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营收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9:05 1

摘要:3月27日,第五届成都So秀视听产业交流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启幕。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活动现场发布了由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共同编制的《2025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及机会清单》(以下简称《报告》)。

3月27日,第五届成都So秀视听产业交流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启幕。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活动现场发布了由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共同编制的《2025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及机会清单》(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营收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其中视听软件研发业表现尤为突出,营收规模达840亿元,聚集从业人员超5万人。在产业布局方面,成都持续推进影视、音乐、动漫、传媒、游戏电竞等领域的资源集聚,通过《哪吒2》票房突破150亿元、李子柒非遗文化传播、数字IP"喵喵芭迪"赋能乡村文旅等近30个年度标志性事件,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生态。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的产业机会清单涵盖产品、载体、场景、技术、人才多个维度,共计128条供需信息。值得关注的是,清单中供给信息99条,主要集中在数字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等领域;需求信息29条,反映出行业对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意内容的迫切需求。

针对成都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商务系副主任虞海侠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通过系统梳理典型案例,我们发现成都成功项目普遍具有传统文化内核的现代表达特征。”她以《哪吒2》现象级传播为例,强调巴蜀文化元素与现代视听技术的融合创新是成都的核心竞争力。

▲虞海侠

对于成都实施的“立园满园”行动,虞海侠认为这种通过空间集聚促进产业链协同的模式具有示范意义,“‘一杯咖啡的距离’形成的产业生态圈,正在释放显著的协同效应。”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虞海侠提出四大建议:深化VR/AR、AIGC等前沿技术应用;打造具有文化辨识度的精品内容;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育、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当前AI技术迭代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成都需保持技术敏感度,通过快速应用抢占发展先机。”她特别强调。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蜀道漫步数字场景共创计划”,该计划邀请了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成都市动漫游戏协会、成都数字文创产业联盟、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声娱文化、龙渊网络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旨在引导更多具有蜀风雅韵的网络视听佳作呈现,加速具有天府文化元素的数字资产积累、加强天府文化IP的影旅联动与转化、丰富创作者素材、拓展消费与观众体验感。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