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开展消防实战演练 筑牢古建筑消防安全防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7:01 1

摘要:9月2日,内乡县衙博物馆组织开展全流程消防实战演练。此次演练融合案例警示教育、消防器材实操培训与多组联动应急处置,通过“理论+实战”的模式全面检验博物馆消防应急体系,旨在切实筑牢古建筑消防安全屏障,保障珍贵文物及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9月2日,内乡县衙博物馆组织开展全流程消防实战演练。此次演练融合案例警示教育、消防器材实操培训与多组联动应急处置,通过“理论+实战”的模式全面检验博物馆消防应急体系,旨在切实筑牢古建筑消防安全屏障,保障珍贵文物及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警示片观影:敲响消防安全警钟

9月2日下午,内乡县衙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集中观看古建筑及电动车火灾事故案例警示片。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沉痛教训,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火灾对文化遗产和生命财产的巨大威胁,仿佛一记记重锤,在每个人心中敲响了消防安全警钟,进一步强化了全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为后续演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实操教学:掌握消防器材使用要点

为了让工作人员在面对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扑救措施,内乡县衙特邀当地消防救援大队人员现场开展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培训中,消防人员重点讲解了干粉灭火器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区别及操作规范。在实操环节,工作人员按照消防人员所教的“一提二拔三瞄四压”步骤进行灭火实践操作,按照“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的核心要领,左右摆动喷管,使灭火剂充分覆盖火焰根部,直至“火焰”完全熄灭。通过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切实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技巧,人人都能熟练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切实提升了应急扑救技能,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演练中:实战模拟检验应急处置能力

1、场景设定:主簿衙突发“火情”启动应急响应

下午5时,随着一声尖锐的警报声划破内乡县衙的宁静,消防演练正式进入实战环节。此次演练设定主簿衙因电气短路突发“火情”,火灾报警系统第一时间捕捉到危险信号,应急指挥部依据预先制定的详细应急预案,果断、迅速地下达一系列指令,明确各小组职责与任务,有条不紊地调度各方力量,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力求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一场与“火魔”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而这一系列的快速反应,正是对“灭早、灭小”初期火灾处置能力的一次严苛考验,也是对博物馆日常应急准备工作的全面检验。

2、协同作战:多组联动展现专业应急素养

灭火行动组在接到指令的瞬间,便如离弦之箭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身着防火服,手持干粉灭火器与消防水带,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朝着“起火点”主簿衙疾奔而去。抵达现场后,针对不同火势情况,灵活运用灭火战术,分层进行扑救。与此同时,应急广播组通过馆内各个角落的广播设备,有条不紊地播报着疏散指引信息。疏散引导组分布在博物馆的各个关键通道口及游客密集区域,引导“游客”们弯腰、捂住口鼻,沿着预先规划好的安全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

在这场紧张激烈的消防演练中,灭火行动组、应急广播组、疏散引导组等多个小组紧密协作、相互配合,每个环节都衔接顺畅、有条不紊。从发现火情到报警响应,从初期扑救到人员疏散,各个流程都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充分体现了内乡县衙博物馆“事前有预案、事中有章法、事后有保障”的科学应急管理体系优势,也彰显出全体工作人员在面对突发火灾时过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博物馆在实际面临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保障游客生命安全和文物建筑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演练后:总结经验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1、效果评估:多维度检验演练成效

演练结束后,副馆长闫子琦对此次演练进行全面、深入的复盘与点评。参与演练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收获,纷纷表示,此次演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理论+实践”的沉浸式体验,让自己真切感受到火灾的危险性与紧迫性。这种实战演练不仅提升了个人面对火灾时的心理素质,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团队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在演练过程中,各小组之间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应急处置合力,切实提高了团队整体应对火灾的能力。

2、长效机制:筑牢文物安全防护网

内乡县衙此次消防演练,是深入贯彻落实《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关键行动,下步将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消防知识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此次消防演练,内乡县衙博物馆不仅检验了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更以实战化的方式将安全责任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员工心中,实现了“教育一个员工、守护一处文物”的目标,为内乡县衙这一千年古建筑群的长久保存和广大游客的参观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安全的环境中继续传承历史、绽放光彩。

来源:苗叶茜 内乡县衙博物馆

来源:新浪河南南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