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张红梅:把红领巾系进童心 |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2:00 2

摘要:“ 张老师 ,您看我的红领巾系得标准吗?”6月23日,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升国旗仪式前,一群孩子围着一位眉眼弯弯、笑意盈盈的女老师。她胸前那抹鲜红的红领巾,已陪伴她11个春秋——她就是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张红梅。1989年出生的 她 ,2014年刚参加

“ 张老师 ,您看我的红领巾系得标准吗?”6月23日,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升国旗仪式前,一群孩子围着一位眉眼弯弯、笑意盈盈的女老师。她胸前那抹鲜红的红领巾,已陪伴她11个春秋——她就是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张红梅。1989年出生的 她 ,2014年刚参加工作便与“红领巾”结下不解之 缘 ,至今一 直担任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先后获得“ 榆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陕西省新时代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少先队辅导员,那一定是中国红。我的职责,就是把红领巾系进童心,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张红梅说。

在张红梅看来,思想教育必须“活化”。她将抽象的思想教育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清明节,带领少先队员前往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聆听烈士事迹;建党百年之际,策划“红领巾心向党——百年党史我来讲”系列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分组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再以演讲、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子毓性格内向,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张红梅发现她对红色故事兴趣浓厚,便鼓励她参加比赛,还从故事选材、演讲技巧到肢体语言运用,逐一耐心指导。经过不懈努力,子毓不仅克服了内心恐惧,还常在班级和校园活动中主动分享红色故事,成为红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为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张红梅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带领少先队员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寻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感受榜样力量。她还精心策划“红领巾心向党”“我为祖国献贺礼”“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我和党旗党徽合个影”“党的故事我来讲”等内涵丰富、益德益智的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从小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扎下“红色根”、铸就“红色魂”。

“张老师,我遇到点小事,想和您说说,可以吗?”“好呀,我们聊聊!”在张红梅的办公室里,这样的对话时常展开。她深知,孩子内心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烦恼,有时不愿向家长倾诉,更愿意和老师分享。于是,尽管不是专业的心理教师,她仍主动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有一次,转学生宇宁连续三周独来独往:课间从不和同学交流,老师提问时总是低着头,回答的声音几乎听不见。细心的张红梅发现,每当同学们讨论周末趣事,宇宁总会悄悄把椅子往旁边挪,仿佛生怕打扰到别人。放学后,张红梅特意留下宇宁,指着窗外茂密的爬山虎说:“听说那里藏着会听秘密的小精灵,要不要一起去问问它?”在摇曳的绿叶下,宇宁终于敞开心扉:之前转学时常被同学嘲笑“不合群”,这次来到新学校,她害怕再次被排挤,索性把自己“藏”了起来——哪怕内心渴望交朋友,也不敢主动开口。

此后,张红梅常利用课间、午休时间,带着同学们陪伴宇宁,倾听她的心声,给予她鼓励与支持。一段时间后,这个曾经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像变了个人,变得开朗许多。

从那以后,无论每天忙到多晚,张红梅都会抽空和孩子们谈心,仔细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细微变化。她还利用晚上、周末时间,和学生“线上”相约:聊学习的困惑,也聊成长的烦恼。

“我原来总紧张,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一有烦心事就默默写在笔记本上。自从张老师开导我后,我慢慢喜欢上了社交。”学生诗雨说。

还有一次,张红梅发现队员嘉轩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性格也内向,总是闷闷不乐。通过主动谈心,她发现像嘉轩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于是,在张红梅的倡导下,学校相继成立了科技、绘画、书法、合唱等社团和兴趣小组:航模社团的滑翔机乘风欲飞,编程教室的键盘声清脆作响,科学实验室里火焰跃动……张红梅积极用丰富多样的活动,为队员们搭建成长舞台。在社团里,孩子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嘉轩的实验作品在学校科技节上斩获一等奖,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人也变得自信开朗。

张红梅就像一座温暖的灯塔,为孩子们照亮心灵的归途。在她面前,孩子们愿意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倾诉;不知不觉间,她也成了孩子们口中的 “知心姐姐”。

一个优秀的中队,离不开扎实的队建。张红梅格外注重培养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努力打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中队:她组织开展中队文化建设,发动队员共同设计中队标志、制定中队口号、创作中队歌曲;推行“人人参与管理”模式,设立多个中队管理岗位,让每个队员都有机会参与中队事务;还定期组织中队会议,让队员们共同讨论中队事务,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在张红梅看来,活动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在“学雷锋,讲故事”活动中,队员们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在“小小志愿者进敬老院”活动中,队员们学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清明祭扫活动中,队员们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在体育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中,队员们不仅锻炼了综合能力,更收获了自信与成长。

考虑到少年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张红梅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少先队教育工作,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少先队文化宣传阵地。她录制的《童话里的英雄课:从哪吒看新时代少年担当》《昆虫奇妙物语: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探险》等微队课,在全校传播推广,深受队员们喜爱。

11年教育生涯里,张红梅怀揣对少先队工作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在教育领域深耕不辍:她用爱与责任编织孩子们的成长梦,用执着与智慧点亮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的心灵之光。

“我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少先队工作。我愿意一直坚守在少先队辅导员岗位上,把红领巾系进孩子们心里,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者与坚定引路人。”张红梅说。

刊登在《教师报》2025年9月3日八版

作者:朱团员

编辑:王波

来源:陕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