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截至8月30日,公司股价报收54.45元,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34.5%,总市值达1189.19亿元。二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订单突破1.2万辆,按95万平均成交价计算锁定114亿元销售收入。
近日,江淮汽车的两组数据引发关注:一是截至8月30日,公司股价报收54.45元,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34.5%,总市值达1189.19亿元。二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订单突破1.2万辆,按95万平均成交价计算锁定114亿元销售收入。
尽管江淮汽车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193.6亿元(同比降9.1%)、亏损7.73亿元,但专业人士认为,尊界S800创造的国产超豪华车市场纪录,正在转化为江淮汽车的业绩修复动能。
这款定价70.8万-101.8万元的纯电/增程车型,不仅创下首小时大定破千台、19天超5000台的增速纪录,更以超百亿的订单金额形成”业绩缓冲垫”,相当于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的35%。
交付节奏与盈利周期形成精准咬合:6月18日批量投产后,8月下旬进入规模化发车阶段,9月产能将提升至月产3000台,周交付量预计达800台。按高端电动车25%毛利率测算,月交付1500台即可贡献3.56亿元毛利,是上半年单月平均亏损额(1.29亿元)的2.76倍。东吴证券分析显示,若产能爬坡顺利,该车型全年可贡献超47亿元毛利,相当于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3倍以上,成为扭转业绩的关键变量。
这一突破更具行业标志性意义——首次实现国产车型在百万级市场的规模化突破,打破了外资品牌长期垄断格局,印证了中国高端制造的市场认可度。
“尊界作为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我们正全力以赴推进其商业成功。”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表示,江淮汽车布局高端豪华车赛道,主要基于科技和能源变革的现实需求、江淮汽车深厚的汽车工业底蕴和华为先进的智能技术。这背后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1.4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形成”研发投入-
技术突破-市场反馈”的正向循环。
为支撑“科技豪华”定位,江淮构建了全链条创新体系:组建超5000人的专属研发团队,设立尊界上海研发中心,联合清华、中科大等高校攻克核心技术,最终落地HUAWEIADS4智驾系统(端到端时延降低50%)和自主研发的“途灵龙行”底盘平台。
8月22日,与华为合建的尊界超级工厂入选工信部“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成为此次唯一获此殊荣的整车企业,其基于华为iDME技术的生产系统每秒采集30万条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优化。
供应链协同创新方面同样成效显著,联合220余家全球伙伴组建的“品质同盟”,共同攻克高光实木内饰、零重力座椅等豪华车专属技术,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这种“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生态合作共赢”的模式,符合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资本市场对江淮汽车的转型成效给予积极回应。截至8月30日,公司股价报收54.45元,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34.5%,在整车板块中表现突出。东吴证券、信达证券、中航证券等机构均给出“买入”评级。
资本信心源于多重支撑逻辑:
商用车基本盘持续稳固,上半年皮卡销量3.29万辆(同比增15%)、新能源重卡2800辆(同比增180%),为转型提供稳定现金流;
通过引入华为IPD研发体系和ISC供应链模式,企业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产品矩阵持续拓展,在尊界S800基础上,MPV、SUV车型计划2025-2027年陆续落地,规避“单款依赖”风险。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评价道:“尊界S800的价值,不仅是一款车的成功,更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这种行业地位的跃升,正成为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底层逻辑。下半年,江淮汽车转型成效将迎来关键验证期,9月交付量能否突破3000台、毛利率能否稳定在25%以上、供应链能否支撑产能持续爬坡,成为观察其盈利修复进程的核心指标。
来源:中国工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