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有两种路径,也就是“以剑为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海洋民族以剑来代替犁,剑既是军事装备,也是生产设备,可以用来直接获取物质财富,改善所在民族国家的民生福祉。
其实有两种路径,也就是“以剑为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海洋民族以剑来代替犁,剑既是军事装备,也是生产设备,可以用来直接获取物质财富,改善所在民族国家的民生福祉。
弯曲的手枪雕塑
铸剑为犁雕塑
西方民族是这么理解的,历史上也一直是这么干,依靠军事力量对外扩张。初级的方式是占领殖民地,直接掠夺原材料,控制市场,输出商品,依靠原材料和制成品之间的剪刀差,剥削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被剥削的国家要是胆敢不开放市场,就像清朝末年,英国的军舰就开过来了。上面图中的雕塑,不要看西方人表达什么,他们经常说和平,其实是缺啥补啥。
后来发展成为输出资本、技术和品牌,发达国家掌握高利润、生产过程不辛苦的,低端的产业有序分配给三六九等的国家,利用落后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世界各地生产和消化,获取超额利润。最高层次是控制金融和传媒话语权,利用金融霸权周期性收割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不遵守分配,争抢不属于自己的产业,触及大国产业的,甚至胆敢想绕开美元的,你看它有多少种方法收拾你?
而军事力量是维持这种明的、潜在的剥削掠夺秩序的保障。这种方式其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盎格鲁撒克逊人从英格兰一个小岛出发,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曾经控制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土地,民族的基因播撒到广阔新大陆,令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那么多,都是疯狂外卷、扩展,而不是内卷的成果。
英国殖民者罗得斯(1853-1902)说过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为了使联合王国避免内战,我们这些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美国人说得很直白,“在国际体系中,你若不坐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以剑为犁的另一种解释是劝人向善的,差不多相当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武”为“止戈”,以军事力量维护和平,民生依靠自己内在动力发展。农耕文明历来爱好和平,从汉代以后,中华民族通过筚路蓝缕地开拓和民族融合,基本穷尽了亚洲东部适宜耕种的土地,物产丰饶,不假外求,我国一直也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和人民福祉的中坚力量,今天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作为世界断档式领先的工农业生产国家,自然而然我们的军事力量也成长为世界顶级水平,令人自豪。
有一些观点认为,除了维护世界和平,也可以向海洋民族学习,以我们的剑,为我们的犁多争取一些发展空间?比如说能不能争取到更多市场空间,确保市场公平对待我国的产业。要知道现在内卷太严重了,大量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过不好、市场不好,就没办法提高福利待遇,消费不足,进一步影响市场和生产。再如,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需要大量的产业才能稳定就业,保护很多好的产业不外迁,也需要国家实力。国内外的激烈市场竞争,会加剧内卷,造成国内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如果能维护住大量产业,降低竞争,提高价格,民生福祉就会好起来,发达国家历史上就是这样过好日子的。
来源:心窗Plu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