊汇年产200万套新能源电池复合材料结构件基地项目、光伏用超细银粉项目实现投产上规。
加快园区改革创新
持续推进兴宁产业园区升级自治区级产业园区,持续完善昆仑产业园供电、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住宿、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完善园区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探索开展“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新管理体制,激发园区创新发展新活力。
抢抓人工智能产业机遇
对标南宁市加快建成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战略部署,对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寻找与城区契合的产业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具有城区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挖掘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垂直领域应用场景,加快洽谈赛特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易成创新无人驾驶车辆智造、迈越科技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实施。
深化科技创新引入新产业
加强与广西低空交通创新应用中心洽谈合作,抢占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家以上。
四、大力实施数字化乡村建设专项行动,高效统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防返贫致贫底线
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谋划实施56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17万亩以上。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提升监测时效性和帮扶精准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推动智慧牛业及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带动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4%以上。充分盘活农业设施产业储备用地,推进特色蔬菜大棚建设,助力蔬菜产量增长4%以上。挖掘丰富林业资源,完善昆仑千亩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园区达产上规。打响“米”的品牌,持续推进五塘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五塘大米智能加工物流集配中心、王竹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项目投产见效,打造五塘大米全产业链。突破水牛奶业发展瓶颈,支持水牛牧场增加存栏,推动布洛谷水牛牧场项目竣工投产。加强“兴宁小麻鸡”“五塘大米”等品牌打造及认证工作。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推动农村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开展兴宁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设计。持续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客运运营工作,争创自治区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做好三塘镇围村村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后续运营管理,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旅游。
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高效统筹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加快协调西关路小学、解放路小学片区土地出让及建设工作。全力做好三塘片区、朝阳一望州邕武片区等城中村储备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力争年内启动改造,部分地块完成征收实现出让和开工建设。充分利用专项借款,新开工建设一批安置房。加快旧南百、总工会和民族商场、鸡村片区等地块出让,打造优质商住地块,稳定房地产投资。继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力度,争取上级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房,满足新市民、新群体的住房需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重点推进鸡村城中村、望州路北三里片区等8条配套市政道路建设,提升城区道路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水平。规范做好西关夜市、步行街等夜市集市经营管理,引导摊位创意充分融入城市IP、老字号、助农产品等元素,推动夜市经济品质提升。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强化中央、自治区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紧盯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加强辖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和监管执法,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全面压实“河长制”,常态化抓好河湖“清四乱”及河道垃圾专项治理。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六、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专项行动,高效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合作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强化财税管理改革,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做好财政收支管理,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积极稳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土地、卫生等体制改革。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
持续开展“帮你办”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扎实推进登记注册全链条便利化改革,实现实有登记经营主体稳步增长。强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持续优化政府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推进政务公开督查常态化,扎实有效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深化对外交流开放
密切与东盟国家驻南宁领事馆交流学习,找准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力点,扩大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借助南宁外事渠道增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友好往来,助力创美投资、霓星科技等企业海外业务不断扩张。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走访力度,推动招商活动“走出去”,实现外资到位资金1000万美元。
七、大力实施民生保障专项行动,高效统筹民族团结进步和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持续组织开展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谋划建设零工市场,拓宽各类群体就业渠道,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提升、失业率有效控制。进一步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推进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常态排查化解欠薪,加强源头治理,线索快处监管到位,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快推进燕子岭小学扩建工程、兴宁二中二期改扩建等项目完工交付,重点推进鸡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建中小学校开工建设,完成南宁市第五十五中学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普惠性幼儿园提质扩面。加强教师培养和人才引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建设。巩固拓展“双减”成效,做好课后服务日常管理、校外培训治理等专项行动,继续抓好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发展。统筹推进“一老一幼”服务管理,积极推进公办示范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
全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严格规范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经办程序,健全完善覆盖全民、安全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持续推进结对关爱行动,做好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等关心关爱服务。办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防溺水设施建设等12件民生实事。
八、大力实施社会治理专项行动,高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坚决筑牢社会治理防线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高效督办12345热线工单,推动基层各类诉求妥善解决。提升国防动员能力。持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做好双拥共建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化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三个年”活动,全面开展“小微企业安全智管”行动,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坚持政府债务管理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两手抓”,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规范新增债券申报,优化专项债券资金申请范围,保障融资收益平衡。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促进城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核稿:马阳斌
编辑:徐亦钊 卢璨
校对:刘旭琪
签发:林蔚蔚
来源:兴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