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之鉴 | 马军教授: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实践的中国T细胞淋巴瘤领域研究全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8:45 1

摘要:PTC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淋巴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免疫监视、抗原刺激、微环境、表观遗传学及信号通路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为PTCL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如EZH2、PI3K、JAK1等。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研发了多种

在3.20-3.22日于美国举行的第16届国际T细胞淋巴瘤论坛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分享了中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治疗的最新进展。

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对目前我国在T细胞淋巴瘤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深入点评。

PART.01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PTCL的发病机制

PTC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淋巴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免疫监视、抗原刺激、微环境、表观遗传学及信号通路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为PTCL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如EZH2、PI3K、JAK1等。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研发了多种新型药物,包括EZH2抑制剂SHR2554、PI3K抑制剂林普利塞和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等。

01 SHR2554

SHR2554是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和口服的EZH2抑制剂。在一项I期临床试验中,共纳入28例复发或难治性PTCL患者,25例患者接受RP2D剂量(350 mg/d)的SHR2554治疗,22例可评估疗效。结果显示,14例患者获得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5个月。进一步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位随访11.9个月,28例患者中3例达到完全缓解(CR),14例达到部分缓解(PR),ORR为61%,mPFS为11.1个月,12年总生存(OS)率为92%。

02 林普利塞

林普利塞是一种PI3K抑制剂,用于复发或难治性PTCL的治疗。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期注册研究(NCT04705090)纳入98例患者,结果显示,ORR为48%,其中26例(30%)达到CR,16例(18%)达到PR,18例(20%)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68%。中位TTR为1.9个月,6个月DOR率为75%,中位DOR未达到。中位随访14.8个月,mPFS为5.5个月,6个月OS率为75%,中位OS为14.2个月,中位DOR未达到。

03 戈利昔替尼

JACKPOT8 Part B是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戈利昔替尼在复发或难治性PTCL中的疗效。研究纳入104例患者,戈利昔替尼150 mg QD治疗。88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44.3%,CR率为23.9%,中位DOR为20.7个月,mPFS为5.6个月,中位OS为19.4个月。安全性方面,59%的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9%)、白细胞减少(26%)等。

综上所述,对PTCL生物学认识的进步推动了治疗方面的突破。中国研发的药物在R/R PTCL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PART.02

NK/T细胞淋巴瘤(NKTCL)治疗进展

01 PD-1/PD-L1单抗单药治疗

对于复发/难治性NKTCL(R/R NKTCL),PD-1/PD-L1单抗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多项研究显示,不同药物的ORR在38%-67.9%之间,CR率在14.3%-33.3%之间。

02 联合治疗策略

SCENT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PD-1单抗)联合西达本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方案展现出较好的疗效,ORR为59.5%,CR率为48.6%,中位DOR为25.3个月。此外,SCEN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中位OS为32.9个月,中位PFS为23.2个月。

03 新诊断NKTCL的治疗

SCENT-2研究在新诊断的NKTCL患者中探索了抗PD-1抗体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序贯P-GemOx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该方案在不同分期的患者中均取得了较高的ORR和CR率,且患者的生存预后初步显示出优于传统化疗联合放疗。

04 全球首个PD-L1单抗获批

GEMSTONE-201研究证实,舒格利单抗(PD-L1单抗)治疗R/R NKTCL的ORR为44.9%,CR率35.9%,12个月缓解率82.5%,且安全性良好,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R/R NKTCL的PD-L1单抗。

05 PD-1单抗+塞利尼索治疗R/R NKTCL

研究采用PD-1单抗(200mg)联合塞利尼索(60mg,d1,8,15,q21d)治疗R/R NKTCL,纳入17例患者,其中16例曾接受L-Asp/PD-1单抗治疗,11例(64.7%)对既往治疗耐药。意向治疗(ITT)人群ORR为70.6%(12/17),CR率41.2%(7/17);16例接受过PD-1单抗的患者中,ORR达75%(12/16),CR率43%(7/16)。中位随访10.48个月,ITT人群的mPFS为6.7个月(95% CI 2.89, NE),中位DOR和OS未达到;6个月ORR为56.6%,12个月OS率为81.9%。该无化疗方案在R/R ENKTCL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或可逆转对早期CPI治疗无效人群的耐药状态,未来需长期随访和更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06 PD-1+P-GemOx:晚期NKTCL一线治疗突破

一项单臂、多中心II期试验,纳入37例晚期NKTCL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P-GemOx方案治疗。CR率为85%(29/34),PR率为15%(5/34),ORR达100%(34/34)。长期生存数据显示,24个月PFS率为64%,24个月DFS率为72%,36个月OS率为76%。3/4级TRAE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0%)、贫血(29%)、高甘油三酯血症(29%);免疫相关AE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53%),包括1例3级事件导致治疗终止。

综上所述,PD-1单抗+HDAC抑制剂治疗R/R NKTCL有效且安全,在ORR、CR、mPFS、mOS等指标中表现突出,且无治疗相关死亡。PD-L1单抗单药、PD-1+塞利尼索联合方案对R/R NKTCL有效;PD-1+P-GemOx用于初治NKTCL同样安全有效,为不同阶段NKTCL患者提供了新治疗选择。尽管现有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更优化的治疗策略,通过长期随访和大规模临床试验深化对疗效及安全性的认知,推动NKTCL治疗迈向更高精准化与个体化。

马军教授点评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T细胞淋巴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在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针对R/R PTCL,EZH2抑制剂SHR2554、PI3K抑制剂林普利塞和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的临床研究数据优于传统化疗方案,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这标志着我国在表观遗传调控和信号通路靶点研发方面已跻身国际前列。这些靶向药物通过精准干预肿瘤生物学特征,为异质性极强的PTCL提供了个体化治疗可能。在NKTCL领域,PD-1/PD-L1单抗为核心的免疫治疗策略更是实现了从后线到一线的治疗突破。

总体而言,中国学者通过自主创新,不仅填补了T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更为全球诊疗指南的更新提供了高级别循证证据。期待通过更深入的转化医学研究和全球化合作,推动这一罕见肿瘤的诊疗迈向更高台阶。

马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黄慧强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健康协会理事

中国老年健康协会 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

P-Gemox 和 DA-EPOCH治疗NKT淋巴瘤等 先后被美国NCCN指南推荐,近年发表第一或通讯(共同)作者文章:JCO, Lancet Oncology, Nature Medicine, JHO, Hematalogica, Molecular Cancer, Cancer comunication和STTT等

编辑:Moly

审核:马军教授

排版:Moly

执行:Cherry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