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芯片已然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的寒武纪科技,作为这一赛道上的璀璨新星,被众多投资者寄予厚望,甚至被赋予“中国小英伟达”的称号。它的崛起,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更象征着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突破与奋进。那么,寒武纪究竟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芯片已然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的寒武纪科技,作为这一赛道上的璀璨新星,被众多投资者寄予厚望,甚至被赋予“中国小英伟达”的称号。它的崛起,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更象征着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突破与奋进。那么,寒武纪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它能否真正挑战美国英伟达的霸主地位?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浴火重生,寒武纪的逆袭之路
寒武纪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陈天石和陈云霁兄弟创立,这对来自中科院的天才兄弟,此前在中科院开发处理器,怀着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创业之旅。公司名称“寒武纪”取自地质年代,寓意着智能计算领域的技术大爆发,也彰显了他们对未来的壮志雄心。
创业初期,寒武纪凭借技术授权模式(IP授权)崭露头角。2017年,华为发布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其中提供AI算力的NPU就来自寒武纪的1A处理器,这一合作让寒武纪声名大噪,也验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使其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焦点。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华为海思启动AI芯片自研计划,2019年正式推出搭载自研达芬奇架构的麒麟980芯片,并终止与寒武纪的终端IP授权合作。这对寒武纪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寒武纪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迅速调整战略,将业务重心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与云端AI芯片。经过不懈努力,公司成功转型,不仅熬过艰难时期,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寒武纪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尽管当时公司财务状况不佳,连续多年亏损,但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潜力,仍获得市场高度关注。
软件兼容,构建独特竞争优势
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寒武纪的关键优势并非单纯的原始计算能力,而是其出色的软件兼容性。在人工智能领域,软件与硬件的协同至关重要。寒武纪深知这一点,一直致力于构建完善的软件生态系统,让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部署最初在英伟达GPU上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
据字节跳动AI工程师等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寒武纪的软件集成使其产品比规模更大的华为芯片更易于用户使用。这种对软件的战略性关注,为寒武纪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从2020年到2024年,寒武纪投入56亿人民币(约合7.84亿美元)用于研发,不断优化软件平台,提升产品易用性和兼容性。终于,在2024年末,寒武纪与字节跳动合作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与英伟达生态系统中算法的兼容性,这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政策支持,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寒武纪等本土企业发展,旨在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构建有竞争力的国内AI芯片市场。在政策推动下,寒武纪迎来黄金发展期。高盛集团预计,寒武纪的收入将从今年的65亿人民币(约合9.1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到2026年达到138亿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其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将从3%增至11%。
寒武纪的发展离不开制造合作伙伴中芯国际的支持。去年,北京指示中芯国际将更多产能分配给寒武纪,助力其扩大7纳米芯片的生产。在政策与合作伙伴的双重支持下,寒武纪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市场份额。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交出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达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5.3亿元。这一业绩突破,既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行业红利,也是寒武纪长期技术与产品布局的结果。
未来挑战,仍需砥砺前行
尽管寒武纪取得显著成绩,但要成为真正的“中国英伟达”,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层面看,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在全球AI训练芯片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庞大用户基础。寒武纪虽在软件兼容性上有优势,但在芯片性能、计算效率等方面与英伟达仍有差距,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
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除华为昇腾、百度昆仑等巨头外,还涌现出众多新兴AI芯片企业,纷纷角逐这一市场。国际上,除英伟达外,英特尔、AMD等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发力,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此外,芯片行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特点,技术迭代迅速,一旦企业在技术研发或市场拓展上稍有滞后,就可能被淘汰。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国际政治形势和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寒武纪产生影响,如美国可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封锁,限制关键技术和设备进口。
但寒武纪并非没有机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全球对AI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尤为明显。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AI芯片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只要寒武纪能把握机遇,持续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就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寒武纪科技的崛起,是中国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实现领跑的艰辛历程。虽然前方挑战重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身努力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以寒武纪为代表的中国AI芯片企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能看到“中国的英伟达”傲然屹立于世界科技之巅。
来源:智科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