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话和广东话:从渊源说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21:40 1

摘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组织50万大军,分兵五路,统一百越之地。其中有四路,共40万人马进攻岭南,这期间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之间的水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组织50万大军,分兵五路,统一百越之地。其中有四路,共40万人马进攻岭南,这期间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之间的水系。

占领一个地方,首先会有驻军,然后由驻军再组建当地的行政管理机构。这样,军政府慢慢地就会变为地方政府。

这个套路古今中外都差不多,远的不说,近的如阿富汗、叙利亚都是这种路数。

在全国的这些南下干部中,很多中上层军官都来自秦国,少部分来自于被灭掉的六国。

他们之间沟通所讲的话,当然是秦国话,而不是被灭掉的六国话,因而秦国话算是当时的普通话或是官方语言。

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雅言,这恐怕就是广东话最早的源头。

这些军官算是最早的南下干部,其中很多南下干部后来就长期生活在岭南,在这里娶妻生子,扎下了根。

像当时军队的头子任嚣和他的副手赵佗,后来都长期生活在岭南。

任嚣后来死在这里,赵佗则在这里称王称霸,成为一方诸侯。广州有个南越王墓,就是赵佗孙子的墓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第二代南越王墓出土的印章说明墓主人叫赵眜(音末),而《史记》则记载这个南越文王叫赵胡。到底他们是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学界还是有争议。

当然,广东话后来又受到唐宋官话的影响,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现在来看陕西话和广东话,会发现它们之间也会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源头,可能就来自秦朝。

一个是北方方言,一个是南方方言,离了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相互之间也很难听得懂。

但话说回来了,十万八千里对孙猴子来说,也就是一个跟头的事情。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陕西话、广东话,指的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关中话、广州话或广府话,而不是两省的其它方言。

有人说陕北话、陕南话也是陕西话,潮汕话、客家话也是广东话。这个说法也没太大毛病,只不过它涵盖的范围更广,是一个广义的说法。

毕竟以省命名的话,当然涵盖了这个省全部,只是我们习惯用一个省的名字来代表这个省使用人数最多也最广泛的话而已。

仔细比较陕西和广东,它们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按照文化、语言、建筑、饮食、民俗等方面,都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域。

陕西分成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相互之间差异非常大。

陕西常被称为三秦大地,好像指的就是这三片,地理上、文化上差异都很大。

其实三秦的说法最早出自秦朝的三个降将,破釜沉舟背景板的章邯,以及董翳、司马欣。

陕北是黄土高坡,沟壑纵横,这里的方言说出来,感觉好像是伤风重感冒一样,这是它发音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强烈的鼻音。

陕南属于秦巴山区,这里是鱼米之乡,又有小江南之称。这里的方言,越往南越接近四川、重庆话。

广东则分广府、潮汕、客家三片。这是按照民系、语言、文化、风俗区分的。

粤东有个机场叫潮汕机场,既不在潮州,也不在汕头,而在揭阳。之所以叫潮汕机场,可能是这三个地级市同属潮汕地区。

潮汕话更接近于福建南部的闽南话,两者的区别可能就像兰州话和西安话的区别,努力仔细听,相互勉强是能够沟通的。

广东的客家地区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在梅州市的公交车里,会用客家话进行语言播报,熟悉河南话的人听着依稀有些胡辣汤的味道,这是因为客家话源自中原的河洛话。

来源:学而优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