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是选取拉贝先生1937年9月21日至1938年2月26日这5个多月在南京期间及回德国途中所记,一天不落,真实再现了战时生活的情状。日记的记述具体、细致、真实,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与之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拉贝的语言平实、生动,其间
书名:《拉贝日记(青少版)》
作者:[德]约翰·拉贝
ISBN:978-7-214-27339-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
索书号:I516.65/L002
馆藏地点:肇图流通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选取拉贝先生1937年9月21日至1938年2月26日这5个多月在南京期间及回德国途中所记,一天不落,真实再现了战时生活的情状。日记的记述具体、细致、真实,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与之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拉贝的语言平实、生动,其间透露出的乐观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是战争中的一束光,抵御了黑暗。
拉贝先生的日记是了解抗日战争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警示我们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励吾辈当自强。
作者简介
约翰·拉贝,又名“艾拉培”,南京人民写给他的感谢信中,对其使用的是后一种称呼(原文:“艾拉培先生:济难扶危,佛心侠骨,共祝天庥,俾尔戬谷。一九三八年一月本院难民共献。”)。
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西门子洋行代理人、纳粹党南京小组代理人 、南京安全区主席。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手组建起南京安全区,挽救了25万中国老百姓的生命。
拉贝先生故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小粉桥1号南京大学内,同时建有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南京大学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为了纪念拉贝,其在德国柏林的墓碑也于1997年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原文摘录
这种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包括许多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反对。即使是德意日这些国家,也有数量众多的人是对法西斯不满和反对的。这样就形成了最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凭借这个强大的统一战线的力量最终取得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胜利。拉贝作为一名德国商人,甚至是一个纳粹党员,也还是以他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参与了反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争,给予了中国人民极其可贵的援助。——引自第003页
我这不是想说这里的形势不严峻,形势的确严峻。不仅很严峻,而且会变得更加严峻。那么怎样才能对付这种严峻的形势呢?我认为,应当拿出自己的最后一份幽默,正视自己愚蠢的命运。——引自第36页
我们力争让日本大使馆和贵军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为了南京平民百姓的利益,人们将城市的管理职能赋予了我们。如果日本当局成立新的城市管理机构,或者其他的组织机构,我们将马上移交我们的城市管理的职能。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对于我们为了平民百姓的利益,为了维持安全区的秩序所进行的工作,贵军士兵却横加阻挠。——引自第132页
日本的战斗部队因为进军过快,出现补给不足,城市便听任他们的处置,他们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对最贫穷最无辜的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了常人所能想象的地步。他们抢走难民(穷人中最穷的人)的米,凡是能拿走的粮食储备他们悉数掠走,他们还抢睡觉用的棉被、衣物以及手表、手镯,一句话,凡是他们觉得值得带走的东西,就全部抢走。谁要是稍有犹豫,就会立即遭到刺刀戳刺,有不少人就是不明不白之中在这种野蛮行径之下惨遭杀害,成千上万的人就这样被杀害了。——引自第303页
目 录
序 001
译者导读 001
拉贝是谁?
1937年9月 001
1937年10月 019
1937年11月 071
......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