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娘整理遗物时,发现奶奶留下金饰,她的举动却出乎意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9:30 5

摘要: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将奶奶送上了山。三个姑姑哭得撕心裂肺,我娘搀扶着她们,眼圈也红红的。

讲述人/ 赵小兰

撰写/情浓酒浓

今年四月,奶奶走了。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将奶奶送上了山。三个姑姑哭得撕心裂肺,我娘搀扶着她们,眼圈也红红的。

父亲作为唯一的儿子,捧着奶奶的遗像,步履沉重。我和弟弟跟在后面,看着蜿蜒的队伍,想起再也没人会在村口那棵老树下等我们回家了。

奶奶下葬后的第三天,家里渐渐安静下来。姑姑们都回了各自的家,爹去邮局上班了,弟弟也回了外地继续上班。院子里只剩下我和娘,还有满屋子奶奶生活过的痕迹。

“小兰,来帮娘收拾一下奶奶的东西。”娘站在奶奶的房门口,声音有些沙哑。

我应了一声,跟着娘走进奶奶的房间。那间朝南的小屋还保持着奶奶生前的模样:老式木床上铺着蓝印花布床单,床头柜上放着她用了半辈子的搪瓷杯,墙上挂着泛黄的日历,定格在四月的那一页。

娘开始整理奶奶的衣柜,我则负责收拾床头柜。抽屉里放着奶奶的老花镜、几板已经过期的药片。

“你奶奶这辈子,苦啊。”娘一边叠着衣服,一边喃喃自语,“三十多岁守寡,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那时候吃大锅饭,她总自己饿着,把吃的留给孩子。”

我点点头,这些故事早已听了很多遍。爷爷在我爹五岁时就去世了,奶奶没有再嫁,靠着一双手和一股倔强劲,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整理完衣柜,娘开始收拾床铺。当她拆开褥子时,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娘?”

娘的手在褥子里摸索着,不一会儿,掏出了一个小布包。那布包是用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裹成的,四角整齐地折向中心,上面还系着一根红绳。

娘的手有些颤抖,慢慢解开红绳,一层层展开蓝布。当里面的东西显露出来时,我们俩都愣住了。

阳光下,一对金镯子闪闪发光,旁边是一副精致的金耳环,还有一枚刻着“福”字的金戒指。这些金饰在旧蓝布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不是……”我惊讶得说不出话。

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脸上绽开笑容:“是你姑姑们给你奶奶买的金饰!七十大寿时买的。后来住院就没见你奶奶戴过,还以为你姑姑们收回去了,原来藏在这儿了!”

娘拿起那对金镯子,在手里掂了掂,又对着光仔细端详,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我知道娘一向喜欢金饰,但她和爹省吃俭用一辈子,除了结婚时的那对银耳环,再没有别的首饰。

“真漂亮啊,”娘喃喃自语,眼睛里反射着金子的光芒,“做工真精细。”

我看着娘高兴的样子,心里却五味杂陈。奶奶生前最珍爱这些金饰,只有逢年过节或有重要客人时才会戴上。如今它们成了遗物,娘会怎么处理呢?按我们这儿的习俗,儿子家继承父母的首饰很常见,但奶奶的情况特殊,这些毕竟是姑姑们买的。

娘把金饰小心翼翼地放回蓝布上,坐在奶奶的床沿,久久不语。她的目光在金饰和奶奶的空床之间来回移动,脸上的表情渐渐从欣喜变得复杂。

突然,娘站起身,果断地把蓝布重新包好,握在手里。

“小兰,去给你三个姑姑打电话,叫她们回来一趟。”娘的语气坚决。

我愣住了:“现在吗?大姑不是在城里吗?小姑的店最近正忙呢……”

“就现在,”娘打断我,“就说有要紧事商量。”

我疑惑地看着娘,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时叫姑姑们回来。按我的猜想,娘要么会把金饰收起来自己留着,至少也会等段时间再处理,没想到她这么急着要把姑姑们叫回来。

尽管满腹疑问,我还是按娘说的,给三个姑姑打了电话。

大姑在电话里声音还带着哭腔,听说有要紧事,立刻说马上开车回来。二姑倒冷静,只说下午就到。小姑最直接,问是不是关于奶奶的事,我说是,她二话不说就答应尽快赶来。

不到三个小时,三个姑姑就陆续回到了老家。

大家围坐在堂屋桌旁,面面相觑,不知娘这么急着叫大家回来是为了什么。大姑的眼睛还肿着,不时用纸巾擦眼角。二姑一言不发,等着娘开口。小姑最没耐心,直接问道:“嫂子,出什么事了?这么急着叫我们回来。”

娘深吸一口气,把蓝布包放在桌上,慢慢打开。

当金光闪现时,三个姑姑都惊呆了。

“这是在娘褥子里找到的,”娘轻声说,“应该是她藏起来的,住院前就藏好了。”

三位姑姑面面相觑,大姑先开口:“我们还以为……以为丢了呢。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怕你多心,也没好多问。”

娘点点头:“我原以为你们收回去了,今天整理娘的东西才发现。”

堂屋里一阵沉默。

娘把布包推向姑姑们:“我想了想,这些本该是你们的。你们买给娘的,现在娘不在了,该还给你们。”

三个姑姑都愣住了,没想到娘会这么说。按我们这儿的习俗,老人留下的首饰,很少有还给女儿的。

大姑先反应过来,连忙摆手:“这怎么行!嫂子,这是给娘买的,就是娘的东西。现在娘不在了,理应由你们留着。”

二姑推了推眼镜,附和道:“是啊嫂子,你伺候娘这么多年,这些该是你的。”

小姑性子直,直接说:“我们要这些干嘛?你都留着吧,打个新样式自己戴。”

娘却摇摇头,态度坚决:“不,我想过了。这些是你们对娘的心意,我不能要。”她拿起那对金镯子,“大姑,我记得这对镯子是你挑的吧?那年在金店,你说娘的手腕细,适合戴细圈的。”

大姑的眼圈又红了,点点头:“娘那时候可高兴了,试戴时一直笑。”

娘又拿起耳环:“二姐,这副耳环是你选的。你说娘的耳垂厚实,戴这种吊坠的好看。”

二姑摘下眼镜,擦拭眼角:“没想到你还记得。”

最后,娘拿起那枚“福”字戒指:“三姐,这戒指是你坚持要买的。你说光有镯子和耳环不够,非得凑成一套。”

小姑抿着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娘说一辈子没戴过金戒指,我就给她买了一个。”

娘把三样金饰分别推到三个姑姑面前:“拿回去吧,留个念想。这是你们对娘的孝心,该由你们保存。”

三个姑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先伸手。

最后还是大姑打破沉默:“嫂子,你有这个心,我们就很安慰了。真的。”她把金饰重新推回娘面前,“但你想想,娘为什么把这些藏起来?不就是想留给你们吗?她要是想还给我们,早就还了。”

二姑接话道:“是啊嫂子,娘最疼弟弟,你是知道的。她肯定想留点东西给你们。”

小姑突然站起身,走到娘身边,把布包重新包好,塞回娘手里:“嫂子,我们不缺这些。你在家照顾娘辛苦,这些该是你的。”

娘握着那包金饰,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我知道娘疼我们……可是,娘走了,牵着咱们的线不能断啊。我不能因为这些身外之物,寒了你们的心。咱们还是一家人……”

这句话说完,四个女人——娘和三个姑姑——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我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抹眼泪。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堂屋的窗棂洒进来,照在那包金饰上,金光闪闪。但比金子更闪亮的,是四颗紧紧相连的心。

最终,娘和姑姑们达成共识:金饰由娘保管,将来传给我和弟弟,奶奶的爱就能一直传递下去。

姑姑们走后,娘独自坐在堂屋,对着那包金饰发呆。我走过去,轻声问:“娘,你为什么非要还给姑姑们呢?按规矩,你留着也没人说闲话。”

娘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她身边:“小兰,你知道你奶奶为什么能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吗?”

我摇摇头。

“因为她知道,什么东西该紧握,什么东西该放手。”娘缓缓说道,“这些金饰很美,也值钱,但比不上你三个姑姑的心。奶奶走了,要是我把这些金饰留下,姑姑们表面不会说什么,心里总会有个疙瘩。时间长了,亲情就淡了。”

娘叹了口气,继续说:“我虽然没本事挣大钱,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金饰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三个姑姑对咱们家多好啊,你和小磊上学的钱,大多是她们出的;家里盖新房,她们也帮了不少忙。我们不能因为一点金子,伤了这份情谊。”

我点点头,终于明白娘的良苦用心。

晚上,爹下班回来,听说这件事后,沉默了很久。最后他拉着娘的手说:“你做得对。姐姐们对咱们好,咱们不能忘恩。”

夜里,我躺在床上,想着娘的决定。忽然明白,娘平时虽节俭,但在大事上从不糊涂。她总说:“钱能再挣,情谊断了就难续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姑姑们回娘家的次数更多了。大姑常带城里的新鲜玩意回来;二姑给我和弟弟买了很多新衣服;小姑最实在,总大包小包地带吃的用的。娘也常做好吃的,让我给姑姑们送去。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金饰再贵重,也比不上家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

来源:情浓酒浓一点号

相关推荐