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日子:我带玉佩穿成婴儿,寻水、避灾祸,成全家保命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8:00 1

摘要:“哎呦喂,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啊!辛辛苦苦怀胎十月,怎么就生出这么个小讨债鬼来。”

本文纯属虚构。故事小说,感谢大家的喜欢。

第一章 穿越

“哎呦喂,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啊!辛辛苦苦怀胎十月,怎么就生出这么个小讨债鬼来。”

李佳惠迷迷糊糊间,听见一个女人在她耳边哭天抢地。那声音又尖又细,刮得她耳膜生疼。

她费力地睁开眼,眼前却是一片模糊。隐约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女人正抱着她,旁边还围了好几个人。

“妈,您别这么说,孩子这才刚生下来,啥也不懂呢。”一个年轻些的女声劝道。

“不懂,她一落地就赶上她爹掉河里没了,这不是讨债鬼是啥?咱老李家造了什么孽啊。”

李佳惠一个激灵,彻底清醒了。

等等,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她不是熬夜赶设计方案猝死了吗,现在这是在哪。

她转动着小脑袋四处张望,这一看不要紧,吓得她差点背过气去。

土坯墙,茅草顶,纸糊的窗户破了好几个洞。抱着她的女人梳着发髻,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围在旁边的人也都是一副旧时代农村人的打扮。

再低头看看自己——胖乎乎、短撅撅的小手小脚,分明是个婴儿。

她这是…穿越了?还穿成了个刚出生的娃娃?

“妈,您看这孩子多俊啊,大眼睛滴溜溜转,一看就机灵。”方才劝说的年轻女人凑过来,笑眯眯地戳了戳李佳惠肉嘟嘟的脸蛋。

抱着李佳惠的老太太抹了把眼泪,低头瞅了她一眼。这一瞅,老太太也愣住了。

刚出生的孩子她见得多了,大多是皱巴巴红彤彤的像个小老头,可怀里这娃娃却白白净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水灵灵的,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半点不像刚出生的样子。

最稀奇的是,被这么骂“讨债鬼”,一般孩子早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这娃娃却安安静静的,眼神里甚至带着几分打量和思索。

老太太心里直犯嘀咕:这娃难不成真有点特别?

李佳惠也在打量着老太太。根据刚才的对话,这应该就是她的奶奶了。奶奶看上去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爬满了皱纹,但眼神却犀利得很,一看就是个精明厉害的主。

“妈,给孩子取个名吧。”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炕那头传来。李佳惠循声望去,看见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女人正虚弱地躺在炕上,想必就是她这辈子的娘了。

老太太沉吟片刻,没好气地说:“大名叫李佳惠,小名就叫招娣吧!希望她真能招来个弟弟,别白瞎了这克父的名声!”

李佳惠心里一沉。得,不仅穿越成了婴儿,还是个一出生就背上“克父”罪名的女娃娃。看这家徒四壁的样子,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她正发愁呢,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李家的!快出来!你家大壮捞上来了!”有人在院外高声喊道。

屋里的人顿时乱作一团。老太太猛地站起来,差点把怀里的李佳惠给摔了。好在旁边的年轻女人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她。

“妈!您慢点!”年轻女人抱着李佳惠,跟着一众人往外跑。

院子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两个浑身湿透的男人抬着个担架,上面躺着个人,盖着块破布。

“大壮啊!我的儿啊!”老太太扑上去就要掀那破布,却被旁人拦住了。

“李家婶子,人已经没了,您…节哀顺变吧。”

顿时,哭声响成一片。李佳惠被她所谓的“姑姑”抱着,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所以,她这辈子的爹,在她出生这天淹死了?难怪奶奶骂她是讨债鬼。

正当院子里哭天抢地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雷声隆隆。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时,一只乌鸦不知从哪飞来,径直落在担架旁,“嘎嘎”叫了两声。

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乌鸦嘴里竟叼着个东西,它一低头,把那东西放在了盖着尸体的破布上。

眼尖的人已经看清楚了,那竟是一块通体翠绿的玉佩!

“这、这是…”老太太颤抖着手,拾起那块玉佩。玉佩触手温润,雕工精细,一看就不是寻常物件。

就在这时,担架上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咳嗽。

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有几个胆小的甚至往后跳开了几步。

“诈、诈尸了!”有人惊叫道。

老太太却不管不顾,一把掀开破布。只见担架上的男人缓缓睁开了眼睛,虚弱地喊了声:“妈…”

“活了!大壮活了!”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李老爹抬进屋,请郎中的请郎中,烧热水的烧热水。一阵忙乱后,郎中诊完脉,连连称奇:“真是奇了,脉搏虽然弱,但已经平稳了。好好将养些时日,应该无大碍。”

直到这时,大家才想起那只奇怪的乌鸦和那块玉佩。

老太太从怀里掏出玉佩,又看了看被放在炕角的小婴儿,眼神复杂。

“妈,您说是不是这孩子…”李佳惠的娘小声说道,“她一来,大壮就活过来了,还有这玉佩…”

老太太没说话,但看李佳惠的眼神已经柔和了许多。

当晚,李佳惠被抱到父母屋里。等众人都睡下后,她悄悄试验了一下自己的金手指,既然穿越这种离谱的事都能发生,带个金手指也不过分吧?

她集中精神,心里默念“苹果”。

什么也没发生。

她又试了试“玉佩”,依然没有反应。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忽然感觉胸口发热。她费力地扭动小脑袋,看见那块被奶奶放在她襁褓里的玉佩正发出微弱的绿光。

更神奇的是,随着绿光亮起,她感觉周围似乎变得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一样,她也说不上来,就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李家人是被一阵香味唤醒的。

循着香味走到厨房,所有人都惊呆了,锅里不知什么时候煮好了一锅小米粥,金灿灿的小米熬得烂烂的,旁边还放着几个蒸好的窝窝头。

“这、这是谁做的。”老太太惊讶地问。

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不是自己。

李佳惠心里一动。难不成这玉佩能凭空变出食物?可她昨晚明明试过了啊。

这时,她名义上的大哥,五岁的铁柱突然指着窗外叫道:“奶奶!鸡下蛋了。”

众人跑到鸡窝一看,果然,平日里三五天才下一个蛋的老母鸡,今天居然一口气下了六个蛋,个个又大又圆。

老太太看看鸡蛋,看看锅里的小米粥,又想起昨天死而复生的儿子和那只奇怪的乌鸦,最后目光落在了被儿媳妇抱在怀里的李佳惠身上。

她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从孩子的襁褓里取出那块玉佩。玉佩触手温润,似乎比昨天更加莹润有光。

“从今天起,佳惠的小名就叫福宝吧。”老太太突然说道,“这孩子,怕是给咱家带来福气的。”

于是,李佳惠在这个世界有了新名字,李佳惠,小名福宝。

她躺在娘的怀里,眨巴着大眼睛,心里美滋滋的。看来那块玉佩真是个宝贝,虽然不能凭空变出东西,但似乎能带来好运。

不过很快,福宝就发现,这好运也是有限度的。

第二章 饥荒年月

时间飞逝,转眼福宝已经三岁了。

这三年里,她慢慢摸清了玉佩的用法。那玉佩不能凭空变出东西,但带在身边,能潜移默化地改善周围的环境。

比如,自从她把玉佩藏在襁褓里,李家的老母鸡下蛋勤快了,后院的菜长得水灵了,就连她爹李老爹打渔的收获都比别人多上几分。

然而,个人的好运终究抵不过时代的大潮。

一九六零年,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李家所在的李家村也不例外。

起初是干旱,整整三个月没下一滴雨。地里的庄稼蔫头耷脑,收成减了大半。

接着是虫灾,不知道从哪来的蝗虫黑压压一片,把本就稀疏的庄稼啃了个精光。

最后连村旁的小河都见了底,别说打渔了,连吃水都成了问题。

李家村顿时陷入了一片绝望。

“今天就半袋红薯干,一大家子人,这可怎么活啊!”晚饭时分,福宝的奶奶王秀兰看着桌上少得可怜的食物,愁容满面。

饭桌中央摆着一盆几乎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一小碟咸菜,还有几个掺了大量野菜的窝窝头。就这点东西,要养活李家上下十一口人。

福宝的爷爷李老栓闷头抽着旱烟,一言不发。他是典型的庄稼汉,勤恳老实,但遇上这种年景,再勤快也变不出粮食来。

福宝的爹李老爹叹了口气:“明天我再去山上转转,看能不能找些野果子或者挖点野菜。”

“我跟你一起去。”福宝的大哥铁柱立即说道。八岁的铁柱已经很有长兄的样子,总是抢着帮家里干活。

福宝安静地坐在娘亲身边,小口小口地喝着能数清米粒的稀粥。她明显感觉到,最近玉佩的效力似乎减弱了。以前她只要把玉佩放在鸡窝旁,母鸡就能天天下蛋。可现在,就算她把玉佩贴身放着,母鸡也三四天才下一个蛋。

看来这玉佩也受大环境的影响,福宝暗自思忖。

饭后,王秀兰把家里的粮食重新清点了一遍,越点心里越凉。最多再撑半个月,李家就要断粮了。

“当家的,要不...我去我娘家借点。”王秀兰试探着问李老栓。

李老栓摇摇头:“你娘家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别去为难你兄弟了。”

“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大家子饿死啊。”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李大叔。李大叔,快开门。”是村支书的声音,听着很着急。

李老栓赶紧去开门,只见村支书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外,身后还跟着几个村干部。

“不好了!后山发现一窝野猪,伤了好几个人了!”

“什么?”李老栓一惊,“野猪怎么跑后山来了”。

后山离村子近,平日里最多有些野兔山鸡,从没听说过有野猪出没。

“不知道啊!赵老四他媳妇去挖野菜,被野猪拱了,腿都断了!现在野猪还在那一带转悠,万一下山进了村,可不得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既害怕又兴奋。害怕的是野猪伤人,兴奋的是野猪肉可是能解燃眉之急的啊。

村委会立即组织了一支狩猎队,由村里最好的猎手带队,准备上山打野猪。

福宝的爹李老爹和大哥铁柱都报名参加了。福宝心里着急,野猪那么凶猛,爹和哥哥会不会有危险。

晚上,等大家都睡下后,福宝偷偷从枕头下摸出玉佩。三年过去了,玉佩依然温润光滑,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

“玉佩啊玉佩,你能不能帮帮爹和哥哥,让他们平安回来,还能打到野猪。”福宝对着玉佩小声念叨着。

她记得之前有一次,二哥狗蛋发烧,她把玉佩放在弟弟额头上,第二天烧就退了。或许这玉佩真能听懂她的话。

第二天一早,狩猎队出发了。全村人都聚在村口为他们送行。

福宝被娘亲抱着,眼睛紧紧盯着爹爹和哥哥远去的背影,小手在衣兜里紧紧攥着那块玉佩。

狩猎队这一去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阳西斜,才有人飞奔回来报信:

“打到了。打到了,好大一头野猪。”

全村顿时沸腾了,人们欢呼着涌向村口,迎接英雄们的归来。

只见四个壮汉用粗木棍抬着一头硕大的野猪,狩猎队的其他人跟在后面,个个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李老爹和铁柱也在其中,虽然浑身是泥,还有些擦伤,但精神头很好。

“好家伙,这野猪得有二三百斤吧。”有经验的老农估摸着重量。

村支书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太好了,按人头分,每家都能分上几斤肉。”

然而,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准备分猪肉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响起:

“且慢,这野猪是在后山打的,后山可是我们赵家的祖坟地,这野猪理应由我们赵家先分。”

说话的是赵老六,村里有名的无赖。他这么一说,赵家的几个壮丁立即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村支书皱起眉头:“赵老六,你这是什么道理?后山是集体的地,怎么成你赵家祖坟地了。”

“支书,话不能这么说,”赵老六斜着眼睛,“野猪伤了我四嫂,医药费还没人出呢!这野猪,我们赵家至少要分一半。”

“凭什么。”其他村民不乐意了,纷纷抗议。

眼看一场冲突就要爆发,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野猪是大家一起打的,应该大家一起分。”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被李老爹抱在怀里的福宝。三岁的小娃娃,声音清脆响亮,说得有理有据。

赵老六嗤笑一声:“小丫头片子懂什么?一边去。”

福宝却不害怕,继续说道:“赵伯伯,你们家要是单独占了野猪,其他人家饿死了人,你负得起责任吗?”

这话一出,赵老六顿时噎住了。这顶大帽子他可戴不起。

村支书赞赏地看了福宝一眼,趁机说道:“福宝说得对。现在是困难时期,大家更要团结互助,这样,野猪按人头平均分,赵老四媳妇受伤了,多分她二斤肉做补偿,怎么样?”

这个提议公平合理,大多数村民都表示同意。赵老六虽然不情愿,但众怒难犯,只好嘟囔着同意了。

分猪肉的时候,福宝家因为李老爹和铁柱参加了狩猎队,多分了一斤肉。王秀兰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福宝是家里的福星。

当晚,李家难得地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野菜炖猪肉。虽然每人只能分到几片肉,但那久违的肉香让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福宝嚼着香喷喷的猪肉,心里美滋滋的。她感觉到衣兜里的玉佩微微发热,似乎在回应她的好心情。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这场猪肉风波还远远没有结束。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李家院门就被砸得震天响。

“李老栓,开门,快开门!”

李老栓披上衣服去开门,只见赵老六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地站在门外,后面还跟着几个穿制服的公安!

“就是他!李老栓家私藏封建残余!搞迷信活动!”赵老六指着李老栓,大声嚷嚷道。

一个公安走上前,严肃地说:“李老栓同志,我们接到举报,说你家私藏玉佩等封建物品,请配合我们检查。”

李老栓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福宝住的那屋。

王秀兰和其他家人也被吵醒了,纷纷出来看情况。听到公安的话,王秀兰脸色顿时白了。

福宝被吵醒,揉着眼睛走出门,正好听见赵老六在那里添油加醋:

“公安同志,我可亲眼见过!他家小孙女有块玉佩,整天戴着,说是能带来福气!这不是搞封建迷信是什么?”

福宝心里一沉,手下意识地摸向衣兜,那里空空如也,玉佩她昨晚放在枕头下了。

公安已经进了屋,开始搜查。一大家子人提心吊胆地站在院子里,大气不敢出。

福宝急得手心冒汗。那玉佩可是她的金手指,要是被收走了,以后怎么办?

就在这时,她突然灵机一动,悄悄溜到鸡窝旁,小声对最近经常下蛋的老母鸡说:“鸡妈妈,帮个忙,把公安引开好不好?”

老母鸡“咕咕”叫了两声,扑棱着翅膀飞出了鸡窝,正好撞在一个公安腿上。

“哎哟!”公安吓了一跳。

老母鸡却不依不饶,追着公安直啄。院子里顿时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其他公安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带队的老公安摇摇头:“好了好了,别搜了,看来是场误会。”

赵老六急了:“别啊,公安同志!真有的,我亲眼见过。”

老公安瞪了他一眼:“赵老六,我知道你为什么举报。是不是因为分猪肉的事怀恨在心?”

赵老六顿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公安们又教育了赵老六几句,就收队离开了。

虚惊一场,李家人长长松了口气。

王秀兰后怕地抱起福宝:“哎呦我的小福宝,差点就出大事了。”

福宝却笑眯眯地指着鸡窝:“奶奶,蛋,好多蛋!”

大家凑过去一看,都惊呆了,鸡窝里居然躺着十来个鸡蛋,个个又大又圆。

“这、这是”王秀兰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李老栓若有所思地看了看福宝,又看了看鸡窝,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摸了摸福宝的头:“好了,没事了,都回屋吧。”

等大家都回屋后,福宝悄悄溜回鸡窝旁,从草堆里摸出那块温润的玉佩。

原来,在公安进来前,她急中生智,把玉佩藏在了鸡窝里。

“好险好险。”福宝拍拍小胸脯,把玉佩重新贴身藏好。

经过这件事,她更加小心了。玉佩的能力虽然好,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太过招摇会惹来大麻烦。

然而,福宝不知道的是,更大的考验正在前方等待着李家人

第三章 奶奶病了

入冬后,饥荒越发严重了。

李家村的存粮已经见底,村民们开始吃树皮、草根,甚至观音土。每天都有饿死人的消息传来,整个村子笼罩在绝望的氛围中。

李家的情况稍好一些,多亏了福宝的玉佩,他家的母鸡还能偶尔下个蛋,后院的几棵野菜也长得比别家水灵。但这点额外的收获,对于一大家子人来说,依然是杯水薪。

雪上加霜的是,福宝的奶奶王秀兰病倒了。

起初只是咳嗽,后来发起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请来的郎中看了直摇头:“营养不良,身子太虚了,这病来势汹汹,难办啊。”

李家人急得团团转。现在这光景,连吃饱饭都难,上哪去找药啊。

福宝守在奶奶炕前,看着奶奶烧得通红的脸,心里难受极了。这三年,奶奶虽然嘴上不说,但对她是最好的。有点什么好吃的,总是偷偷塞给她;晚上怕她冷,总是把她的小脚捂在怀里。

“奶奶,您一定要好起来。”福宝握着奶奶粗糙的手,小声说道。

她悄悄把玉佩放在奶奶额头上,希望能像上次帮二哥退烧那样,帮奶奶降温。可是这次,玉佩似乎失灵了,奶奶的高烧一点没退。于是,福宝想学着爹娘那样给奶奶熬药。福宝个头小小的,力气也小小的。根本抱不起,那药罐子。实在是费力的很。

福宝捣药。没有注意到玉佩正在慢慢的发挥着它的作用,一缕缕绿色,像罐子里飘去。

“福宝...你这是在干嘛”王秀兰虚弱地问。

福宝回头见奶奶醒了,高兴地跳下板凳:“奶奶,您醒啦。我想给您熬药呢,喝了药就能退烧了”。

王秀兰看着锅里黑乎乎的草药,又看看孙女脏兮兮的小脸,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傻孩子,你怎么能自己熬药,这火堆,多危险啊”。

“福宝不怕,福宝有玉佩保护呢”。福宝骄傲地拍拍胸口,突然想起什么,赶紧补充道,“福宝是说着玩的,没有玉佩”。

王秀兰被孙女逗笑了,笑着笑着又哭起来。她拉过福宝,紧紧抱在怀里:“好孩子,奶奶的好福宝”。

说来也奇,喝了福宝熬的汤,王秀兰的高烧当晚就退了。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总算渡过了危险期。

这件事后,王秀兰对福宝更是疼爱有加。而福宝也发现,玉佩似乎又恢复了部分能力,李家的运气明显好转起来。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福宝的二哥狗蛋。那天他去河边碰运气,看能不能捞到点鱼虾,结果居然捞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鲤鱼。

“奶奶,娘,快看。我捞到大鱼了!”狗蛋兴高采烈地提着鱼跑回家。

王秀兰又惊又喜:“这大冬天的,河都冻上了,你从哪捞的鱼”。

狗蛋挠挠头:“就在河边那个冰窟窿里,这鱼自己跳出来的”。

接着,福宝的大哥铁柱在山脚下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上的野兔;福宝的娘在挖野菜时,竟然挖到了几个还没冻坏的野山药。

李家的伙食顿时改善了不少。王秀兰谨慎地叮嘱大家:“财不外露,咱们家有点吃的的事,千万别往外说”。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家时不时飘出的肉香,还是引起了邻居的注意。

最眼红的当属赵老六一家。自从上次野猪事件后,赵老六就一直怀恨在心。如今见李家似乎总有好事发生,更是妒火中烧。

“肯定是那个小丫头片子的玉佩在作怪。”赵老六对老婆说,“我得想个法子,把那玉佩弄到手”。

赵老六的老婆胆小怕事:“你可别乱来,上次公安来的事忘了”。

“哼,那是他们运气好!这次我非得得手不可”赵老六眼中闪过狠毒的光。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福宝帮娘亲去井边打水。回来的路上,突然被人从后面捂住了嘴巴。

“唔唔!”福宝吓得拼命挣扎,可是那人力气很大,拖着她往村外的破庙走。

福宝急中生智,故意踢翻了水桶,弄出很大声响。

幸好,这声响引起了正在附近挖野菜的铁柱的注意。他抬头一看,见有人挟持着妹妹,立即大喊起来:“来人啊!有人抓我妹妹。”

赵老六做贼心虚,见被人发现,慌忙扔下福宝就跑。

铁柱追了一阵没追上,赶紧回来查看妹妹的情况。

“福宝,你没事吧,那人是谁?”铁柱焦急地问。

福宝惊魂未定,小脸煞白:“是、是赵老六...他想要我的玉佩。”

铁柱一听,气得拳头紧握:“这个赵老六,太可恶了,我告诉爹去。”

回到家,李家人听说此事,都气愤不已。李老爹当即就要去找赵老六算账,被王秀兰拦住了。

“没凭没据的,他肯定不会承认。”王秀兰沉思片刻,“这样,从明天起,福宝不能单独出门了。玉佩也要藏好,千万别再让人看见。”

然而,这件事让王秀兰意识到,玉佩的存在终究是个隐患。晚上,她把福宝叫到跟前,严肃地说:

“福宝,奶奶知道你那块玉佩不一般。但是现在这年月,太特殊的东西会招来祸端。咱们得想个长久的法子。”

福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奶奶说怎么办?”

王秀兰叹了口气:“明天奶奶带你去个地方。”

第二天,王秀兰带着福宝去了后山一处隐蔽的山洞。洞里供着一尊斑驳的土地像,是村民们偶尔来祭拜的地方。

王秀兰让福宝取出玉佩,恭敬地放在土地像前,然后拉着福宝跪下:

“土地公公在上,信女王秀兰携孙女李佳惠,今日将此灵物供奉于此,求土地公公保佑它不再招灾引祸,只默默护佑我李家平安度过荒年。”

拜完后,王秀兰并没有拿走玉佩,而是将它藏在了土地像后的一个暗格里。

“福宝,这玉佩太招眼了,咱们先把它寄放在这里。等年景好了,再来取回。”王秀兰解释道。

福宝虽然舍不得,但也明白奶奶的良苦用心,乖巧地点了点头。

说来也怪,虽然玉佩被藏起来了,但李家的好运似乎并没有消失。母鸡依然定期下蛋,地里的野菜也比别家长得好。

王秀兰认为这是土地公公的保佑,于是经常带着福宝去山洞祭拜。而福宝心里明白,这可能是玉佩长期影响的结果,它的能量已经渗透到了李家的环境中。

随着冬天渐渐过去,春天的脚步近了。饥荒最严重的时期似乎正在慢慢过去。

然而,就在李家人以为曙光在前时,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那天傍晚,村支书突然敲响了村头的老槐树上挂着的铁钟,这是有紧急事情要宣布的信号。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到村头空地上。

村支书面色凝重地站在高处,声音沉重:

“乡亲们,接到通知,由于旱情持续,水库水位下降得太厉害,为了保证城市供水,从明天起,咱们村的灌溉用水要被截断了”。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在场的村民全都惊呆了。

灌溉用水被截断,这意味着春耕无法进行,秋天将没有收成,李家村将陷入更严重的饥荒!

“这怎么行啊!没水怎么种地?”

“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

王秀兰紧紧抱着福宝,脸色苍白:“这可怎么办啊,难道天真要亡我李家村”。

福宝感受到奶奶的颤抖,小手轻轻拍拍奶奶的脸:“奶奶不怕,福宝有办法。”

王秀兰只当是小孩子安慰的话,苦笑着摇摇头。

然而福宝心里却在盘算着一个大胆的计划。她记得有次和爹娘去后山采药时,曾经看到一处山崖下有水渗出。或许那里有地下水?

当晚,等家人都睡下后,福宝叫上爹爹一起,悄悄溜出家门,凭着记忆向后山走去。

一路上福宝爹爹一直在问,这么晚了怎么还要出门儿?福宝在爹爹的背上轻声说:“我找到了一处山泉。那里有很多水哦。”闻言大壮快步往前走。

月光如水,洒在白雪覆盖的山路,终于找到了那处山崖。

崖壁上的雪已经融化了不少,确实有细细的水流渗出。用手接了点水尝了尝,清甜可口。

“就是这里了”福宝高兴极了。

福宝爹爹又犯了愁:这么细的水流,怎么解决全村的灌溉问题呢?

福宝呢,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才想起玉佩已经不在身上了。失望之际,她忽然听见一阵熟悉的“吱吱”声。

抬头一看,竟然是上次帮她采药的小猴子!小猴子身后还跟着几只大猴子,正好奇地看着她。

“爹爹,有办法啦。”福宝高兴道。

福宝眼前一亮,比划着说:“小猴子,你能帮我把这里挖开吗,下面应该有很多水”。

小猴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回头对猴群叫了几声。很快,十几只猴子开始用爪子和树枝挖掘崖壁下的泥土。

福宝爹爹只是觉得惊讶,福宝的比划,小猴子怎么能懂。但同时他也觉得担心,心想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

猴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崖壁下就被挖出了一个大坑。随着坑越挖越深,渗出的水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水洼。

福宝正高兴时,突然脚下泥土一松,她惊呼一声,掉进了水坑里。

“救命”福宝不会游泳,在水里拼命扑腾。

福宝爹爹见状忙要跳下去救福宝,结果就见一阵绿光把福宝包围。

她胸前突然泛起柔和的绿光——是玉佩,虽然玉佩被藏在了土地庙,但它的能量似乎仍然与福宝有着联系。

绿光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水坑。福宝惊讶地发现,水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变深,最终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池。

更神奇的是,水池中的水开始顺着地势向下流淌,形成了一条小小的溪流。

猴群也被绿光惊吓,四散逃开。只有那只小猴子还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福宝爹爹跳下去扶起福宝爬出了水池,浑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但他们顾不上寒冷,看着源源不断流出水的池子,高兴得道

“有水了,村里有水了”。

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被暗中跟来的赵老六看在了眼里。

原来,赵老六一直怀疑李家有什么秘密,今晚见福宝偷偷出门,就悄悄跟了上来。目睹了刚才发生的一切,他惊得目瞪口呆。

“果然...那玉佩是个宝贝!”赵老六眼中闪过贪婪的光。

第四章 秘密泄露

福宝家里发现新水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第二天一早,当村民们跟着福宝来到后山,看到那个不断涌出清泉的水池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呐!这、这是真的吗?”村支书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有村民迫不及待地捧起水尝了尝,惊喜地叫道:“甜,真甜,是好水。”

王秀兰看着浑身湿透、冻得小脸发白的孙女,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她脱下自己的外衣裹住福宝,小声问:“福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福宝眨巴着大眼睛,装傻道:“福宝昨晚做梦,梦见土地公公说这里有水,福宝就和爹爹来找找看,真的找到啦。”

这个解释虽然离奇,但在场的人大多相信了。毕竟,一个三岁的孩子和一个壮年,怎么可能凭空变出一个水源呢?一定是土地公公显灵了。

只有赵老六站在人群后面,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他可是亲眼看见那诡异的绿光和自动扩大的水池的,这一切肯定和福宝的玉佩有关。

村支书立即组织村民开挖水渠,将山泉水引向田地。有了灌溉用水,春耕得以顺利进行,李家村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福宝因此成了全村的小英雄,大家都夸她是“福星下凡”。王秀兰听了,嘴上谦虚着,心里却乐开了花。

然而,福宝注意到,赵老六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奇怪,总是带着探究和贪婪。她隐隐感到不安,悄悄把这种感觉告诉了奶奶。

王秀兰脸色凝重起来:“福宝说得对,赵老六怕是没安好心。咱们得更加小心。”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赵老六就悄悄出了门,一路向县城方向走去。

他要去举报!举报李家搞封建迷信,私藏灵物!只要公安把玉佩搜走,他再想办法弄到手...赵老六打着如意算盘,脚步越发轻快。

到了县城,赵老六直奔公安局。接待他的是个年轻公安,听他说完来龙去脉,皱起了眉头:

“赵同志,你说的这些太玄乎了,有什么证据吗?”

赵老六急忙道:“公安同志,我亲眼所见,那玉佩能发光,还能让水池变大,就在李家的小孙女福宝身上。”

年轻公安将信将疑,但还是做了记录:“好吧,我们会调查的。你先回去吧。”

赵老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公安局,却没注意到,身后一个老公安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

等赵老六走远,年轻公安向老公安汇报:“张所长,您看这事...”

张所长沉吟片刻:“小李啊,你觉得这事可信吗?”

年轻公安笑了:“所长,这不明摆着是封建迷信嘛。一块玉佩能让水池变大,三岁小孩能是福星?太荒唐了。”

张所长却摇摇头:“未必。我听说李家村前段时间确实发现了一个新水源,解决了灌溉问题。而且”

他压低声音:“最近下了秘密文件,要求各地留意异常现象和特殊人才,说是要为国防科技事业搜集信息。这个李家的小女孩,或许真有点特别。”

年轻公安惊讶地睁大眼睛:“所长的意思是...”

“这样,你先带两个人去李家村调查一下,不要声张。重点观察那个叫福宝的小女孩,看看她是否真有特殊之处。”

“是!”

于是,三天后,一辆吉普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李家村。

当时福宝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吉普车停在自家门口,心里“咯噔”一下。等她看到从车上下来的公安时,小脸顿时白了。

王秀兰闻声出来,见到公安,也是心里一紧,但还是强作镇定地上前招呼:“公安同志,你们这是”

带队的正是那个年轻公安小李。他笑着说:“大娘,别紧张,我们就是来做个普通调查。听说你们村发现了新水源,来解决灌溉问题了?”

王秀兰松了口气,连忙道:“是啊是啊,多亏了…”

她本想说“多亏了土地公公显灵”,但想到公安可能不爱听这些,就改口道:“多亏了大家共同努力。”

小李公安点点头,目光却落在福宝身上:“这就是您孙女福宝吧,听说她很聪明?”

福宝紧张地抓住奶奶的衣角,小声说:“公安叔叔好。”

小李公安蹲下身,温和地问:“福宝,告诉叔叔,你是怎么发现那个水源的。”

福宝按照之前想好的说辞,奶声奶气地说:“福宝做梦梦到的,土地公公告诉福宝那里有水。”

小李公安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看来真的只是巧合和小孩子的幻想罢了。

他起身对王秀兰说:“大娘,我们能进屋看看吗?就常规检查。”

王秀兰心里打鼓,但也不好拒绝,只得让公安进屋。

公安们简单检查了一番,什么也没发现。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赵老六突然冒了出来,大声嚷嚷道:

“公安同志,别被他们骗了!那玉佩肯定藏起来了,我亲眼看见那玉佩会发光。”

小李公安皱起眉头:“赵老六,你说你亲眼看见,具体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赵老六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自己半夜跟踪一个小女孩吧。

支吾了半天,赵老六才说:“就、就那天发现水源的时候,在后山。”

福宝突然插话:“赵伯伯那晚也在后山吗,福宝怎么没看见你?”

赵老六顿时慌了:“我、我...”

小李公安看出端倪,厉声道:“赵老六,你半夜去后山干什么?是不是想对福宝图谋不轨。”

赵老六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直冒冷汗。

这时,张所长从吉普车上下来了。原来他一直坐在车里观察情况。

张所长先瞪了赵老六一眼:“赵老六,你谎报情况,诬陷好人是吗。”

赵老六吓得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张所长又转向王秀兰和福宝,脸色缓和了许多:“大娘,小姑娘,你们别害怕。我们这次来,其实不只是调查水源的事。”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上面有指示,要求各地寻找有特殊能力的人才。我听说你家福宝有些特别,所以特地来看看。”

王秀兰紧张地把福宝搂在怀里:“所长,福宝就是个普通孩子,没什么特别的。”

张所长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怀表:“福宝,告诉爷爷,现在几点了?”

福宝看了看怀表,准确地报出了时间。张所长有些失望,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他又拿出一个信封:“那你能告诉爷爷,信封里装着什么吗?”

福宝眨眨眼,集中精神。突然,她眼前闪过一幅画面:信封里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是一张照片,”福宝小声说,“一个解放军叔叔的照片。”

张所长顿时震惊了,信封里的确是他儿子的军装照。这信封是密封的,福宝根本不可能看到里面的内容。

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张所长又问:“那你能告诉爷爷,这个叔叔现在在哪里吗?”

福宝再次集中精神。这次,她看到的画面模糊了许多:一片青山,山脚下有些营房,远处似乎有飞机起降。

“在一个有山的地方...”福宝不确定地说,“还有...大飞机。”

张所长的手开始发抖了。他儿子所在的部队确实驻扎在山区的空军基地,这是高度机密,一个农村小女孩绝对不可能知道。

“天才,真是天才...”张所长喃喃自语,看福宝的眼神完全变了。

王秀兰紧张地问:“所长,福宝她...”

张所长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大娘,您孙女可能有着非凡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对国家可能很有用。我想向上级汇报,您看...”

王秀兰顿时慌了:“所长,福宝才三岁!她不能离开家啊。”

福宝也害怕地抱住奶奶:“福宝不要离开奶奶。”

张所长连忙安抚:“大娘您别急,不是要带走福宝。只是...希望您能允许我们定期来拜访,做一些测试和研究。当然,会有相应的补贴。”

王秀兰犹豫了。一方面,她希望福宝过普通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真能为国家做贡献,也是光荣的事。而且,有了国家的关注,那些打玉佩主意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思考再三,王秀兰终于点点头:“只要不带走福宝,定期测试可以。但是所长,福宝还小,请您务必保密。”

张所长郑重承诺:“您放心,这是高度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就这样,福宝的秘密引起了国家的注意。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辆吉普车悄悄来到李家村,接福宝去县里做一些测试。

测试内容五花八门:有时是猜卡片,有时是寻找隐藏的物品,有时是预测天气变化。福宝的表现时好时坏,但总体上显示出远超常人的直觉和感知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福宝的能力似乎与一块玉佩有关。但当他们想进一步研究玉佩时,福宝和王秀兰都坚决拒绝。出于对特殊人才的保护,研究人员没有强求。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了国家的暗中关注和补贴,李家的生活改善了不少。福宝依然时不时地“梦见”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村里解决困难。

赵老六经过上次的教训,再也不敢打玉佩的主意。而村里人虽然觉得福宝特殊,但看在经常得到李家帮助的份上,也都守口如瓶。

饥荒最困难的时期终于过去。一九六二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李家村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丰收的季节,村里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王秀兰带着福宝来到后山的土地庙,取回了那块玉佩。

“福宝啊,年景好了,玉佩可以拿回来了。但是答应奶奶,不要轻易示人。”王秀兰叮嘱道。

福宝郑重地点点头,将玉佩贴身藏好。经过这些年的经历,她已经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也越需要谨慎。

夕阳西下,福宝站在村头,望着金色的麦田和村民们丰收的笑脸,心里暖暖的。

虽然穿越到这个艰苦的年代,但她有爱她的家人,有关心她的乡亲,还有能帮助他人的能力。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福宝相信,只要心存善念,脚踏实地,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而她的小秘密,也会继续守护着这个家,这个村子,这片土地。

“福宝!回家吃饭啦!”娘亲的呼唤从远处传来。

“来啦!”福宝应着,迈开小短腿,向家的方向跑去。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预示着她不平凡的将来。

但此刻,她只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奔向温暖的家和美味的晚饭。

平凡,而珍贵。

来源:来浙里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