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环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多次组织开展全面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回头看”,全县干部下沉一线,群众全力以赴,共谋产业发展,同奏乡村振兴奋进曲。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身边事】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环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促特色产业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通讯员 李文 郭海霞
今年以来,环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多次组织开展全面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回头看”,全县干部下沉一线,群众全力以赴,共谋产业发展,同奏乡村振兴奋进曲。
干部主动来“问诊”
“老乡,家里饲草料准备得充足吗?”“药材销路有没有问题?”“孩子在哪儿就业,工作还稳定吧?”……在环县合道镇,联村干部贾联斐连续多日吃住在村上,走访群众。
“我们白天走访摸排,晚上整理情况,建立问题台账,能立即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协调的上报镇里统一研究。”贾联斐说,“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家里,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近年来,环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起“县级干部示范引领、联乡干部包抓督促、乡村干部一线攻坚”的责任体系。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多次带队深入各乡镇,逐项核查脱贫成果巩固、产业和就业帮扶、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20名联乡镇县级干部多次下沉一线,走访所联乡镇所有村组和重点农户;千余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把办公地点搬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全覆盖提升推进。
“我们建立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片包村、乡镇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包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环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干群携手谋发展
“要不是包村干部提供的可靠信息,我们养的羊就错过了效益最高的出栏时间点。”提起包村干部张欣,环县耿湾乡万家湾村村民徐天忠赞不绝口。
今年,徐天忠家养了250多只羊,眼看着一批50多只羔羊育肥完成,到了出栏的时间,可是还没找到买家。
张欣入户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环县工业园区的羊只屠宰厂,帮助徐天忠及时出售育肥羔羊。徐天忠拿到了5万元的卖羊钱。
在环县,像这样干部与群众共谋发展的感人故事还有不少。
这些天,环县罗山川乡大树塬村和光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乡包村干部,正紧张地投入到当地农机合作社规范化提升运行和中药材生产加工线安装调试工作中。
从无人机到拖拉机,再到各种收割机等,农机合作社配齐了各种设备;随着中药材产业链的延长,群众不再单纯只靠卖药材获取收入,而是真正在产业链上获得更大效益。
罗山川乡党委书记张勇表示,只有把具体工作责任靠实到具体干部身上,让干部把群众动员起来,干群联手,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以强带弱共致富
在环县天池乡苏北岔村湖羊标准化示范专业合作社里,4座标准化羊棚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的湖羊或踱步或进食,悠然自得。
“今年我们收了1400多只育肥羔羊,现在存栏2000多只。”天池乡苏北岔村湖羊标准化示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振虎说,他通过租赁方式承包了该羊场,不仅激活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增收。
环县天池乡下辖16个行政村,各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强村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协助弱村发展配套种植养殖产业。同时,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弱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为各村开辟新的增收途径。
今年,环县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农村强乡富村、机关效能提升、社区美好家园、国有企业红色引擎、两新党旗领航“五大融合”行动,新建和改扩建1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成立2个联村党委、7个片区党组织,覆盖53个村,在新兴领域建立43个党组织。
“我们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服务配套措施,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产业振兴,带领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环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