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紧急命令……》一文的《审核提醒》,与头条老师商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11:49 2

摘要:我的故事《紧急命令:组建追杀小组,追杀七只因为洪水围困而逃离的狼犬》于08-27 11:16发表于《今日头条》。

我的故事《紧急命令:组建追杀小组,追杀七只因为洪水围困而逃离的狼犬》于08-27 11:16发表于《今日头条》。

今晨,看到编辑老师的《审查提醒》,有些诚惶诚恐:

“审核提醒:作品不适宜持续推荐,作品存在恶俗、负向、情节编造的表述,观感不佳。建议您完成作品信息修改,平台会恢复对优质作品的推荐”。

审核提醒吓了我一大跳:“作品存在恶俗、负向、情节编造的表述,观感不佳。”

我仔细揣摩:

第一,“恶俗”。必定是写了“丑恶的习俗”。

第二,“负向”,必定是负面的创作方向。

第三,“情节编造”,必定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第四,“观感不佳”,就是读者观赏的感觉不好。

我急忙打开文章,又仔细阅读了三遍,努力寻找问题所在。可是恕我愚钝,无论如何也没有找出这位编辑老师所下的四条定语的准确错误之处。

我只好按照编辑老师的批评认真解剖我的故事的主题、情节、知识、语言,但还是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问题所在。只好一点点地自我解剖:

第一,关于“恶俗”。这是一篇描述西北警方在突发洪水后,奉命快速击杀逃跑的七只狼犬的故事。狼犬遭遇洪水的自然突变后,逃跑后可能狼性大发,伤人、吃人。追杀是必要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充满了正能量,如何是“恶俗”呢?不理解。

第二,关于“负向”。这篇故事目的在于歌颂现代化武装的警方,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不再给受洪灾的群众增加恐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交通设施,迅速完成击杀狼犬的任务,保护了人民的安全。怎么会是“负面的创作方向”呢?不理解。

第三,关于“情节编造”。这评语把我吓笑了。我写的是文学样式的故事、瞎话,不是新闻和资讯。是不是编辑老师也把文学和新闻的概念弄混了?

故事、瞎话,属于流传于民间的文学样式的一种,它的情节就靠虚构的许多巧合和传奇结果完成。

你批评我“情节编造”,我如何理解得了。我就是记者出身,可我写故事的思维,跟不上编辑老师的新闻思维呀!

因为,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难道指“追杀狼犬”的事儿不对???

首先,我得声明,有关新闻早就播报了,西北地区因为洪水围困,逃走了七八只凶悍的狼犬,上级下令必须追杀之。

结果警方一举击杀了逃跑的六只。连同养殖基地没有逃跑的狼犬,也被全部击杀。这些,编辑老师百度一下,就可以查到。

还有,难道所指警方用的先进的水陆两栖交通工具?

警方要在洪灾区域完成紧急追杀任务,必须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网络设备。况且我国的警用和军用水陆两栖摩托早已配装。

警方要在洪水灾害期间完成任务,必须驾驶先进的水陆两栖交通工具。我只是简要说明了一下,不交代,警方如何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任务?

还有狼犬。过去,我写了许多獒犬、警犬、军犬,都是忠于主人的英雄,是不是这次写被追杀的狼犬,就让编辑老师认为我“人设矛盾”了。

我的肤浅想法是,作者不但可以写狼、虎、犬等动物应该受到积极第保护,也应该写那些伤害人类的恶狼、恶虎、恶犬被坚决击毙。因为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而且野生动物保护法也没有规定那些吃人作恶的猛兽不该被击毙。

还有,作者的写作内容和风格,只要合规合法,就应该多变。因为文无定式!就像一个演员,你只让他演一种模式的角色,那不是把戏路演窄了,演死了吗?寻求多变,才是正道。

第四点,关于“观感不佳”。我反复阅读我的故事,最终猜测,可能因为提到一个大概是被逃跑的七只狼犬咬死的男人的尸骸问题。

这一情节的虚构,主要是和被咬死的猪羊牛一样,可以让读者直观地认识到逃跑狼犬的可怕,以及被上级命令快速追杀狼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里没有血腥的描写,不该有“观感不佳”的定论吧?

因为编辑老师没有给提供申诉通道,我无法表达我的肤浅意见,只好以此文的形式,提供给头条的编辑老师,以商榷,以讨论。

如若错误,请多多批评。

来源:作家王天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