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周期升至237天!广州二手业主,在集体挣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15:43 1

摘要:确实,楼市君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广州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但成功出售的少之又少。

前几天,广州“商转公”政策推出后,引起了不少的反响。

这期间,有网友在后台向楼市君反馈:

房贷转公积金不容易,房子又卖不掉,该怎么办?

|图源:广州楼市发布后台

确实,楼市君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广州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但成功出售的少之又少。

存量主导、成交困难,已成为当前广州二手市场的真实写照。

在“集体焦虑”的背后,是二手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近期的市况观察,楼市君发现,广州二手市场出现了三大现象:

现象一:广州楼市,已经进入存量时代。

今年1-7月,光是单个平台,广州的二手新增挂牌量已超过11万套(包含下架房源和成交房源),内网挂牌量超过19万套,创下历史新高。

而放眼全广州所有中介平台,二手房总挂牌量甚至已突破20万套大关。

今年上半年,广州每卖出10套房,有接近7套是二手房(来源:克而瑞半年报)。二手交易,已成为楼市的绝对主力。

不止卖得多,挂牌量也猛涨。光是上月单平台就新增超1.66万套,比新房供应还要快(一手新增6111套)。

|图源:链家

广州市场上,根本不缺房子选。

现象二:每100套房源中,只有13套能成功卖掉。

虽然说广州不缺二手房,但一天真正能卖出去的,平均下来连150套都不到。

|图源:贝壳找房

据统计,1-7月超19万的挂牌量中,通过二手平台卖出的二手房接近2.5万套。也就是每100套房源中,只有13套房能成功卖掉。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广州二手成交周期,已经飙升至237天,创下三年新高!(来源:中原研究发展部)

|二手住宅成交周期

| 广州楼市发布制图

有多难卖,咱就不用多说了。

现象三: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中介乱象屡禁不止。

越是市场艰难、竞争激烈,置身其中的中介,就越是内卷!

数据显示,中介平均带看近300次才能成交一单,部分热门片区中介门店密度极高,甚至一条街上有8家店同台竞技。

甚至有个别中介为了业绩,倾向于铤而走险。

今年以来,仅楼市君收到的假房源、拒绝返佣、ABC单等投诉就不下10宗。常见问题还包括隐瞒房屋瑕疵、虚报成交价格等。

|图源:粉丝聊天记录

市场看着热闹,其实买卖双方都头疼!

买家找房找到头疼,房源照片和实际相差甚远、产权问题藏得深,挑来挑去就像“拆盲盒”,心里完全没底。

|二手买家痛点示意图

| 广州楼市发布制

业主这边也不轻松,尤其是高端盘源的业主。

不少人因担心隐私泄露,不愿将电话直接公开挂网;也有人因听信某些中介的乐观评估,定价偏离市场,反而错失了最佳成交时机。

这,就是二手成交的普遍情况。

说到底,二手房和新房不同,它是一种非标品。

没有开发商统一包装、没有标准化的营销推广,交易全靠中介中间传话、两边磨合。

这样的销售模式,就导致二手市场出现三方面的问题:

1、中介缺乏有效规范。

2、机构之间未形成健康竞争机制。

3、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 天河实拍图

| 广州楼市发布 摄

这些结构性原因,导致广州二手市场逐渐陷入“以降价为导向”的恶性循环:

信息越不透明,交易越依赖中介,部分中介为快速成交,甚至刻意压低挂牌价、制造焦虑。此前,就有小区业主发现中介拿着假房源拉低房源报价,引发集体不满和抗议,进一步扰乱了价格预期。

越是如此,买家观望情绪越浓,业主越被动降价,房价下行预期不断被强化,最终抑制了整个市场的健康流动。

在这个背景下,二手行业需要一个“打破行业黑箱”的人。

最近,楼市君收到风,一家名为“保利高屋行”的二手旗舰店,在广州珠江新城正式开业了。

这一消息,很快就在各大高端小区传开了。


不少业主都跟楼市君一样好奇:这个突然杀入二手房市场的新玩家,到底有什么来头?

|保利高屋行珠江新城分店

前几天,楼市君特意到门店里转了转,发现作为保利和润旗下的高端二手房经纪品牌,高屋行这一次的进场,显然有备而来。

说到保利,大家并不陌生。这家央企地产巨头,早已是新房市场的“老大哥”,不仅熟悉本地市场,更拥有庞大的真实业主基础。而高屋行正是保利将其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与服务经验,注入二手房高端赛道。

楼市君在走访中发现,他们真正与众不同的是,直接把开发商那套高标准、强专业的服务体系搬进了二手房交易。

值得一说的是,他们率先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二手交易的一个核心症结:传统中介中,经纪人往往双边代理,既代表卖家、又服务买家。

这种模式极易导致信息不透明、甚至吃差价的行为,成为信任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

而高屋行采用的“房客分离”模式——将经纪人明确分为“房源端”与“客源端”。

|保利高屋行挂牌/选房示意图

| 广州楼市发布制

房源经纪人专职负责维护业主、审核房屋、把控风险;客源经纪人则专注理解买家需求、精准匹配带看。

两边各司其职,从机制上杜绝了既当卖方代理又做买方顾问的角色冲突。

“房客分离”模式,带来了两大核心好处:

买家可获得更精准的房源匹配和真实透明的房屋信息;业主则享有专业的房源包装和高效推广,加速成交。

新模式有了,到底怎么落地?

保利内部人士坦言,行业最大痛点仍是“信息不对称”——买家怕买贵、业主怕卖亏,信任难以建立。

面对这块“硬骨头”,高屋行的破局思路很明确——从人才、房源、客户三个维度打破僵局。

针对经纪人良莠不齐?他们组建高素质团队!

说到房产中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人员流动大,部分不够专业。

有些经纪人除了机械式地推房、反复压价催单之外,几乎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服务。

有买过房的业主甚至觉得:买房子这么大件事,遇到好的经纪人要么要靠运气,要么靠朋友介绍。

高屋行在团队构建之时,便将人才素质放在首位,严把选人关。

开业那天,楼市君特意跟几位经纪人聊了聊,发现他们来头都不小——好多都是当年保利培养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也不乏他们的“校招销冠”,在地产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年。

聊下来还发现,保利给开的待遇也挺有竞争力,让他们不用整天盯着短期成交指标,反而更能静下心来,好好专注深度服务。

|保利高屋行实景图

这个团队里,你找不到传统意义上“只管卖房”的中介。

楼市君在门店里发现,高屋行有自己专属的直播间,可以提供给房屋经纪人实现全域获客。

而业主只需提供房源,剩下的交给专业团队。流量投放师能联动3300+自媒体大V和30万+经纪人,瞬间放大房源曝光量,并将信息精准推送给潜在客户,实现快速匹配。

每一单交易,他们不是简单匹配,而是基于专业判断和真实价值,帮你做出更靠谱的决策。

针对卖房即降价?他们提供“N对一”小组策略

过去很多人卖房,把房子挂给中介之后,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等。

问经纪人市场啥行情?有没有人来看房?反馈永远是“我帮您多推推”…结果一等就是大半年,房子迟迟卖不掉。

更别说,一个经纪人得包揽所有事:拍照、房源信息核对、预约看房...每次沟通好像都得从头说起。业主这边呢,只能反复催、来回问,费心又费力。

如今,从你决定卖房那一刻起,高屋行就会为每一笔交易组建专属服务小组。

这个团队里面,至少包括专属经纪人、实勘人员、交易专员、客关专员,以及店长和新媒体部支持。

| 服务人员介绍

| 广州楼市发布制图

也就是说,至少有6个专业人员,在为你这一套房全程服务。

在交易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买家都可以找交易专员,所有流程透明可见。

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大家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一桩交易。

这样看起来,卖房不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折腾,而是一次专业团队的高效托付。

针对开盲盒式买房?他们提前“排雷”

去年,楼市君看到一个真实案例:一位买家打算买套2000万的别墅,结果买完才发现,由于长时间水浸,卧室地板已经腐烂。

是的你没听错,钱都付了才发现有bug…

对买家来说,看房最怕的就是信息不全、判断失误,等到入手后才陆续暴露问题——比如没查出的渗水,或是结构隐患。

而保利高屋行的操作,恰恰把这些“事后雷”提前排了。

他们在买房前期就精准针对买家需求,经过一层层筛选,提供“1客3案”好房推荐,

还会在带看前就规划“零等待动线”,提前同步所有房源信息和进度,全程群内透明更新;

更针对意向成交的买卖双方,主动梳理风险节点——如首付比例、交房时间、屋内设施、税费分摊等,提供清晰可调、量化可控的交易方案。

|风险监测示意图

| 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不管是买房还是卖房,保利高屋行像有个靠谱朋友,在全程帮你打点。

可以说,保利这一次服务模式的重要升级,从单纯开发,到一二手全周期资产管理。

他们正在用一套更透明、更专业的交易模式,让买卖双方都能真正被保障、被尊重。

接下来,高屋行计划在广州四大核心商圈迅速铺开。

除了已经开业的珠江新城之外,高屋行还会落子广钢新城、海珠西的光大花园等,全是改善型二手房最热门的地段。

|高屋行分布示意图

而且,他们把买新房给到客户的高端体验搬过来了二手门店。

与传统中介紧凑实用的门店风格不同,高屋行特别注重打造高端、舒适的接待空间,让你能够放松下来深入沟通。

对广州来说,像保利这样的头部企业带着资源与规范入场,正在为二手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它的出现,不仅为买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有望推动行业建立更健康的竞争生态。

这对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了解更多项目信息和价格优惠

来源:楼大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