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3月26日,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对全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更好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推动全域文明城市建设,即日起,“文明温州”《文明办主任谈》专栏,将陆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3月26日,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对全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更好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推动全域文明城市建设,即日起,“文明温州”《文明办主任谈》专栏,将陆续刊发12个区(县、市)文明城市建设亮点与经验,各地文明办主任共话新亮点、新举措、新发展,不断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贡献温州文明力量。
龙湾:
探索“精神共富”新路径 绘就精神文明建设新画卷
2024年,龙湾区文明中心紧扣全市“迎园博 讲文明 强品质”三年行动这一重大任务,扎实推进全域化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高标培育“浙江有礼·德暖龙湾”品牌,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快塑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为龙湾强城行动贡献出精神文明力量。2024年8月,以“推进文化惠民成本性收费改革工作成效”获2024年上半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及时奖励。
一、2024年工作成效及亮点
01
以进固稳、顺势而为
文明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坚持督查督办与专项治理同向发力。聚焦城区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等“十乱”问题,不断深化“中心+部门+第三方+志愿者”的联动督查机制,着力抓好各点位平时管理和战时攻坚,全年共计交办、整改问题6365个。制订出台《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两轮文明城市建设全域督导工作,对1206个点位开展大排查,两轮点位符合率均在88%以上;对全区300家餐饮单位进行两轮餐饮情况摸底,派发整改问题1500余个。
坚持宣传引领与好习惯养成同步到位。开展文明好习惯“3+N”行动,并联合市交管局三大队、五大队,对20家文明单位定期开展宣传指导。制作文明好习惯视频,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鼓词弹唱,让宣传走心更入心。持续发挥文明城市“小哥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其中《小哥联盟助力城市文明共建共享》的案例被列为浙江省全域文明创建典型。
坚持移风易俗与文明乡风建设同频共振。围绕环大罗山生态绿核示范带,通过梳理8个村(社)资源优势,植入文明乡风、文明创建等元素,形成以郑家园麦麦酒坊、东篱下休闲农庄为主的“人文+自然”乡风文明示范带。进一步优化OA系统移风易俗报备平台,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临聘人员实行线上报备,全年共报备241人次。
0
2
稳中求进、因势而新
新时代文明实践见真章
培育文明实践新动能。探索“政府+社会”运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场地换服务、空间链资源”的方式,引入优质专业社会企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创新与服务供给,使阵地利用率提高了60%。探索“公益+低偿”的造血机制,提供成本性收费的公益培训,开设438门优质服务课程,学费收入达152万元,全部用于支持更多的公益活动和课程,惠及群众达9.5万人次。实施“中心+所站”联动机制,通过“星火龙湾”伙伴计划项目,为基层所站点输送2000余课时的公益精品课,受益群众约6.25万人次,推动运营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构建全龄共享精神家园。联合多部门组建“罗峰思响”宣讲团,遴选8090、00后宣讲员,推进“理响龙湾”“礼遇龙湾”“德暖龙湾”等宣讲,打造“行走的思想课”“大家小讲”等10余个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品牌,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传递“大情怀”,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注重挖掘基层“一阵地一项目”,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定全龄人群的服务清单,开设“四季公益课程”“儿童成长素质训练营”“青年成长俱乐部”“银龄乐享营”等项目,打通引领、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推进“青年yeah校”“家门口的少年宫”建设,抓住“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日、24节气、纪念日等关键节点,全年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节”“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2.8万余场,全区受益群众达80万余人次,推动服务供给从“单一”向“精准”转变。
擦亮“有礼龙湾”文明新实践品牌。坚持“全域有礼、全程有礼、全民有礼”,深化“浙江有礼•德暖龙湾”全域实践,新建成有礼街区2个、有礼小区4个。在全市率先打造文明实践向导“龙小文”IP形象,制作“龙小文”文明好习惯宣传视频和文创产品,并制定集章换礼制度,使宣传更生动、互动更活泼、服务更温暖。创新“浙风十礼”传播体系,以“浙风十礼”为主题,开发20个“国学有礼”课程体系,深入村居、企业、机关开展“国学载礼来”宣讲135场次,形成全民“知礼、懂礼、学礼、用礼”的良好氛围。
03
以进促稳、乘势而上
社会文明新风培育获提升
聚焦道德引领工程。选树龙湾好人18人,温州好人8人,组织道德典型开展各种关爱、帮扶活动700余场次。16家好人工作室分别推出个性化、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菜单,开展各类公益活动500余场次,捐赠公益金、物资等160余万元,惠及群众5.8万余人次。组织好人工作室、慈善团队先后赴四川省仪陇县、阿坝自治州壤塘县开展慈善助学助困拥军活动,共捐赠公益金15.05万元、物资价值2.1万元。认真落实“龙湾好人”关怀帮扶制度,走访慰问各级先进典型13人,为3名困难道德典型和“龙湾好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帮扶活动。打造龙湾好人会客厅,提供好人交流平台,凝聚好人力量。
聚焦德治品牌建设。指导各街道打造一个基层德治品牌和阵地,全区重点扶持培育海滨街道、永兴街道等2个基层德治品牌,状元街道《厚植“上善情怀”—— 以“德治”之笔绘好基层治理画卷》品牌案例入选《温州市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集》,助力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让“德治教化”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聚焦立德树人工程。以“六化六共享”为抓手,指导各街道至少打造1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标准化阵地,全区已重点打造6个。深化“少年有礼”育苗行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50余场次,惠及未成年人6000余人次。全区各村(社)积极开展各类“春泥计划”主题教育活动2100余场次,惠及未成年人4万余人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选树区新时代好少年66名,其中7名获评市新时代好少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龙湾区文明中心将围绕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全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等方案,推进文明创建联动融通,文明实践多元融合,文明培育系统协同,全力推动全区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双提升”。
01
以创建惠民为目标,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样板
在落实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的基础上,紧盯薄弱环节,梳理一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以督查督办推动闭环管理。按照“三微四景”类型推进城市更新,分别做好十大亮点打造和十大乱点整治工作,形成“点上有示范、线上有风景、面上换新颜”的整体效果。持续开展文明好习惯“3+N”行动,进一步发挥蒲州街道创客小镇社区“创小哥”队伍优势,打造“文明城市小哥联盟”2.0版本,全面提高文明好习惯养成率,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02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示范
升级文明实践督导机制,强化“1+10+122”三级阵地建设,构建15分钟可达、具有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10项核心功能的“1510”文明实践圈30个。紧抓全市“深化文明实践改革”在龙湾试点的机遇,推进文明实践“错时、延时、随时”改革。持续推进“浙江有礼•德暖龙湾”品牌建设,加大有礼单位、有礼地标、有礼实践等有礼典型培育力度,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等活动,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打造具有龙湾特色的有礼品牌。
03
以榜样育人为抓手,打造龙湾社会文明新风尚
培育好“德暖龙湾”区域道德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好人矩阵”能量,加大身边好人推荐和宣传力度,用好龙湾好人会客厅,深化“好人工作室”工作,开展道德典型礼遇帮扶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打响“德润童馨·芬芳满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提升龙湾区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标准化建设阵地7个、乡村学校少年宫4个,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春泥计划”等主题教育活动,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