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2025朱昌稻花丰收季在观山湖区朱昌镇开幕。本次活动以“稻梦空间·朱昌有约”为主题,以“故事朱昌、烟火朱昌”为主线,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感官体验。
9月2日,2025朱昌稻花丰收季在观山湖区朱昌镇开幕。本次活动以“稻梦空间·朱昌有约”为主题,以“故事朱昌、烟火朱昌”为主线,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感官体验。
“稻香丰年·艺彩朱昌”主题村晚舞台上的民俗表演。张晨 摄
朱昌稻花丰收季始于民间自发组织,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二,方圆百里的百姓齐聚朱昌镇,祈祷五谷丰登、开展集贸交易,逐渐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俗节日。2017年起,通过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该项活动已发展为集农文旅商于一体的特色品牌,2024年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四季村晚”直播项目,让地方传统走向全国。
“今年我们特别设计了开市巡游、烟火市集、民俗活动、朱昌村晚、故事朱昌、征文大赛等六大板块。”朱昌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杜丹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活动更加年轻化,新增了挑担运粮、捉鸡大赛、摸鱼大赛等12项接地气的民俗竞技活动,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上午9点30分,开市巡游准时开始。16个展示方阵包括神鹊白茶、朱昌窖酒、四印苗等“朱昌三宝”,以及来自各村(社区)和团体的表演队伍。他们身着特色服饰,肩扛农具、背负农产,依次走过朱昌镇主街道,其中还有窦阁老方阵纪念明代屯垦先贤,数字文化产业方阵展现现代发展活力。
市民游客与当地村民一起兴致勃勃地参加挑担运粮比赛。蔡婕 摄
“数聚小兰山,共创赢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方阵由多彩新媒及园区11家企业共同组成。”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生贺鹏说,“如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可以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参与这样的民俗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乡村发展。”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小兰山项目位于朱昌镇高寨村,是观山湖区与多彩新媒联合打造的创新实践。截至目前,已吸引45家企业落户,入驻员工达642人,基本形成影视投资、内容制作、节目生产、技术研发的产业聚集格局。
烟火市集全天开放,汇聚了朱昌窖酒、四印苗、神鹊白茶等本地特色产品和各类特色小吃,免费饮品派发和打糍粑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来自贵安新区马场镇凯掌村的小小唐民族服饰店老板唐家红,早上7点半就带着刺绣成品和原材料赶来,“朱昌这边有很多老顾客,我每年都会过来,既是为了回馈客户,也是想借这个平台宣传产品。”
朱昌镇长冲村村民沈霞往年都是观众,今年首次作为摊主售卖自家种的黄金蜜桃:“一上午就卖了300多斤,虽然每斤8元比平时便宜,但薄利多销,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扩大了宣传。”
民俗竞技活动深受大众欢迎。“丰收接力”挑担运粮、“力拔千斤”拔河赛等团体项目展现协作精神,划拳大赛、玉米脱粒赛等将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竞技游戏,捉鸡大赛、摸鱼大赛等趣味活动则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乐趣。
家住观山湖区的杨婷刚参加完摸鱼活动,手里拎着三条鱼笑着说:“很开心!今年与往年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俗活动,非常有意思。”
朱昌镇麦乃村村民杨德珍几乎年年都来参加活动,她说:“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百花湖等景点游玩,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前是村民自发组织,现在由政府主办,更加热闹、多样化和规范了。”来自清镇市麦格乡的70岁老人郭洪珍带着老伴和孙女一同前来,笑着说:“每年都来,每年都很热闹。”
傍晚时分,“稻香丰年·艺彩朱昌”主题村晚精彩上演,各村社及社会文艺团体献上歌舞才艺表演,展现乡村文化创新活力。沉浸式戏剧《故事朱昌之朱昌门》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再现从明代戍边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六百余年历史,深刻诠释了朱昌人的家国情怀与文化根脉。
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我和朱昌的故事”征文大赛,挖掘朱昌人文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创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带动本地村民增收,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同时,将‘文化朱昌’这个IP推广出去,提升文旅小镇的知名度。”杜丹说。
近年来,朱昌镇积极推动“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此次稻花丰收季在延续朱昌传统民俗、彰显朱昌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融合人文传统与时尚潮玩元素,将拥有六百年历史的稻花节转化为沉浸式文化IP,实现年轻化表达,构建全新农文旅叙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