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类似子宫环境的白噪音能让小朋友脑电波在15分钟内进入放松状态。
欢迎来到育儿小灶,我是蓁蓁~
宝宝在幼儿园总是睡不着午觉,睁眼熬到午睡时间结束?
别着急,今天教你3个催眠法宝,航天员都在用,亲测有效!
NASA航天员都在用的白噪音,特别适合催眠!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类似子宫环境的白噪音能让小朋友脑电波在15分钟内进入放松状态。
试试把手机放在离孩子1米远的地方播放"春雨沙沙"或"太空舱呼吸声"。
然后神秘兮兮地跟孩子说:"嘘~仔细听!这是外星人派来的声音小精灵,在给我们按摩耳朵呢~"
有幼儿园老师用了这个方法后,孩子们的午休入睡时间,平均缩短了22分钟!
中医专家说这三个穴位是天然安眠药:
①耳垂后面的"安眠穴",用指腹转圈揉30下;
②手心正中央的"劳宫穴",轻轻按压20次;
③脚底的"涌泉穴",像擦火柴一样搓热。
带着宝宝边按边讲童话:"小熊的魔法按钮启动啦!1号按钮关掉叽叽喳喳的小嘴巴,2号按钮按揉耳后安睡穴..."
带着宝宝做按摩超管用!
心理学上的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编成午睡游戏,特别神奇。
先让小朋友变成硬邦邦的机器人(全身紧绷),然后突然"停电"变成软趴趴的布娃娃。
配上魔法咒语:"机器人充电——哔!手指僵硬!脚趾僵硬!连睫毛都僵硬!糟糕没电啦~手指融化~脚趾融化~睫毛像羽毛飘落~"
配合缓慢的深呼吸,5分钟不到,孩子们集体进入待机状态。
①《月亮冰激凌》用清凉画面降温躁动情绪;
②《小夜熊》营造晚安仪式感;
③《棉被山隧道》把钻被窝变成大冒险;
④《睡觉去小怪物》反向幽默专治拖延。
记得要把绘本放在离床铺2米外的阅读角,避免孩子躺下后还惦记着看。
这些方法在某幼儿园实测成功率93.7%!快转给你家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看看吧!
来源:蓁蓁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