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代的越南,李朝、陈朝等时期,赵佗被奉为越南国史的起点。陈朝史官黎文休在《大越史记全书》中称赵佗“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认为他开拓疆土、推行汉文化,是“英雄才略之主”。后黎朝的《平吴大诰》更将南越国与汉、唐、宋等中原王朝并列为“各帝一方”的政权,将赵佗视为
在古代的越南,李朝、陈朝等时期,赵佗被奉为越南国史的起点。陈朝史官黎文休在《大越史记全书》中称赵佗“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认为他开拓疆土、推行汉文化,是“英雄才略之主”。后黎朝的《平吴大诰》更将南越国与汉、唐、宋等中原王朝并列为“各帝一方”的政权,将赵佗视为国家正统的奠基者。黎嵩在《越鉴通考总论》中赞扬他“以诗书化训国俗,以仁义固结人心”。
古代越南官修史书
但是,20世纪后,越南官方对赵佗的定性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越南现行教材把赵佗列为"北属时期中国侵略者",强调赵佗是秦朝将领,军队主体是中原汉人,南越国灭亡后,越南进入千年"反抗汉化斗争"。
赵佗在中国的评价
除了把赵佗从国史起点位置上拉下来,他们还开始了新的始祖构建,用"雄王建国"取代赵佗开国叙事,宣称公元前2879年雄王建立文郎国,比南越国早2000年。在富寿省雄王庙搞年祭,参与人数超百万,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工程。
对文郎国的历史想象
越南南方的胡志明市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2022年开展过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8%学生认为赵佗促进岭南开发;32%认同其"侵略者"身份;10%主张"超越民族视角评价"。
赵佗在越南的形象嬗变,折射出小国面对强大邻国的复杂心态——既要借助中华文明提升自身历史厚度,又需切割联系以构建自身独立。
在越南国内网络上的"Triệu Vũ Đế"(赵武帝)话题下,网民呈现出来的态度,颇为对立。对华友好派引用《淮南子》"赵佗和辑百越",点赞超10万次;而对华疏远派则制作漫画《汉寇赵佗》,在网络上的传播量已经突破500万。
越南国内网络上对赵佗的讨论颇为对立
越南人看待赵佗,过去和当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否和你想的不一样?各位看官老爷,如果有话想说,可以发条评论,大家一起来讨论。
来源:小小王先生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