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构建健康管理体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4:09 1

摘要:本报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056号《关于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

本报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056号《关于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建议》进行答复时表示,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3岁提高到2024年的79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7‰降至5.6‰,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0万降至14.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中长期行动,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引导每个人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生活方式,从源头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在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同时,减轻政府财政、医保负担和人民群众经济负担。

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先后启动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等。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编写出版“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系列科普读物,结合卫生健康节日纪念日,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升健康管理意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0%提高到2024年的31.87%。

在完善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围绕生命全周期,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全方位健康干预。聚焦婴幼儿、妇女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推动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促进行动和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每年围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营养周等,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帮助群众掌握合理制定饮食计划、科学锻炼身体、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等,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内科、全科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全国共遴选了639个内科专业基地、947个全科专业基地。加强全科专业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公布继续医学教育全科专业项目3800余项,累计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才270万余人次。开展紧缺人才专项培训,2010—2024年转岗培训全科医生31.4万人,有效扩充了全科医生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先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省互通共享技术方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应用指南》等文件,有效推动卫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加快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孙茜)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