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时》空降爆火,非遗螺钿工艺东方美学绝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9:00 1

摘要:近期,古装宅斗剧《雁回时》在各大平台掀起了一股热潮!自开播后,该剧凭借紧凑且扣人心弦的剧情、演员们精彩绝伦的演绎,在腾讯视频上一路高歌猛进,热度飙升,俨然成为 2025 年古装剧市场的一匹极具潜力的黑马。

近期,古装宅斗剧《雁回时》在各大平台掀起了一股热潮!自开播后,该剧凭借紧凑且扣人心弦的剧情、演员们精彩绝伦的演绎,在腾讯视频上一路高歌猛进,热度飙升,俨然成为 2025 年古装剧市场的一匹极具潜力的黑马。

然而,这部剧引发观众热议的焦点,当属那美轮美奂、惊艳出圈的螺钿片头。开播当晚,“贵女片头螺钿”“雁回时片头片尾是非遗螺钿”等话题便如火箭般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成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

剧集开场,一幅木质屏风缓缓展开,薄如蝉翼的贝母片在光影交织下,以流光溢彩的纹样精心描绘出一幅幅暗藏玄机的人物故事图。每一帧画面都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美得让人目不暇接、移不开眼。不少网友纷纷感慨:“国产剧的片头已经内卷到这种程度了吗?”“这绝对是近几年来第一个让人舍不得快进的片头,实在是太精美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螺钿呢?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是一种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

螺钿漆盘广寒宫(元)

丁云鹏《煮茶图》局部图里的螺钿家具(明)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至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清代是螺钿家具达到高峰的时期,同时又受到清朝宫廷的青睐。有资料显示,乾隆三十六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清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10余件扬州漆器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之中。

大漆嵌螺鈿人物紋四方花臺(明)

唐 平螺钿背圆镜

注:此件原件现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

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例如用金、银、玉、贝等材料,在器物上镶嵌纹饰和图形,均称之为钿。螺钿主要取材于蚌壳,将其珠光层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制成人物、花草、动物或文字等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上一层光漆,于后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螺钿工艺不仅应用于家具、屏风等大型器物,还广泛应用于首饰、文具、乐器等小型器物上。例如,螺钿首饰在古代非常受欢迎,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质感,使得每一件首饰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黑漆嵌螺钿二龙戏珠纹长方攒盒(清)

在《雁回时》剧组创作进程里,设计团队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调研工作,广泛参阅了众多文物资料。其中,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明代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纹葵形盘”,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启发。当光线洒落在这个葵形盘上,盘面瞬间折射出如彩虹般绚丽多姿的色泽,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盘子上精心雕琢的亭台楼阁,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瞬间将观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奇幻瑰丽的世界之中。

明代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纹葵形盘

明 髹黑漆嵌五彩螺钿人物花草纹四重盒(局部)

浙江博物馆藏

《雁回时》的热播,不仅让观众欣赏到了精彩的剧情,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了螺钿这一传统工艺。螺钿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记忆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这门古老的技艺,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清艺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