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原配:独守50年换不回同穴而眠,墓碑上四字,藏着最狠报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5:46 2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1年的洛杉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跪在一座墓碑前。墓碑上赫然刻着“张于凤至”四字。

这位老人正是少帅张学良,而长眠于此的,是他辜负了一生的结发妻子——于凤至。泪眼模糊中,他喃喃道:“此生最对不住的,唯有大姐……”

于凤至张学良

于凤至,这位出身吉林富商之家的才女,18岁便因“凤命”预言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钦定为儿媳,与张学良结为连理。

她温婉贤淑、通晓诗书,将张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挑剔的公公张作霖都赞她“有将帅之风”。

西安事变,她以东北第一夫人的身份秘不发丧,与日寇周旋;孙中山的葬礼上,她陪同宋庆龄出席,举手投足尽显风范。

然而,这般德才兼备的女子,却始终叩不开丈夫的心门。

新婚之夜,张学良冷脸相向:“你嫁的是张家,不是我。”

张学良于凤至

面对丈夫的风流韵事,她隐忍克制,甚至亲自为赵四小姐修筑别院,只求“秘书”名分不越雷池。

西安事变后,她陪伴囚禁中的丈夫辗转流离三年,积劳成疾患上乳腺癌,却仍强撑病体远渡重洋为夫奔走。

医生断言她仅剩六个月生命,她竟在手术台上奇迹生还,更以惊人的毅力闯入华尔街,从炒股新手蜕变为地产大亨。

她拼尽血泪赚取的每一分钱,都为给张学良留一条退路。

于凤至

可命运终究未能垂怜她的痴情。1964年,一纸离婚协议书漂洋过海。为成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婚约,她含泪签下名字。

死后,她坚持在墓碑冠以夫姓,并将毕生积蓄购置的别墅钥匙永远留给“汉卿”。

直至1990年临终前,93岁的她仍攥着未寄出的生日请柬,幻想与丈夫重逢。

而张学良最终踏足她精心布置的“家”时,只见墓园里并排的空穴。

于凤至

01

1912年春天,张作霖在东北当巡防营长官,整天想着怎么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时候东北富商于文斗找上门来,说自己的货被俄国大兵扣了,求张作霖帮忙捞货。

酒桌上,张作霖一眼相中了老于家15岁的闺女于凤至,小姑娘长着鹅蛋脸丹凤眼,正带着弟弟在走廊底下背《论语》,安静又聪明的样子特别招人稀罕。

第二天,张作霖就找算命先生合八字,结果算命的拍着大腿说:"这姑娘是凤凰命!要是嫁到你家,保准带着整个家族飞黄腾达!"

其实张作霖心里早打好了小算盘,老于家管着东北的粮食买卖和钱庄,能给自己充钱袋子

这读过四书五经还会说洋文的姑娘,既能帮着管账又能撑门面,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

但人家于文斗也不傻,觉得张家是土匪出身,怕闺女嫁过去受委屈。这事一拖就是三年,直到1915年张作霖当上了奉天督军,手里有了枪杆子,老于家才松口说:"嫁可以,但得让我闺女管着张学良的书房钥匙。"

据《张氏家族档案》记载,于凤至出嫁前与张作霖达成三条约定:每月逼张学良读两本书、内宅事务她说了算、还能拿张家的钱办女校。

张学良 蒋介石

有了书房钥匙就等于在张家有了实权。就这么着,这场带着算命预言和政治联姻的婚事才算成了。

1915 年 12 月,奉天帅府张灯结彩,18岁的新娘子于凤至顶着二十斤重的黄金凤冠,嫁衣上绣满石榴多子的图案,

可她的陪嫁愣是把全城百姓看傻了,二十个大木箱装的不是金银珠宝,全是《资治通鉴》这些治国宝典,还有洋人用的打字机、化学试管。

张作霖酒席上也发话了:"往后汉卿的大事,都让凤至拿主意!" 为表地位,于凤至还当场把《出师表》给大家背诵了一遍,连教书先生都竖大拇指。

第二天《盛京时报》评论:“这场政治联姻,娶的不是娇妻,是东北未来的‘摄政夫人’。”

嫁入帅府次日,于凤至拒绝了珠宝首饰,向张作霖要了一块荒地来办小学。

1916 年,第一所新民小学在奉天城郊落成,青砖灰瓦的校舍上刻着她手书的校训:“教育即解放” 。

于凤至

她带着留洋归来的教师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劝农妇送女儿上学:“认字才能看懂地契,读书才能不当文盲。”

到了 1931 年,东北大地就矗立起 128 所新民小学,3 万名贫寒子弟走进课堂。

更震撼的是 1928 年创办的同泽女学,是中国第一所男女同校的新式中学,她亲自设计了校服,藏青色旗袍配西式短袄,袖口绣着 “自尊、自立、自强”。

《大公报》报道:“张于凤至女士以一人之力,推动东北教育现代化,功在千秋。

除了在教育上,于凤至在救灾这块也没少出力,1929 年辽河泛滥,百万灾民流离失所,于凤至在帅府办起慈善赈灾晚会,据说宋美龄、宋霭龄皆来捧场。

起初张学良还嫌弃于凤至 “裹过小脚,老气横秋”。但几年相处下来,于凤至展现的见识让他震惊不已。

于凤至为他讲解《国富论》中的关税保护政策,还提醒他 “必须掌控海关”;带他微服考察奉天贫民窟,写下《东北流民十策》,被张作霖采纳三条;教他射击时说:“枪法要准,更要知道枪口该对准谁。”

1918 年,张学良晋升陆军少将,在凤至的书房写下 “大姐如师” 的条幅。副官回忆:少帅遇到难题,第一句话总是"去问夫人"。

于凤至

02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火车站,遭日本关东军袭击,身受重伤后被送回大帅府,最终因伤势过重于6月9日去世。

张作霖去世后,大帅府上下陷入混乱,而此时张学良正在天津庆祝生日,未能及时赶回。

于凤至当机立断,提出“秘不发丧”的策略,对外宣称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能够很快痊愈。

又安排人员继续照顾张作霖的日常生活,每日送饭、换毛巾,并让副官模仿张作霖的字迹批复公文,以维持大帅府的正常运作。

面对日本领事馆的试探,于凤至浓妆艳抹坐在大帅书房,隔着屏风轻笑应对,成功迷惑了对方。

17 天后,张学良化装成伙夫潜回沈阳。于凤至将军政要员齐聚客厅,当众掀开张作霖的棺木,宣布“老帅临终前交代,少帅即日继位”,她的声音沉稳如铁,震慑了所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多年后,张学良在口述史中哽咽:“没有大姐,就没有我张学良的今天。”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凤至

1929 年 1 月 10 日,杨宇霆带着督军常荫槐闯入帅府,逼迫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

彼此,张学良心乱如麻,在卧室来回踱步,他清楚一旦妥协,后果不堪设想,但又能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一旁的于凤至突然说道:“汉卿,还记得郭松龄反奉时,老帅怎么说的吗?

接着她又放下手里的笔,来到张学良身边:“江湖义气换不来江山。杨宇霆把你当孩子,你就得让他知道,少帅府的规矩是谁定的。

凌晨三点,老虎厅枪声响起。于凤至亲自为张学良披上大衣:“去给杨宇霆夫人送抚恤金,再送二十万大洋给常家。

这场震动东北的处决,因她的善后智慧,避免了一场流血政变。

1927 年,张学良结识赵四小姐,便有了婚外情。

不过,于凤至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

她甚至都没有生气。

她先派副官调查赵四的背景,得知对方是浙江兰溪首富之女,还是燕京大学才女,于凤至心里就有底了。

其实本质上,于凤至是想确定对方是不是“风尘女子”;

或者说,他是害怕张学良学会坏。

既然结果不差,于凤至,索性洒脱开了。

她不仅在帅府旁为两人建个了 “小红楼”,还在上面亲笔题写 “绮霞馆”(赵四原名绮霞)。

于凤至与次子

淡淡的对张学良说:“汉卿喜欢聪明人,小妹留下读书吧。”;

赵四怀孕后,于凤至安排她去天津堕胎,对外宣称 “去日本留学”,避免大帅府丑闻;

还每月给赵四 200 块零花钱,条件是 “不得参与军政事务”。

就这样,这“一妻一妾” 的生活方式,也算是安稳。

直到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这一切平静被打破。

蒋介石欲杀张学良泄愤,于凤至带着子女直闯宋美龄官邸,下跪哭诉:“若汉卿死,我必携三子投海相随!

又连夜用英文写信给英国《泰晤士报》揭露蒋氏阴谋,迫使南京政府忌惮国际舆论暂缓行刑。

于是,蒋介石便将张学良软禁。

于凤至安排好孩子和家眷,于1937年来萍乡安源煤矿照顾张学良。

在破旧不堪的煤洞两人一住就是三年,然而更致命的是,她患上了乳腺癌。

医生告诉她:“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活不过半年。”

无奈,她只能独自踏上美国治病之旅。

谁料这一别,竟是永诀。

临走时,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我走后,你要好好吃饭。记住,你的命不是你的,是东北的,是中国的。”

于凤至抵达纽约次日,做了两件事:

切除乳房手术,但拒绝全麻:“我要清醒记住每一秒的疼痛,提醒自己为何而战”;

据宋美龄日记(1940 年 2 月 14 日):“凤至姐手术时背诵《满江红》,血染红了纱布,却始终望着东北方向。”

之后,她走进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从 “会计学原理” 开始旁听,笔记本写满:“汉卿喜欢宽敞的房子,华尔街的钱能买多少亩地?”

1941年,于凤至将仅剩的积蓄投入华尔街股市。她通过研究罗斯福新政预判美国参战趋势,重仓洛克希德等军工企业股票,在二战期间实现资本原始积累。

病愈后她并未满足于此,敏锐察觉到股市周期性风险,于1960年代末将投资重心转向房地产。

她先以低价购入郊外荒置农舍,后因地块毗邻新兴旅游区,被希尔顿集团以三倍价格收购;

之后,她转战比佛利山,又精准收购英格丽·褒曼等影星旧居,修缮后溢价出售。被美国华人圈公认的"地产点金手"。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构建的顶级投资圈层,她联合“东北军旧部”肖振瀛家族组建信托基金,更借助与孔祥熙、宋子文的渊源(二人虽已失势但仍掌握庞大政商资源),吸纳国民政府流亡官员资本,形成横跨政商两界的"东北"投资联盟。

1955年《时代》周刊以"神秘东方贵妇"形容她,特别强调其名下所有好莱坞山顶别墅契约均注明"为张学良而持"。

这两栋相邻豪宅,一栋自住,另一栋给张学良与赵四居住,为此她还专门聘请园丁常年维护,只因"要让汉卿出来就有家可归"。

张学良 赵四小姐晚年

抗战胜利后,张学良被秘密转移至中国台湾省新竹县井上温泉,囚禁于日据时期遗留的简陋木板房中,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在群山环绕的幽闭环境中,张学良与赵一荻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狭小院落,日常以种菜、饲养鸡鸭为生,赵一荻更以“伴读”身份陪伴张学良研读明史与基督教典籍。

这段与世隔绝的软禁持续十余年,直至1959年蒋介石允许其有限自由活动。

于凤至晚年

1964年,因教会有一夫一妻制的要求,张学良需解除与原配于凤至的婚姻关系。身在美国的于凤至为成全张学良,含泪签署离婚协议,并致信称赞赵一荻“高风亮节,世人皆碑”。

同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一荻在台北市杭州南路美籍友人寓所举行婚礼,宋美龄、张群等出席见证。这场迟来36年的婚礼,使赵一荻终获正式名分。

1990年,张学良结束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公开露面。1995年,他与赵一荻移居美国夏威夷。而始终以“张夫人”自居的于凤至,早在洛杉矶玫瑰园购置双穴墓地镌刻“张于凤至”之名期待死后同穴。

1990年3月20日,93岁的于凤至在睡梦中离世,临终前仍为未能参加张学良九十大寿而懊悔最终张学良与2000年去世的赵一荻合葬于夏威夷神殿之谷,与于凤至的遗愿擦肩而过。

但张学良到死都没懂,于凤至墓碑上'张于凤至'四字,藏着对他最狠的报复。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们将持续更新,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分享,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

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的离婚同意书,让张学良失声痛哭——澎湃新闻

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 错爱一生让人心碎——大众网

于凤至:张作霖的儿媳传奇——湖南日报

张学良为何遭软禁54年而没有被害?晚年坦言:救我者,并非蒋——凤凰网

来源:新咖探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